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年前,由于工作的需要,我离开家乡来到这个城市工作,我是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经常会变换工作地点,但这并不影响我的生活,妻子在家乡的城市工作,我每个星期都会回家看她。虽然我们没有天天在一起,但彼此之间的感情从来没有淡漠过。 然而,一场非典使我的这种生活方式被打破。从4月底开始,总公司下令凡是在异地工作的员工,在非典疫情结束之前不得离开工作岗位,这样,就意味着我不能每周回家看望妻子了。 玲子与我一样,也不能回  相似文献   

2.
《就业与保障》2014,(9):6-6
小保:半年前,我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因工作中需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极易造成身体伤害,公司除在上岗前对我进行过健康检查外,还让我参加了其组织的两个月一次的例行健康检查。由于健康方面原因,我不能胜任工作,公司曾对我进行过培训,但因我仍不能胜任工作,公司近日决定在额外支付我一个月工资的基础上,单方面解除与我的劳动合同。我提出必须在我离职前为我做最后一次健康检查。可公司以我已经在上岗前、在岗期间进行过健康检查,再作检查纯属多余为由拒绝。  相似文献   

3.
因为有你     
李小波 《中国减灾》2012,(6X):43-43
<正>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使我的家乡彭州市小鱼洞镇大楠村受到严重损毁。而后,我以一名"一村两大"志愿者的身份回到了家乡,参与了灾后重建工作。地震是灾难,也是机遇。它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的家乡。我从学生到一名志愿者,从学  相似文献   

4.
认识牟啸,是从家乡县城的两座城市雕塑开始的。我的家乡富顺,是蜀南的一个大县,人口多,物产丰富,曾因开掘我国第一口盐井"富世盐井"闻名于世。但城不大,街道拥挤。而两年前回去了一趟,看见的是,县城道路宽直,整洁美观,房屋也长高大了。尤其是城内那两座命名为相顺之光机桔井成泉》的大型标志性雕塑,更令我振奋,一下就感受到了这座小小县城充满生机的现代气息。朋友们告诉我,创造这些城雕作品,为我们县城装点美的,是一位在家乡土生土长,后来走出去、现供职于四川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的青年雕塑家—一年啸。我在省城多年,与许…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求职应聘中,我力挫群雄杀入了面试,在面试圈中还自信排名不低,可是,最后还是败下阵来。原因是我不懂汽车驾驶,而这一条又是公司规定的先决条件。我只好把心仪不已的职位拱手让人了。说起来,几年前我也曾得到过一次学习驾车的机会,但是被我轻易放弃了。那时我在家乡文化局负责文化市场稽查工作,为了方便工作,单位决定派我去学习驾驶。当时,我虽然没有拒绝,但却不敢擅自做主,于是,便征求亲友的意见。谁料所有亲友都不赞成我去学驾车,理由只有一条:你反应那么迟钝,去赶什么时髦,看看你们单位某人的老公……我一听这些忠…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某某“忘本”,也许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因为父亲早年离家参加革命,我也就成了一个对家乡最没有概念的人。事实亦如此。我是壮家人,却不会说半句壮话;直到20岁,我才第一次回了趟老家,而且才待了三天。老家没什么亲人了,所以我从此没再特意回去过,工作以后的采访,也没让我有重返家乡的机会。我想自己定是一个与家乡无缘的人了,这样的人这世上也许不多。清楚地记得,在我还没回过一次老家时,我有多么的向往。家乡是养大父亲的地方,可母亲与父亲结婚多年,直到她因病去世,竟也没能去一回。这不得不让我联想到父亲骨子里深…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安》2013,(24):77-77
编辑老师: 我通过老乡的介绍找到一份保安工作,目前刚顺利度过试用期,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正式成为一名保安员、我得知有一位同事小高在公司两年多了,最近公司要他调动岗位,他有抵触情绪,坚决不同意调岗,  相似文献   

8.
眷恋     
20多年前,我出生于京城西郊一所部队医院,但我喜欢告诉别人,我是湖南人。听父亲说,他13岁时就跟着爷爷随部队辗转来到北京。然而42年京城的生活却无法抹去在家乡的13个年头。每每提及家乡,我那并不健谈的老爸就会有无尽的话题。老爸的基因遗传给了我。尽管那远在3000公里以外的家乡,我只回去过四次;尽管每次都是来去匆匆,仅仅小住而已;尽管对于家乡的亲友,我更像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我猜,大约是因为我带回了家乡的难忘和美好。第一次回老家,我还在父母的怀里。关于我的家乡,只是从父母后来的讲述中,找到了一些关于…  相似文献   

9.
拍摄手记     
阳红光 《人民公安》2013,(17):38-39
平江,是我梦魂萦绕的故乡!屈指数来.我离开家乡进入省城工作已有33年了。青青的山、蓝蓝的水、碧鄹的天、憨憨的故人,无时无刻不牵动我的心!然而,我对故土的眷恋,源于几十年的耳濡目染:家乡是块红色的沃土,家乡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里1921年就产生了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0.
周云 《今日民族》2012,(10):57-60
去冬今春,乡亲们不断传来家乡遭受旱灾的消息。在一个假日里,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与乡亲们一道筹集资金找水源。迎着乡野的清风,翻过一道道山梁,家乡的山与水再次接纳了我的身躯,同时唤醒了我对家乡难以忘怀的记忆。离开家乡许久,但我的脑海里总挥之不去家乡的那山、那水、那磨房……  相似文献   

11.
一生的欠条     
大学毕业那年,父亲求亲告友,在家乡小城给我找了份他认为蛮体面的工作,我却毫不犹豫拒绝了,决定到外面闯一闯。那晚,我和父亲深谈,描绘自己的理想抱负。父亲说我心比天高,母亲则在一旁抹眼泪,都苦口婆心地劝我留下。我却冥顽不化,非要“走出去”。  相似文献   

12.
高考落榜后,我远离家乡,来到了北方城市天津,经朋友介绍,当了一名保安员.刚工作时没钱买手机,给家里写信很勤,基本上一个月两封.工作半年后,我买了手机,写信的频率就减少了,两个月也写不了一封信.……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负责编辑《为了人民的嘱托》一书的几位同志来汉找我,诚邀我为这本书作序。我想大概因为我是仙桃人,又从事人大工作多年的缘故吧!得知这样一本纪念仙桃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三十周年的文集即将问世,我感到由衷的高兴。离开家乡多年,心里一直挂念着家乡的发展,惦记着家乡人大工作的进程。出于这份感情,想到基层人大工作者的艰辛,只得"恭敬不如从命"了。  相似文献   

14.
清粼粼的河水,翠森森的芦苇,躬耕不辍的乡亲……卢建华从江苏省通州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岗位退下来的5年间,魂牵梦萦的仍是一片故土——通州市石港镇五窑地区。“五窑地处水网地带,过去无船不行。而今交通有所改善,但仍然比较偏僻,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我在家乡工作了20多年,从村干部到乡党委书记、区工委书记,是父老乡亲哺育了我,党组织培养了我。滴水之恩我理当涌泉相报,为改变家乡面貌尽力,也圆了自己感恩的梦。”卢建华深情地说。  相似文献   

15.
小保: 你好!经过艰苦的努力,我考入了外地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学校所在城市。我在这个城市工作快二年了,因开局难。为了给领导讨个好印象,我一直没有回家探望家乡的父母。因为我没成亲,没有配偶,回家看父母,按有关规定享有探亲假,  相似文献   

16.
回乡的路     
在外两年,总是对家乡的一切牵肠挂肚。回想家乡的一花一草,记忆中最深刻的还是回乡的那条路,一条永远刻着两道辙印的泥土路,弯弯曲曲地爬向村外的田野之中。我的家乡坐落在河北省南部,是一个贫困农村,距离我现在工作的地方有千里之遥。我回乡时,坐车到镇上,公路就到了尽头,余下的便是那蜿蜒曲折的10多里泥土路,难得有车可搭乘,往往要走上一个半小时。每每想到要回乡时,心里总是有一种抹不去的愁绪,其实还是怕走那段泥土路。今年五月,单位批准了我半个月的探亲假。思乡心切的我兴奋地拨通家里的电话,想第一时间告诉我的家人。电话是父亲接的,…  相似文献   

17.
潘志强 《当代广西》2008,(14):57-57
从走出大山,离开家乡,到县城求学,再外出工作,已32个年头了.在这32年的风风雨雨里,也时常回家看看,可每次都是那么匆匆忙忙地离开。今年初夏有事回去,便在老家多住了几日,才恍然发现我的家乡变了……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2月18日,离散了50多年的赵久云、栗金芳老夫妻喜获重逢。对这两位白发老人来说,这种人间欢乐来得相当不易,其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让你感动之余,又有一种别样的滋味在心头……让我们静下心来,一起来倾听两位老人的娓娓细说吧。久别故乡的老人赵久云激动地谈起了他在台湾收到的第一封──家乡来信1985年12月7日,我像往常一样到台湾屏东空军基地上班。门卫说有我一封信。我迟疑地接过门卫递来的信,发现寄信地址是河南省唐河县桐寨铺乡赵冢大队第六生产队。是家乡来的!信很厚,捏捏里边发硬,可能是照片。我多么想立刻打开看…  相似文献   

19.
小保:四年前,我通过努力考上了大学.可因家境贫寒,家里为供我读书已经负债累累。为更多更快地还债,现我在一家公司任业务员的同时,还兼职了两份工作,即上班之前给一小区20P人家送报纸,晚上下班后在一家连锁KTV做服务员。两个月前,我在KTV下夜班回家时,被一轿车撞伤,致使我断了一根肋骨,且左腿骨折,现已花费9300余元医疗费用。经交警部门认定,轿车司机负事故的全部责任。由于该轿车车主已逃逸,我遂要求KTV按工伤处理.但KTV以我身兼多职为由,拒绝独自担责。而我所在公司、送报的单位则表示我受伤并非从事其所安排的工作,故不也拒绝承担任何责任。请问:我该找谁赔偿?  相似文献   

20.
我今年已经28岁,两年前就毕业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闲在家里。今年春天,我决定无论如何也不能闲在家里了,于是我一个人离开家乡,开始继续面试求职的历程。可是,我出来已经一个多月了还是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我曾经到一家中外合资的公司去应聘,属于较高层的白领,我非常看中。但是,在最后一次的面试过后,我却听不到了下文。我知道我自卑心理太重,最后一次面试的时候,我心里非常紧张,说话一点也不从容,给人的印象一定很不好……后来又有过几次类似的经历,大致都是我很看中的单位,最后由于我的缺乏自信表现不好而没能就职。我现在一面继续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