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云南省委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省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云南民主政治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汪海霞 《前沿》2011,(11):107-110
“包容性增长”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主要是指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让社会成员拥有更公平、均衡的发展机会。倡导机会平等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强调机会平等就是要通过消除由个人背景不同所造成的机会不平等,从而缩小结果的不平等。因此,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包容性增长,我们在程序的设计方面必须努力建构合理的程序,为资源分配的正义提供程序规则依据;必须充分运用“商谈理论”为解决利益分配的公平问题提供民主化程序基础;必须充分运用正当程序为权利受损者提供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仍然相对落后,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拉大。只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才能使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普遍得到发展,从而缩小差距。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加强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是解…  相似文献   

4.
党内外合作共事中的平等对待是搞好内外合作共事的前提条件,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一条基本原则。党内外合作共事中的平等对待是指共产党员同党外人士在共同致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皆应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得到同等的政治、经济待遇。坚持平等对待原则...  相似文献   

5.
西方法治思维的基本趋势是通过法律增进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公共福利,消除不平等、歧视、贫困,保障生命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报告均提出要建设法治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应以史为鉴,为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社会转型中的矛盾和问题,为建设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6.
郇雷 《长白学刊》2015,(1):33-40
民主机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特定社会的经济不平等现象?经典民主理论认为,经济不平等与民主政治在本质上是相互排斥的。一方面,规模性的经济不平等会导致威权政治,从而阻碍民主转型的发生;另一方面,民主政治的运行机制促使民选政府为了吸引选民选票倾向于实行有利于多数穷人而非少数富人的社会再分配政策,从而调节经济领域初次分配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间的经济不平等问题。经典民主理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公共选择学派关于公民投票理性的分析;二是民主巩固学者基于社会阶层行动策略的政治博弈分析。现实政治的变化却表明,公民普选权的扩展并未有效遏制经济不平等的增长,这客观上挑战了经典民主再分配理论的可靠性,也为我们重新思考民主政体下的政治经济互动关系提供了经验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科学精神和民主思想不可分 科学精神和民主思想是不可分的,科学追求的是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科学的发展往往是对权威的否定,平等和自由是科学和民主的共同原则。只有在民主的制度下科学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无论是17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19世纪的俄国革命,20世纪中国的“五四”运动以及随后的民主  相似文献   

8.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重要条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民主思想,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人大研究》2011,(10):46-47
王文明:按照“三个平等”做好换届选举中代表名额的确定与分配张掖市人大常委会代工委副主任王文明撰文说,准确把握代表名额确定与分配中必须坚持的“三个平等”原则,对于依法搞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切实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选举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陆铭 《传承》2012,(3):91-93
最近的“占领华尔街”和“占领哈佛”等一系列事件也指向了经济学。经济学家不关心不平等问题吗?错。经济学家不仅关心不平等,而且非常关心不平等。差别在于,经济学家并不简单地将不平等看作是个“公平与否”的问题,而是更关注不平等是否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不平等往往与一系列的政策管制有关,要减少不平等,恰恰需要更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并将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同时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提出。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要致力促进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工作议事日程,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工程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领域的主要理论创新观点有:“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相似文献   

13.
孙伟 《时事报告》2009,(3):44-45
本期我们邀请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伟、杨阅、里光年三位老师回答“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能搞资本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等三个问题,请关注。  相似文献   

14.
平等分享经济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妇女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以对中国社会经济就业领域性别平等发展目标和优先问题的讨论为依据,借鉴国内外常用的经济性别平等监测评估指标研究成果,研究构建了评估经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框架和重点指标,并利用1995-2004年数据对全国和各地区经济性别平等状况进行了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中国人一下子忙碌起来了。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这对孪生姐妹,给中国带来了一派生机。可以这样说,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给每个中国公民提供了一个没有围墙的经济舞台和政治舞台,大家都可以平等地、自由地进去看戏和演戏。市场经济给人予经济自由,民主政治给人予政治平等。 自本期起,我刊酝酿已久的“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包容性增长与关注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其核心词语“包容性增长”立刻广受关注。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  相似文献   

17.
语录     
《新疆人大》2014,(10):2-2
新形势下,我们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我们坚持区间调控的基本思路,只要经济增速保持在7.5%左右,高一点,低一点,都属于合理区间。尤其应当看到,稳增长是为了保就业,调控的下限是比较充分的就业。——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相似文献   

18.
程言君  王鑫 《淮海论坛》2010,(3):14-17,1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党“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立法多数决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现代民主立法程序的核心是“共同议决”。如果说,审议中的“合议”是通过表达、冲突、妥协和整合各种利益以体现民主合意的话,那么,在充分平等合议基础上的表决则将根据“多数决定”制度所作出的“共决”来实现民主合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等重要主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10年3月14日作出的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伟大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