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方国家治理变革及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敏 《行政论坛》2003,(4):89-91
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是治理型的公共行政,与传统的行政模式相比较,治理不仅具有全新的内涵,而且正在成为指导行政改革的一种新理念。在治理理论指导下,西方国家掀起了公共行政改革的浪潮。中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改革的实践和经验,以先进的行政理念重塑政府,构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政府行政模式。  相似文献   

2.
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同时提出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三个全新的概念。究竟何为政府治理?初步来看,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是政府治理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
《行政论坛》2021,(4):50-57
随着中国公共治理实践的不断深化,扎根本土治理经验的公共行政概念、话语、理论正逐步生成,学科已逐渐超越知识"拿来主义"的阶段,在理论比较、对话的基础上,进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公共行政话语时期。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为公共行政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养分和资源。本文以我国新时代政党与政府治理实践及制度安排为基础,从公共行政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技术治理等三个层面,讨论近年来公共行政实践所显示的重要特征,分析新时代公共行政立足的价值理念,探讨中国公共行政实践的逻辑意涵,致力于提取、概括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4.
西方公共行政理论是关于西方政府治理理念、模式与手段等的一整套理论,它是西方国家政府治理的理论依据。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这是对我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严峻考验和巨大挑战。我国政府有必要借鉴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并结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明确其积极性与局限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5.
论新世纪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新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公共行政体制下的政府是公共型政府、公正型政府、民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有限型政府、分权型政府、透明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效能型政府和责任制政府。建立和完善公共行政体制。必须切实解决传统行政体制中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实现政府体制转型。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县乡政府行为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内容.县乡政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承担者,只有切实从县乡政府行为的现实出发,促进县乡公共行政行为方式由消极应付型向积极谋划型、由效率型向公平型、由浪费超前型向节约精致型、由政府主导型向县乡村网络治理型、由封闭自主型向开放参与型转变,公共服务均等才能逐步走向均衡.  相似文献   

7.
郭泽保 《行政论坛》2004,25(2):10-12
政府管理模式有其自身的演变过程。古代社会的政府管理模式为传统管理、集权和人治。近代社会是公共行政的起点,但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主要体现为“守夜人”的角色。到十九世纪末,垄断资本主义使“行政国家”出现,公共行政学也随之产生。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公共行政学,使公共管理模式成为以后政府治理的基本范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公共行政改革,导致了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变,出现了公共管理的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即市场化政府模式、参与式政府模式、弹性化政府模式和解除管制政府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社会的治理体系中 ,政府是直接担负着社会治理使命的组织系统 ,政府中的公共行政状况 ,对于社会治理的质量和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何提高公共行政的质量与能力的问题 ,一直是理论与实践的焦点。张康之的新著《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以下简称《寻找》)一书 ,通过对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的两种“后官僚制模式”替代性方案的全面剖析 ,进一步提出了伦理化的方案。一、关于新公共行政运动的理论方案2 0世纪 60年代末 70年代初 ,一批年轻的行政学家们发起了“新公共行政运动”。这一运动对主流行政学发起了挑战 ,试图清算主流行政学…  相似文献   

9.
官僚制理论是传统公共行政学的两大理论基础之一.近几十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各国的政府改革运动也在不断进行,改革的焦点集中在传统的官僚制结构和政府运行方式上,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政府改革与治理理念.《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一书首次系统总结和评价了席卷全球的政府改革运动.作者盖伊·彼得斯基于自身的认识将各国的政府改革与治理模式概括为市场式政府、参与式政府、弹性化政府和解制型政府四大类,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归纳了各种治理模式的创新和挑战.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公共利益: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核心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与以往统治型和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是建立在“公共利益”核 心价值基础之上。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公共利益的实现途径:以政治制度化作保障;政府建设植入新公共服务理念;培 育伦理性的公共行政文化;构建共同治理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