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将党的领导、群众观点和领导方法有机统一于政治生活之中。对群众路线不同层面内在逻辑分析,可以看到当代中国政治决策的薄弱环节,制度化保障措施的缺失影响了党的决策在群众路线框架下应有的科学性,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度建构和政策创新使群众路线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增加党的执政合法性,巩固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基于此,新时期群众路线实施的是"旧药治新病"策略,其实现过程应该遵循"因需而变",具体路径包括:更新和转变观念,对体制做必要的变革,要在法治的框架下实施群众路线,工作方法更新,辩证地看待群众路线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政党是社会的工具,政党执政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其履行社会职能的水平。十八大报告基于政党社会学的视角首次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执政党,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以服务功能为抓手,努力向社会回归并不断地完善党的领导。要发挥好服务功能就需要坚持群众路线的与时俱进,适时完成三大转变;并通过建立完善教育引导机制、为民服务机制、领导责任机制、监督管理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制度体系,来保证群众路线的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4.
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架构下,行政决策作为行政机关的经常性职能活动必须依法而行,遵循善治的目的。因此,行政决策应当实现法治化。具体而言,行政决策的法治化建构应当依循硬法规制与软法治理的两维向度展开,前者的构成要件应当包括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与行政决策责任机制,后者的机制构成与表现主要是彰显开放、协商与回应等品格的基于多元主体合作共治与多元意志平等协商的信息公开机制与公共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民主问题是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其现状与走向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实践—"群众路线"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抗战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的民主诉求付诸于"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中,努力寻求两者内在的契合与统一,实现了抗日与民主的有机结合。这一中国式的选择与发展对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解读抗战时期的"群众路线",从其逻辑与历史中寻求当前民主改革的经验与突破,对于今天的"群众路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决策思想与以前相比发生了较大转向,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其中民本导向特别突出。中国共产党以民本导向为特点的决策思想,在决策理念上强调为民决策;在决策机制建构上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主旨;在决策过程中重视调查研究、了解民意,问计问需于民;在决策参与方面不断扩大群众参与力度;在决策制度设计上完成了从注重"民情、民意、民智"的三位一体到注重"民情、民意、民智、民力"四位一体的递进,使决策制度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基础上,增加了珍惜民力的维度,凸显了决策过程的恤民节俭意识。民本导向的决策取得了明显成效,收获"中国奇迹"。  相似文献   

7.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新升华。从民生视角看,民生问题为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也为社会管理创新增加了难度。在民生视角下,社会管理创新须进一步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和责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坚持群众路线、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多方参与、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8.
"群众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一直是国外媒体观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特别是自2013年下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国外媒体也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此次以"群众路线"为主题的党内教育实践活动。国外媒体观察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独特视角和主要观点:一是认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十八大后严肃党纪、惩治腐败的重大举措;二是从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出发解读群众路线活动的思想内涵;三是从中国共产党党风变化观察"群众路线"活动的实际效果;四是聚焦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路线活动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把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作为取得胜利的重要手段,对群众路线的内涵、主客体关系、重要作用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开展了群众路线的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过程中,强调要进行深刻的学习和教育;强调要赋予群众完全的权利;强调要发扬民主;强调要建立科学长效的考察评价机制;强调要处理好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强调党的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10.
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而政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是现代政治的核心问题.群众路线便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解决这一核心问题的独特创举.这一创举不仅表征为中国共产党处理与群众关系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而且还包含着丰富的政治价值.它是中国共产党信守的政治理念,是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也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决策参与模式.充分了解群众路线的政治内涵,明确群众路线的政治意义,发挥群众路线的政治价值,是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奔向美好未来的"法宝",因而,也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共产党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走群众路线,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这一学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我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新实践、新尝试。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群众观点、执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将对党员干部群众意识的升华、"中国梦"的实现、党风党纪的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健全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群众这一概念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最广泛的理论逻辑外延。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含义是,我们党在工作中无论作任何事情,大到涉及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小到与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事务,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的成功运用。党的群众路线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执政观和方法论。统一战线思想是当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的统一战线观点强调:新时期统一战线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新时期统一战线要担负新的历史任务;新时期统一战线要把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都联合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理论来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继承和发展着群众路线,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群众路线对提高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进步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的深刻认识,是反映人民群众愿望和意志的一种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逐步健全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发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作用。然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进步性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样才能真正承担起参政党的责任和义务。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一方面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领导,提高党的公信力,开展民主管理和以法治国具有深远的意义,另一方面,为民主党派树立了榜样,提高了民主党派的自我感知,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一种示范性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政府的领导力来自于本身的集体行动逻辑,藉由党员和党组织嵌入政府和人大等机构中,依靠民主集中制的决策范式和组织原则,兼顾公平与效率、过程与结果。中国共产党集体决策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实施的阻力和成本比较小,通过选举和代表机制选择代表和政府,体现大多数人的统治意志。在人民、政府机关、代表机关三者的互动关系里,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从人民代表大会获得执行权力,人民是权力的最终所有者。民主集中决策形成一致性规范和社会共识,对各种政治主体产生普遍的约束和规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依靠群众路线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对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我们要思考: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其他政党"发明"了群众路线这一重要的政治概念和实践创举?这其中有没有必然性?群众路线在当前现实中是不是面临一些实施中的阻碍?进一步提高和优化的路径何在?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有利于群众路线这一"法宝"的威力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一、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八届中央领导下,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虽然结束,但群众路线的光荣传统和作风永远不会也不能结束。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只有世世代代传下去,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才能与群众保持鱼水之情、血肉联系,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最终才能长期执政。在中国共产党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本文总结了几个方面,供今天的共产党人学习。  相似文献   

18.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群众路线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领导方法,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方法,对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价值目标的内在一致性,坚持群众路线的创新性运用和发展,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强化"群众首位"的意识,调动人民群众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群众路线"的创立,是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大贡献。群众路线发端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其基本观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新实践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因此,扩大群众路线的主体范围,改变群众路线的贯彻方式,探索社会管理的新模式,都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重要方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诠释了现代国家治理的本质内涵,科学揭示了"谁治理""如何治理"和"治理得怎样"等国家治理的基本问题。群众路线中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明确了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契合了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性特质;群众路线中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彰显了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治理过程。群众路线这两层涵义也表明,治理的效果如何,应回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检验,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因此,我们要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制度体系和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的国家制度体系,并不断提高这些制度的执行能力,以党的群众路线的制度化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