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近年来,全国公安院校遵循"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实战为宗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突出公安专业特色"的理念,高度重视实战化教学改革,为了适应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提升公安院校自身综合实力,凸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特色和竞争力,满足学生不断丰富的学习需求,最根本的就是培养和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这是公安院校培养符合现代公  相似文献   

2.
正公安院校作为行业院校,是培养公安后备人才的主要源头。以公安机关人才需求为导向,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是公安院校的办学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公安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实践"进行综合改革的迫切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必须实战化。基于此,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载体和平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公安执法人才是公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为此,许多公安院校对此做了积极  相似文献   

3.
张磊 《公安教育》2021,(5):70-72
一、引言当前,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培养造就高素质公安队伍的主渠道和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的根本途径,公安教育实战化改革是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公安专业人才成长规律,以服务实战为导向,以增强学生从事公安工作的能力素质为核心,培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人民警察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安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公安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为公安机关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当前,公安教育教学形式要不断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紧盯公安教育改革发展动态,预测和确定合乎逻辑的人才培养模式"假定"。在实践中,"实战化教学"正成为公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新的假定,而"校局合作"共同育人模式则成为其有益的行动探索。随着这种模式的不断完善,公安高等教育也将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教育"理念正重塑教学形态,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趋势也倒逼公安院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厘清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培养过程、教学资源、质量监控等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体系基本要素的内涵,实现新时代实战化教学体系关键要素的增益价值,将对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推动公安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正>公安院校的教育改革工作是当前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出具有较高实战水平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结合课程实战性强的特点,深入探索学生侦查能力形成的规律,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公安教育过程考核改革是指以公安教育中的主干课程为依托,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符合该课程教学特点的过程考核项目,实现考核过程化与教学方法转变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战技能。中国刑警学院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深化公安改革和"四项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公安局(以下简称市局)紧盯实战,着眼于向素质要警力,不断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积极探索实践"即时应用培训"模式,开辟了公安教育训练实战化发展的新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公安教育训练实战化需要突破传统培训的瓶径当前,我国各领域改革已总体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治安形势越来越复杂,反恐维稳形势日益严峻,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不断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浙江警察学院在校局合作基础上,与浙江省公安厅机关17个实战部门开展教学与实战共同体建设,双方以公安实战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实战化公安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双师型"团队建设、教学训练改革、公安理论研究、学科专业建设等为抓手,建立"教、学、练、战一体化"协作机制,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和互惠共赢。同年,在校局合作和共同体建设基础上,针对公安职业教育教学师  相似文献   

9.
<正>一、当前影响治安学专业实训教学的因素分析根据《公安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试行)的精神,治安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坚持"突出忠诚教育,加强综合素质,打牢专业基础,强化实战能力"的指导思想,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突出公安职业特色,适应公安实战要求,实行"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公安实战部门协作共建、协同育人机制,实行警务化管理,为公安机关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  相似文献   

10.
叶氢  黄辉 《公安教育》2023,(12):61-64
<正>实战化教学是公安高等院校学科及专业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公安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根据公安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新国标,公安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坚持“突出忠诚教育,加强综合素质,打牢专业基础,强化实战能力”。因此,作为公安学专业的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的组织实施,同样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实战为宗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既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又要突出公安工作职业特色,强调应用型,突出实战化。  相似文献   

11.
公安现役院校开展"实战化"教学训练既是响应教育部推进高校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的号召,也是提高公安现役部队实战能力的必然选择。公安现役院校作为公安现役部队高等指挥人才的培养单位,"实战化"教学训练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公安现役部队战斗力的高低。对"实战化"教学训练机制的研究正是为了改善现有的教学训练模式并力求对"实战化"教学训练的更好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实战化教学要求以实战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实战规律,实现教学和公安实际工作的融合对接,为各级公安机关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警务人员。为此,我们重新解读公安法学实战化教学模式,分析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在确定培养目标的同时,更加具体和准确界定公安应用型法律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公安法学教育可以引入"胜任力"概念  相似文献   

13.
<正>公安教育改革是当前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忠诚卫士的必然选择,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在第3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曾指出,"大力推动公安教育工作改革发展,努力培养更多适应公安实战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依据公安教育的特殊规律,从公安实战需要出发、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探索与实践公安教育过程考核改革,以推动公安教育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公务员局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公安高等教育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源头和基础,进一步明确了以公安工作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公安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公安教育训练改革的必要性。(1)培养面向公安实战需求  相似文献   

15.
<正>公安专业课程实训教学的原则目前是"贴近实战"。关于如何贴近实战,学者们各执己见。"贴近实战"作为公安实训教学的原则,为公安实训指明了方向,但并不意味着实训教学就是"模仿公安实际工作"的粗浅含义。本文认为,高等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它不能等同于职业教育中的"培训",它应满足基础性和先进性的要求,针对公安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展开训练并解决实战技能方面的疑难问题,以切合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警务实战化是当前公安部党委开展"四项建设"主要内容之一,构建治安管理专业(派出所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和"怎样培养"这两大问题,也是当前以公安基层综合战斗实体——派出所各岗位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亟需探讨的问题。按照"公安实战有所需、专业建设必有应"的方针,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突出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现代警务人才,应是今后  相似文献   

17.
白坤 《公安教育》2021,(3):20-22
2020年,呼伦贝尔市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全警实战大练兵总体要求,以政治轮训为总线,扎实开展忠诚教育、专业教育、法制教育及实战练兵,大力推进公安教育训练改革,着力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体现实战化特点的全警实战大练兵体系,突出抓好"政、训、建、研"四个要素,努力开展全市公安机关教育训练工作,综合提升呼伦贝尔公安队伍的政治能力、业务水平、法律素养和实战本领,为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四川警察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立足公安教育职能本位,紧扣公安队伍人才需求,坚持以改革为引领,以实战为导向,着力提高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民警教育训练水平和科研服务实战能力,取得了较好成效。一、建立职业化、专业化、实战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面对国家高等院校数量的增加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和发展,公安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发生着变化,基层实战部门和机关事业用人单位不再仅看重毕业生在校的成绩,更多的是关注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此,要培养出适应公安实战需求的优秀人才是公安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也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教学质量提升的方向和趋势。公安高等院校要想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和公安工作,对公安院校的改革发展赋以重任,寄予期望。四川警察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赋予公安教育的新使命,进一步明确了公安院校的职责定位和改革发展方向,抓住调整转型、提速升级的改革发展机遇,瞄准行业需求,对接岗位要求,聚焦人才培养,以实战化教学为改革路径,努力培养忠诚担当的职业化、实战化、专业化现代警务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