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自1972年以来,在山羊群中流行一种季节性的传播性疾病,临床上以贫血,黄染和消瘦为主要特征,直接影响着养羊业的发展。1985年兰州兽医研究所对额济纳旗兽医站送检的病羊的血片做了检查,在红细胞中发现大量的虫体,经鉴定为绵羊边虫(Anaplasma ovis Lestoguard,1924),从而确诊额济纳旗山羊群中流行的疾病为绵羊边虫病。我们利用所分离的虫株人工感染山羊获得成功。健康山羊红细胞染虫率不超过4%,除脾山羊可达71%。并对病原形态、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做了详细观察。  相似文献   

2.
Ralegaieff 1937年报道,绵羊和山羊的边虫病病原为绵羊边虫(Anaplasma ovis),其形态与边缘边虫一致,但在其他特性上不同。该病曾发现于非洲各部、苏联、小亚细亚及法国南部等地,我国尚未见报道。1984年我们从绒山羊场送检病料中发现小羊红细胞中有边虫寄生。  相似文献   

3.
利用长角血蜱或大巴贝西虫感染血液,感染3头除脾牛和1头未除脾牛,感染后5~20天在血片中出现了典型的大型巴贝西虫。除脾牛临床主要表现呈稽留热,呼吸急促,血尿,眼结膜苍白黄染,高度贫血,个别牛血红蛋白量降至2g/100ml,红细胞数降至1.85×10~(12)/L,红细胞压积降至8%。尸体剖检主要变化为肺气肿,心内外膜、十二指肠、肺脏有出血点,肝肿大,膀胱有血尿等。并观察了病理组织学变化。未除脾牛临床上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用绵羊边虫感染除脾山羊,可使虫体迅速大量繁殖,红细胞染虫率达71%。用蒸馏水崩解红细胞,将移出的边虫用高速离心机沉淀,并以超声波粉碎,制作了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的补反抗原。对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边虫的山羊进行补反检查,其检出率为100%。同时做了人工感染山羊抗体消长情况的检测,用含边虫血液接种山羊后,第5天即可检出补反抗体,15~45天补反抗体的滴度达到高峰,110天后仍可产生阳性反应。其结果证明:该法可作为口岸检疫、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监测的试验方法,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康乐县畜牧局种羊场1988年从肃南县皇城羊场(非疫区)引进各种年龄细毛羊203只,1989年发生焦虫病104只,发病率51.2%,经治疗后仍死亡9只,致死率为8.6%。和政县达浪乡杨马族村1989年有羔羊94只,发生焦虫病66只,发病率70%,经治疗后死亡19只,致死率28.8%。1990年作者采用药物喷雾羊体灭蜱的方法,预防焦虫病,取得较好效果,发病率分别下降为0和0.6%,无一死亡。具体防治方法 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生产的倍特(Butox),(又名敌杀死,有效成分为溴氢菊酯)。用其对和政县达浪乡杨马族村当年产羔羊143只,康乐县畜牧局种羊场324只,设对照羊22只,  相似文献   

6.
利用某些虫种在宿主体内带虫期具有显著差异的这一生物学特性,从绵羊巴贝虫和一种大型巴贝虫的混合种感染羊体,分离出1株绵羊巴贝虫单一种;同时对该种在除脾山羊、除脾绵羊、未除脾绵羊和感染后再除脾绵羊体内的繁殖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山羊对该种不敏感,只是处于带虫水平;绵羊巴贝虫在未除脾绵羊体内亦不能大量繁殖,染虫率最高为0.80%,临床上只有轻微的体温反应和贫血;在除脾绵羊体内该种能达到较高的繁殖水平,试验羊最高染虫率达12.54%,临床上出现明显的体温反应、贫血和消瘦。在红细胞内圆环形虫体大多靠边是该种的特征之一,圆环形和单梨籽形虫体约占总数的80.00%,双梨籽形虫体不超过10.00%。  相似文献   

7.
兰州兽医研究所和额济纳旗畜牧兽医站协作,确定了额济纳旗流行多年的山羊“黄病”为边虫病,证明山羊边虫病主要流行于吉日嘎朗图、苏古淖尔两个乡和巴彦桃来农场的沿沟草场上,有的羊群发病率高达40%~50%,严重发病羊群死亡可达17%,危害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8.
牛巴贝虫 (又称梨形虫 )病是由梨形虫目 (Piro plasmea)巴贝科 (Babesiidae)巴贝属 (Babesia)中的双芽巴贝虫 (B .bigemina)和牛巴贝虫 (B .bovis)寄生在牛的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牛感染该病后发病和死亡率均很高 ,主要症状为高热、黄疸、贫血及血红蛋白尿等。近年来牛双芽巴贝虫病在信阳市周边乡、镇时有发生和流行。给养牛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笔者根据其流行情况及病理表现 ,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流行情况信阳市牛双芽巴贝虫病呈地域性流行 ,多发生在每年的 8~ 10月 ,病牛多为 2~ 5岁的黄牛和中国黑…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采自甘肃省临潭县的青海血蜱饥饿成蜱人工叮咬绵羊,使其感染泰勒虫并发病,观察其虫血症、临床表现、血液学变化及病理剖检变化.结果,试验羊普遍出现稽留热、贫血、体表淋巴结肿胀等症状;血红蛋白含量从85 g/L降到40 g/L,红细胞总数从12.0×1012降到1.5×1012;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地肿胀、出血;本病的潜伏期为22-28 d,红细胞染虫率最高可达39%.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牛边缘边虫的分离方法和步骤。将洁净微小牛蜱幼虫培育在接种含边缘边虫混合种虫血的牛体上,叮咬17天后,摘取600只(雌雄各半)未饱血成虫,人为地移至另一头易感健康牛体上。于继续叮咬后13天,在该头牛的血液涂片中发现了典型的边缘边虫。至33天时染虫率达到高峰,为53.11%,个别红细胞 内的感染强度高达9~10个虫体。35天染虫率降至41.34%,牛只死亡。在该头牛虫体出现至死前23天的涂片中,只见到了单一的边缘边虫,未发现其他形态的虫体。同时对感染牛只的血红蛋白、红白细胞数及临床症状等进行了观测。为了使染虫率升高,在本试验中采用了肌注氢化泼尼松的办法,起到了与手术除脾差不多的效果,且省事安全。  相似文献   

11.
羊脑脊髓丝状虫病在我县多发。从1980年起我们试用驱虫净防治,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三年来用驱虫净共预防治疗羊3806只,经观察至1982年10月25日止,有3803只羊未发病,有效率为99.9%,仅3只复发。发病率为0.09%,而1976~1979年,分别为22%、25%、26.3%、14%。治疗81只病羊,痊愈77只,治愈率为95%。  相似文献   

12.
羊泰勒虫病是由媒介蜱传播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我国四川、青海、宁夏、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区)均曾有该病发生的报道。发病率为18.8%~65.0%,病死率为17.8%~75.3%。可见不同地区羊泰勒虫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是...  相似文献   

13.
利用病原检查、蜱感染试验和除脾激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甘肃省13个地区(州、市)45个县对2168只绵羊和山羊的泰勒虫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甘肃省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兰州、定西、天水、陇南、临夏、甘南、庆阳和平凉12个地区35个县均有羊泰勒虫病的分布,其传播媒介为青海血蜱,它主要孳生于阴湿灌丛草原,具有代表性的陇南和天水两地区羊泰勒虫的感染率高达47.0%~86.6%。  相似文献   

14.
脑脊髓丝状虫病在朝鲜、日本和印度均有流行,我国湖北、陕西、福建、山东、江苏和广东等省也有发生。主要危害山羊、绵羊和马,牛也有病例报告。我省许多地区多年来一直流行羊脑脊髓丝状虫病,发病率为3~10%,死亡率22.6~77%。本病因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虽然各年发病率有所差异,但总的趋势在逐步蔓延扩大。据对延安部分地区调查,八月上旬立秋前后开始发病,九月中旬达到高潮,十月中旬趋于下降。每当雨水较多年份,由于中间宿主得到大量繁殖的有利时机,本病就会大量爆发。如果  相似文献   

15.
在甘肃省庆阳地区的发病及病愈的小尾寒羊血液中分离出2种巴贝斯虫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初步证实该地区“坏肠子”病的病原为巴贝斯虫,一种小型虫体鉴定为羊巴贝斯虫(Babesiaovis)。另一种为大型虫体,鉴定为莫氏巴贝斯虫(Babesiamotasi)。含羊巴贝斯虫的血液注射给除脾羊后,第14d血涂片中红细胞的染虫率达最高点(为0.5%),之后逐渐下降,感染羊自然耐过。含有混合虫种的血液注射给易感除脾羊后,红细胞染虫率迅速上升至30.0%,感染后第6d羊因巴贝斯虫病死亡。对2种虫体做了量度和形态学描述,并与欧洲的相同虫种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1989年开始,对羊鼻蝇蛆病的治疗进行试验,先后驱治90183只绵山羊,通过用不同药物和不同的给药途径对比,认为40%的胺丙畏乳油,稀释后采用鼻腔喷洗效果最为显著,对羊鼻蝇蛆第一期幼虫的躯虫率和治愈率均达100%。该法疗效高,安全可靠,便于操作,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7.
实验所用的羊边虫(Anaplasma ovis)系取于人工感染的绵羊红细胞,虫体从红细胞中分离出以后,用生理盐水制成均匀的悬混液,当日使用。 游离边虫体的感染性实验,健康绵羊4只,按30亿边虫体/公斤剂量做静脉注射。实验羊在最初几小时里出现脉波和呼吸加快,在以后的全部观察过程中,未发现临床上的异常反应,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仍保持在原来的范围。经58~70天的观察未见动物发病,随后注射  相似文献   

18.
用采自羊泰勒虫病疫区甘肃省永靖县的麻点璃眼蜱饥饿成虫叮咬健康羊体,试验羊体内未发现羊泰勒虫;用其饱血雌虫孵化的幼虫叮咬羊泰勒虫感染羊,收集饱血若虫,再用其饥饿成虫叮咬健康羊体,被叮咬羊体内也未查出羊泰勒虫,证明麻点璃眼蜱不传播羊泰勒虫.用采自羊泰勒虫病疫区张家川和永靖县的青海血蜱经人工孵化的幼虫叮咬羊泰勒虫自然感染羊,收集饱血幼虫蜕皮后,用其若虫叮咬健康羊,40 d后在被叮咬羊血片中发现羊泰勒虫,但未显示明显的临床症状.用采自羊泰勒虫病疫区羊体的青海血蜱成虫、若虫、幼虫同时叮咬健康羊,18 d时在试验羊体内发现羊泰勒虫,试验羊表现贫血、黄疸、稽留热、肩前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症状,出现心包积液,肝、脾、肾肿胀及出血的典型病理变化.由此确定,甘肃省的羊泰勒虫是由青海血蜱传播的.  相似文献   

19.
绵羊焦虫病(Piroplasma ovis)在国内未见报道。此病近年来在我州的甘孜、炉霍、道孚、乾宁等县的半农半牧区陆续发现,呈地方性季节性发生。这些地区还有牛双芽焦虫病、牛巴贝西焦虫病、羊泰勒氏焦虫病等流行。(一)临床症状 本病每年4~6月和9~10月发生。体温升高41~42℃,呈稽留热,个别的后期呈低体温在37℃以下。病羊减食或停食,瘤胃压之呈面团状,蠕动减弱,反刍慢而无力或停止。精神萎顿,两耳下垂,垂头呆立,被毛粗乱,消瘦,喜卧,落群。粘膜贫血,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曾流行的牛泰勒虫病、牛巴贝虫病、牛双芽巴贝虫病及马纳塔巴贝虫病 ,但未见犬巴贝虫病的报道。笔者于 2 0 0 1年6月在西安市雁塔区兽医院遇 1例犬巴贝虫病。2 0 0 1年 6月 2 9日 ,雁塔区兽医院接治西安石油仪器总厂1只 2岁的杂种公病犬 ,呼吸急促 ,体温 41℃ ,食欲废绝 ,精神沉郁 ,体型消瘦 ,小便呈茶色 ,结膜黄染。用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治疗 2d未见好转。后采血抗凝送区畜牧兽医站化验室进行血检 :白细胞总数 9.0× 10 9/L ,红细胞总数 3 .0× 10 12 /L ,血红蛋白 45 g/L。血涂片用甲醇固定、姬姆萨染色、镜检 ,发现红细胞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