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中国证监会直接、单一、集中的监管下,证券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情势。应该加强市场的自我监管功能(主要是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的自我监管功能),以市场规则为依归,通过发挥市场自我监管的功能来弥补政府监管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证券业协会在整个证券监管体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大力发展的必要性在于证券业协会是政府监管缺陷的有效补充、应对加入WTO后证券业国际化的需要和证券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韩国证券监管机制的发展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韩国外汇危机前,财政经济院①是对韩国证券业和证券市场进行监管的最高行政监管机构,另外证券监督院和其所属的证券管理委员会承担有关证券的发行、交易的监管责任。但是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指导下,对金融监管体制与金融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本文主要介绍韩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机制,同时分析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孙昶 《法制与社会》2014,(22):140-141
我国证券业协会作为行业协会,是我国证券市场自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协会在自律监管过程中存在着缺乏独立性、权威性及相应的纠纷解决机制等问题。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背景下,我国应尽快对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监管进行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程宇 《法制与社会》2011,(33):89-90
证券监管法律制度属于经济法的范畴,经济法的国家干预本质同样也是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本质。而证券市场具有一般市场的特征,当然具有一般市场的缺陷,同耐具有自身的缺陷。本文主要从政府监管对证券市场进行干预的必要性出发,简要论证在证券监管法律制度中同样折射出经济法的本质,即国家干预。  相似文献   

6.
黄韬  陈儒丹 《法人》2008,(6):56-57
市场总有失灵的时候,证券市场更是不能放任自流。但是,监管并不意味着由政府的力量直接去干预股价和指数,而且,“救市”对市场的长期走向也无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证券市场的政府监管及其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十几年的摸索,我国证券监管形成了以证监会为中心的政府集中型监管模式。但是在现实的运作过程中,我国证监会在为克服市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不断加强监管的同时,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违法违规行为仍然层出不穷。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我国政府监管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以及该如何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政府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政府监管的内涵和监管目标的定位作了阐释,然后介绍了监管理念从干预主义到监管治理的转变;基于监管治理的理念和监管模式首先审视了我国政府监管的现状和问题,然后提出了革新我国政府监管机制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9.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玉 《中国律师》2003,(7):48-49
内幕交易在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就有,但当时法律并没有明文禁止内幕交易。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到19世纪20年代,人们才反思到,不对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等问题进行有效的防范和监管,不仅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挫伤他们的投资积极性,还会破坏证券市场的秩序,难以发挥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我国证券业起步较晚,由于一些制度和规则还不尽健全和完善,内幕交易等不法行为也有所表现。本文就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问题作一探讨。一、对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防范和监管证券市场应当是公平开放的市场,诚实信用是被各国广泛确认的基本原则。而内幕交易却违反了这…  相似文献   

10.
论证券市场政府监管的市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监管市场化,是指进一步放松政府管制,还权于市场,让市场承担更多的自我管理职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市场化的途径与基本思路是进一步取消行政审批项目、强化中介机构自律、充分发挥自律监管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外商证券投资法律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南申 《现代法学》2006,28(3):112-120
外商对华证券投资包括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与境内证券市场的外资股与债券,其主流则为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与QFII投资普通股(A股)。外商证券投资的法律制度由投资者本国的法律监管与东道国法律监管两部分构成。前者监管主要针对证券发行数量、税收和利率的限制,后者监管主要集中在证券入市审批和证券交易管理,两者中应以东道国法律监管为主。我国对外商证券投资实行较为严格的监管制度,集中体现为证券市场开放中实行的QFII制度。法律监管的范围涉及市场准入审批、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资产管理和外汇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监管理论的发展与证券监管制度完善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岳彩申  王俊 《现代法学》2006,28(2):116-123
传统监管理论对监管者自身问题的忽视,不仅在理论上留下了缺陷,而且对证券监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也产生了不利影响。监管理论的发展总体上是沿着从公共利益理论逐步向私人利益理论的嬗变展开的,并对证券监管制度的构建与实践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私人利益理论弥补了传统公共利益理论的缺陷,形成对监管制度不同的理论研究进路。中国的证券监管制度一直以公共利益理论为理论基础,存在突出的制度性缺陷。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公共利益理论对于监管制度的解释力明显下降,需要采用比较丰富的私人利益理论解决具体制度的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岱松 《河北法学》2006,24(1):129-133
2005年10月27日,证券法修正案三读通过,新证券法将于2006年施行.证券法对于证券监管有更多的规范和要求.以美国和英国证券监管体制为例,比较和分析当今证券监管体制中的典型代表,即政府主导型和自律主导型之间的差异;并且分析两国证券监管体制进入新世纪的改革与发展.最后得出结论,完善的证券监管体制应当是建立在政府集中统一监管下加强自律的证券监管体制;以期对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网上证券交易是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引入证券市场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证券交易方式,随着其在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广泛应用,对网上证券交易的监管也成为各国监管机构越来越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美国是最早发展网上证券交易的国家,其对网上证券交易的监管机制相对比较完善和有效,其推出的一些监管措施经过一些国际组织的推荐为世界其他国家所效仿,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本文在探究美国的网上证券交易监管机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就中国的网上证券交易监管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对建立健全中国的网上证券交易监管机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是风险与利益并存的矛盾体,我们在享受国际化带来利益的同时应该加强防范风险意识。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了资本市场的脆弱性,这需要我们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证券市场做为资本市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当然是监管的核心。本文以证券信息监管为视角,分析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信息监管方面的缺位,比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主要国家采取的信息法律监管措施,结合我国证券信息监管的现状,分析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必须加强证券信息的监管,提出完善我国证券信息法律监管的对策,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论证券交易所竞争与监管的关系及其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因知 《时代法学》2008,6(6):68-77
多国历史事实和理论推演证明:证券交易所只有在竞争环境下,才会对证券市场进行积极有效的监管,这一监管的动力在于交易所追求收入的最大化。而交易所监管由于具有专业、贴近市场、反应迅速等特点,也是政府监管不可替代的,过于集中的一元化政府监管不利于恰当充分的监管,中国也特别存在着政府监管权力过大和实际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中国证券交易所并不处在竞争环境中,监管也不足,并有必要通过多种路径重现其竞争性,以加强其监管能力,包括推动天津柜台交易市场的发展,并有效协调交易所监管与政府监管。而法院仍需保留对交易所监管行为的反垄断审查。  相似文献   

17.
金融创新与法律规制——美国证券立法演进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寿荣 《政法学刊》2008,25(6):32-36
金融创新与监管规制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难题。美国证券立法的百年历程表明:早期的州立法,是对完全自由市场经济下,金融产品创新充满欺诈的法律规制,主要思路是保护投资者的基本利益;后来的联邦证券立法,是对美国经济危机反思的结果,对证券业务及其创新的限制,主要思路是维护金融安全、经济秩序;联邦立法的转型,是应对经济发展的制度变革,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金融创新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率。在此基础上,揭示其通过立法平衡金融创新与法律规制以维护金融安全、经济效率的理念,包括金融创新是美国经济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管制与放松是一个漫长、反复的制度变迁过程,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市场机制。尊重金融市场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证券领域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在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仍面临三重压力: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的证券发行监管放松;中概股回归导致的事前监管放松与事中事后监管压力提升;金融行政诉讼中证券行政行为审查的严格化趋向。为防止证券事中事后监管失效,应重新审视事前监管与事中事后监管的动态关系,发挥信息监管、信用监管与行政处罚的联动作用,推动私人规制与合作治理的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9.
证券监管机构基于惯性和信息披露公平性等的考量,对网上证券信息披露采行"类推监管",但"类推监管"仅是一种过渡性的监管理念,随着信息化时代证券信息披露技术的不断发展,证券监管机构必须将其监管理念重塑为"网络导向监管",并以此构建信息化时代的证券信息披露制度,以更好的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