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受害人同意之效力基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雄文 《河北法学》2005,23(2):85-89
侵权行为法和刑事犯罪研究要求对受害人同意的效力基础做出回答。系统探讨了受害人同意的法律判断,并对其本质进行了考研。在对国内外关于受害人同意阻却违法性的学说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利益扬弃"之新观点作为受害人同意的效力基础,并对该观点进行相关论证和说明。  相似文献   

2.
间接受害人是侵害生命权、健康权的直接受害人的对称,指的是侵权行为致直接受害人死亡或残废,因而导致扶养请求被间接侵害并丧失的受害人。直接受害人死亡或伤残的,如果间接受害人中有来成年人,那么在目前司法实践中,该未成年人往往只能得到所必需的生活费的赔偿,而未成年人在今后受教育过程中必需支出的教育费则得不到赔偿。笔者认为,未成年间接受害人的教育费应当纳入赔偿范围,由侵权方承担。  相似文献   

3.
1案例某日晚22时许,受害人某女,81岁,在家中睡觉时被人强奸,并导致会阴部大出血。第二天上午,受害人家属报案。现场勘查人员勘查现场时在现场脸盆中发现一条浸泡在水中的内裤,经调查为受害人被强奸时所穿,为案发后即刻浸泡且已经浸泡了12小时以上。现场勘查人员马上提取内裤并晾干后送检DNA。同时送检受害人的阴道擦拭物以及受害人身上的内裤及睡裤。  相似文献   

4.
徐斌 《证据科学》1999,6(3):115-116
受害人心理类型特点的研究,属于犯罪学或犯罪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对减少或预防犯罪以及司法审判中经济补偿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有关专家的重视.1975年和1976年先后二次在耶路撤冷和波士顿召开了受害人心理学国际讨论会.受害人心理类型在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早已被不少法医学家所认识.作者就近年鉴定的3 676例伤害案中受害人的心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5.
马婷婷  罗鹏 《政法学刊》2007,24(5):44-47
违法行为不仅伤害了受害人,而且破坏了社区的秩序。恢复性司法强调通过道歉、赔偿、社区服务等方式使受害人因违法行为作造成的物质损失得到赔偿,使受害人因犯罪受影响的生活恢复常态,同时亦使违法行为人通过积极的负责任的行为重新融入社区,并赢得受害人及其家庭和社区成员的谅解。因此,厘清其相关基础理论问题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司法背景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法学刊》2018,(1):46-53
侵权行为人是否应就受害人自杀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是侵权法理论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共同过失规则作为侵权行为法中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的重要规则,在侵权受害人因侵权行为影响而自杀时如何适用该规则划定侵权责任是一个亟待理论界和实务界深入探讨的问题。Corr v.IBC Vehicles Ltd案是一起典型的侵权受害人自杀案,以此案为切入点,总结侵权受害人自杀情形下适用共同过失规则的国际经验。同时检视我国司法实践处理此类案件的基本思路,并在借镜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司法实践中适用共同过失规则处理侵权受害人自杀情形案件时应考虑受害人的过失相抵能力、正确认识无过错责任中受害人"重大过失"的二重意义、确立一个较为明确的责任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7.
李剑 《当代法学》2011,(5):115-121
由于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学界对销售者的产品缺陷责任一直存有争议。通说观点基于《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主张销售者(对受害人)应承担无过错责任。本文从利益衡量视角对通说观点进行了分析与批判,认为销售者应(对受害人)承担过错责任,并进一步指出虽然基于《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销售者和生产者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在受害人向销售者行使索赔权时,销售者可以其无过错而主张免责。  相似文献   

8.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某年6月18日21:45许,某辖区发生一起抢劫案。嫌疑人尾随受害人(女,23岁)至一施工路段,乘其不备,从后方捂住受害人口鼻部,并拖至路边的干沟中,将受害人的斜挎包抢走。案发后,法医立即剪取受害人指甲末端进行DNA检验。  相似文献   

9.
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受害人本人的误工损失和陪护人员的误工损失两项。(1)受害人本人误工损失的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3条规定:“受害人的误工日期,应当按其实际伤害程度、恢复状况并参照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或者法医鉴定等认定。赔偿费用的标准,可以参照受害人的工资标准或者实际收入的数额计算。受害人是承包经营户或个体工商户的,其误工费用的计算标准,可以参照受害人一定期间内的平均收入酌定。如果受害人承包经营的种植、养殖定季节性很强,不及时经营会造成更大损失的,除受害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治损失扩大外,还可以裁定侵害人采取措施防治扩大损失。”除本条规定以外,受害人为家庭主妇,在治疗期间因家务事繁多不得不雇人料理的,或者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因受害住院不得不雇人经营的,对雇工费用,加害人应予赔偿。(2)陪护人员误工损失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论赔礼道歉作为民事救济的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赔礼道歉是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所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之一。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由此可以确定,法律上的赔礼道歉意味着,当不法行为人对受害人的人格权造成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要求加害人赔礼道歉,加害人有责任向受害人赔礼道歉,法院能判令加害人向受害人赔礼道歉。换言之,赔礼道歉在维护相关权利方面,是法律救济方法之一。因此,司法实践中,法院常常裁判不法行为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规定的方式向受害人赔礼道歉,并  相似文献   

11.
论侵权行为受害人的过失相抵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权行为受害人过失相抵能力问题是过失相抵制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大体有责任能力说、事理辨识能力说以及客观说三种学说。侵权受害人过失相抵能力制度的设计应当同过失相抵制度的功能,以及受害人过错的认定标准保持逻辑上的圆洽,为此,我们应当采纳责任能力说,并依据它对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做出完善。  相似文献   

12.
刘子乾 《法制与社会》2011,(6):48+50-48,50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成为我国民法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间接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条款,我国法律规定的特别少,且存在缺陷.本文从间接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基础分析入手,概括了间接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类型,并针对本国的立法现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受害人的过错在高校学生伤害事故责任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人的过错是法定的抗辩事由。根据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和受害人的过错程度,受害人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害人的过错适用于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具体情形包括非因学校过错造成学生自杀、自伤等情形。  相似文献   

14.
<正> 近些年来,美国公众此较重视保护犯罪行为直接受害人(以下简称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他们从立法、受害人得到实际赔偿以及为受害人提供服务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保障受害人行使其应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孙鹏 《法学》2012,(12):93-103
在侵权行为与受害人特殊体质相竞合引发较大损害时,根据"蛋壳脑袋"规则,加害人不得援引受害人特殊体质减轻责任,但该规则已呈现松动之迹象。以因果关系理论诠释受害人特殊体质,不仅得出的结论并不透明,而且遮蔽了对受害人特殊体质的价值判断过程。在受害人特殊体质应否以及如何影响侵权责任问题上,应立足于损害的公平分配、受害人的行为自由、损害预防的效率等价值,区分加害人故意、加害人知悉受害人特殊体质、仅受害人知悉其特殊体质、受害人不知其特殊体质以及侵权行为之特性,为灵活的类型化判断。  相似文献   

16.
日前,有律师发表文章建议修改国家赔偿法,将受害人自行提起赔偿请求,变为由国家赔偿机关主动启动赔偿程序,将被动接受申请转为主动给予受害人相应赔偿,并将其作为一项法定义务,而不必“坐等”受害人登门索赔。对于这一建设,笔者深表赞同。  相似文献   

17.
不动产权人虽然在控制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方面没有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他们并非必然要就自己控制的物或者环境引起的损害对受害人承担过失侵权责任;在确定不动产权人是否要就其控制的物或者环境引起的损害对他人承担侵权责任时,法院往往要考虑受害人在遭受物或者环境损害时的身份究竟是合法进入者还是非法进入者并根据受害人身份的类别分别决定不动产权人是否承担注意义务和注意义务的范围。受害人身份的考虑既平衡了不动产权人对自己物享有的利益,也平衡了受害人对自己人身和财产安全享有的利益,是法律实现公平正义目标的必然要求,应当为我国侵权法所采取。  相似文献   

18.
遇到强奸案,检测混合斑中PCM;酶型时,往往获得的是阴道液与精液混合的PGM;结果。我们采用细胞分离技术,提取出精子检验PGM;酶型,并破获一例特殊案件。现报道如下。1案情1992年某月,三名男青年将受害人1(女,16岁)、受害人2(女,21岁)扶持到一地道内轮奸后,杀死了受害人1,并使受害人2重伤昏迷。案发后,公安干警及时提取了现场遗留物证,将受害人1、2所穿内裤及受害人1的阴道擦拭物一并送检。笔者受理了此案。2材料与方法(1)梯度离心法分离精子[1]。取混合斑检材适量,剪碎放入试管内,加0.5ml生理盐水浸湿,然后吸取浸…  相似文献   

19.
成功剥离显现胶带粘面指纹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案件简介2004年6月14日、8月14日、9月23日,瑞安市相继发生3起抢劫轿车案件,犯罪嫌疑人均趁受害人上车之时,持刀将受害人劫持在车上,用胶带纸和绳索捆绑受害人,将车开至偏僻处后将受害人扔下,劫图1胶带上显现的指纹走财物和车辆,被劫帕萨特2辆、本田雅阁1辆,总案值70余万元。案发后,技术人员勘查现场时发现地面上扔有封受害人嘴和捆绑手的胶带,将其提回技术室,并在9月23日的现场胶带粘面上显现2枚指纹(见图1)。2检验方法2.1现场提取提取胶带的最重要原则是无损原则,既不损胶带,又不能对胶带上遗留的手印造成损害。上述3个现场所有胶带都已…  相似文献   

20.
王进  刘健  彭燕 《法医学杂志》2020,(2):290-292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3月5日,某县发生一起强奸致孕案,之后受害人姚某在私人诊所内非法实施引产手术,诊所私自截留胎盘进行干燥、粉碎、加工处理并作为保健品原料贩卖。最后警方根据线索追回疑似受害人姚某引产所留部分胎盘粉,为明确该胎盘粉是否为受害人所留,要求对胎盘粉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