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琛 《公民导刊》2013,(11):25-25
<正>代表法规定,人大代表有权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建议、批评和意见,有关机关、组织必须认真研究办理并负责答复。但现实中,有些承办单位和部门在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时,工作缺乏主动性,仍存在着作"解释"多、抓落实少、敷衍应付等现象,致使有些代表建议办理质量不高,人大代表很不满意。办理代表建议关键在抓落实,这既是对代表行使权利的尊重,也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尊重,更是国家机关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代表的建  相似文献   

2.
制定和出台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问责办法,是人大工作的创新举措,具有积极意义。虽然代表法规定了建议权是代表的法定权利,限期答复办理是有关机关的法定责任意识,还规定了有关机关办理答复时限等,但承办单位如何办理,人大机构如何督办,代表不满意怎么办?法律都没有具体规定。因此,制定和出台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问责办法,既是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评价办理代表建议好坏,不仅要统计建议代表的“满意率”,也要分析建议事项的“办成率”。答复代表建议让代表满意是有关机关、组织的法定职责所在。有关机关、组织办理建议答复代表,让代表人人满意,使代表“满意率”达到100%应是基础性的目标。办理代表建议不能只顾“满意率”,不求“办成率”,要让代表真正“满意”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建议办成。有关机关、组织要积极研究处理代表建议事项,想方设法将建议事项办成,努力提高“办成率”才是实质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要想提高代表建议的落实率,就应把好代表建议提出的入口关,保证代表提出建议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在全国各级人大会议期间,均有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提出批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中同时存在着最满意的答复和最不满意的落实现象。"人大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不满意,应当高度重视。据调查,某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涪陵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景耀:实践中一些人大代表反映,虽然个别承办单位制度健全、程序规范,但代表建议所提的问题或者得不到解决,或者答复针对性不强,或者重答复轻落实,也让代表建议办理实效打了大折扣。建议创新代表建议办理机制,让人大代表给建议办理工作"打分"。南川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先畅:现实中一些人大代表把代表当成荣誉称号,不积极履行职责,因此要强化代表述职,加强对人  相似文献   

6.
简讯     
南昌市青山湖区人大常委会在督办代表建议过程中,坚持五个"不放手"的原则,即:能解决而没有解决的不放手;解决不了但没有解释清楚的不放手;正在解决而没有具体办理时间推进表的不放手;代表对办理工作不满意的不放手;答复格式不规范的不放手。为更好地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办理代表建议,青山湖区人大常委会还实行了同步公开督办信息的做法,即:公开督办内容、督  相似文献   

7.
"办理代表建议有水分"这是日前笔者下乡调研时,从一位人大代表口中听说的。这位代表说:"这个问题我连续提了四年,一直得不到解决,还要我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代表建议办结率达100%,代表满意率达100%,这真叫人啼笑皆非。"此现象虽不多见,但办理代表建议中有"水分",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不可小视。人代会上,代表提建议、议案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一府两院应责无旁贷,认真办理,负责答复代表。可是,有的承办单位  相似文献   

8.
《辽宁人大》2007,(2):27-27
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建议,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由本级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交有关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的建议,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交有关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负责办理代表建议的机关、组织应在交办之日起3个月内,以书面形式答复代表。经交办机关同意,少数复杂的问题可以延长至6个月内答复。代表对答复不满意的,可以提出意见,由原办理机关、组织在一个月内重新办理答复。  相似文献   

9.
正对代表建议,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的规定是,有关机关和组织应"研究处理"、"研究办理",并负责答复。无论是"研究处理"还是"研究办理",毕竟不是"必须执行"。也就是说,法律并没有要求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怎么说,有关机关和组织就必须怎么做。代表的建议和意见不是必须执行的,但有关机关或组织一定要认真研究处理(办理)。笔者认为,有关机关和组织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办理代表建议。能够按代表建议要求办理的,应尽快  相似文献   

10.
《代表法》对有关机关、组织办理代表建议作了明确规定,《代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关机关、组织应当认真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并自交办之日起三个月内答复。涉及面厂、处理难度大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应当自交办之日起六个月内答复。"但是,《代表法》对有关机关、组织没有办理好代表建议应当承担什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认为,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行问责,既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本意,也不符合办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一是不符合代表提建议的本意。代表提建议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改进工作,而不是争取答复的速度。虽然代表法明确了建议办理的法定时限,但仅是作为—种普遍的法律要求,实际工作中还要看具体情况。强求答复,往往是一个不着边际的计划。我们如果一味地要  相似文献   

12.
<正>由承办单位征求代表意见、反馈《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是人大常委会了解、掌握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及代表满意度的惯例。然而,时下有一种现象:一边是承办单位反馈的代表高满意度,另一边却是代表满腹牢骚。"被满意"成为代表们口中的一个高频词汇。代表建议办理究竟是"真满意"还是"被满意"?前不久,笔者进行了调查。不少代表在肯定承办单位的工作态度和办理成效之余,也道出了"满意"背后的"不满意"根由。  相似文献   

13.
正"对‘一府两院'和相关部门的办理态度,我是满意的。但对办理的结果,我是不满意的。"最近看到一篇时评文章写道,每次参加人代会的走访,都会听到人大代表对自己签下的"满意"二字作出一番特别"阐释"。按照有关规定,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对应的"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都必须给予书面答复。针对办理答复的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代表的履职积极性逐步提高,所提的议案和建议,也"水涨船高"。但从实际情况看,无论是代表提出议案、建议,还是承办单位办理答复工作,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议案、建议所提问题的解决率还不高。为此,结合近几年的人大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必须把好"四关":  相似文献   

15.
"我已经是三届市人大代表了,每年人大代表建议、意见的答复率都是100%,但真正办结了的能有多少?不少答复只不过是让公文在部门和人大代表之间转了一圈而已,没有落到实处,我对100%的答复率表示怀疑。"在2003年11月25日乌鲁木齐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首次召开的代表建议面复会上,市人大代表卢向豹发出了感慨。卢代表的不满意,绝不是孤立的。在2003年2月份召开的乌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共提交议案、建议、意见206件,市政府交办到有关部门的有201件,答复率100%。但有近15%的建议办理情况代表们是不满意的,较为突出的有29件。此次面复会就是召集市政府所属12个相关职能部门对这29件代表不满意的答复进行现场  相似文献   

16.
马杰 《人大研究》2000,(6):17-17
最近《人民代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一件未出台的质询案》的文章 ,讲的是江苏省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施巨澜 ,两次在政府办理答复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征求意见函上毅然地写上“不满意”的举动。一条建议得到两次不满意的答复 ,这对承办单位的压力是很大的 ,也是很少见的。这种为人民的利益敢于动真碰硬 ,敢说“不”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近几年来 ,承办单位办理代表建议、批评、意见 ,代表的满意率逐年上升 ,几乎达到百分之百。我们为承办单位办理工作的力度大大加强而高兴。然而当我们沉浸在一片满意声中时是否意识到这种满意有点变味 ,难…  相似文献   

17.
还权于民建立评价机制 “近年来,虽然区政府及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办理工作,使办理效率和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有的办理单位对办理工作重视不够,存在相互推诿、敷衍塞责和厌倦情绪;办理过程中‘重答复、轻落实’的现象仍然存在;办理结果只看重代表是否满意而不关心群众是否满意;办理时限上对当年办理的有要求、有督...  相似文献   

18.
代表法明确规定:"代表有权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有关机关、组织必须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是法律赋予的权利,是执行代表职务、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研究办理并答复代表建议是有关国家机关和组织的法定职责。岁末年初,是代表建议办理"交帐"的时间,本刊特推出"代表建议办理"专题。  相似文献   

19.
罗蔚 《公民导刊》2013,(7):32-33
<正>如何解决办理单位"只答复不解决"的问题?重庆市长寿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建章立制、跟踪督办等措施,力促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落到实处。此举既使农村公路建设等一批关涉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解决,又有效提升了代表履职积极性。代表年年提建议,办理单位"只答复不解决",这种情况怎么改善呢?今年初,重庆市长寿区出台《长寿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和《长寿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办理办法》,"对症下药",对代表多年反复提的"老建议"一抓到底。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一些地方存在代表建议办理"被满意"问题(即代表建议办理形式上轰轰烈烈,办理结果却强差人意,不少代表提出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但碍于情面和办理单位形象等因素,代表还是只得勉强对结果表示满意)。"代表代表,提了建议就了",从很大程度上讲,源于代表对此类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微辞和无奈。基于此,换届以来,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在坚持过去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继续聚焦并全力破局代表建议办理"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