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监狱要提高监管安全控制效能,可借鉴孙子兵法"利与害、阳与阴、正与奇、虚与实"对立统一的军事哲学思想,努力谋求与践行"安全控制与风险控制、公开控制与隐蔽控制、正道控制与诡道控制、管理控制与技术控制"相统一的监管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2.
借鉴安全生产领域的事故致因理论,结合监狱安全管理和监管安全事故的特点,以阻断狱内犯罪条件为视角,构建监管安全事故"四因素致因理论"——失去控制的时间空间、工具、信息和管理缺陷。据此,以控制指向与途径为依据,监管安全事故防范有"五种控制方法":组织控制、物理控制、信息控制、心理控制和事态控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的研究总体上可分为两大领域:一是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的基本理论;二是我国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的实践研究。其中,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的基本理论包括公用事业监管的内涵及其原因探究;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的实践研究则包括"我国相关实践的系统总结与审视"、"国外相关实践经验的介绍与总结"、"构建科学高效的公用事业监管体系"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4.
实现民间借贷规范化法律控制的难点在于解决民间借贷的"隐蔽性难题"。从民间借贷的隐蔽性入手,剖析民间借贷隐蔽性的表征、致因以及风险性,有助于消除理论与实践上对民间借贷的不当偏见,对把民间借贷从"灰色泥沼"中拉出,实现民间借贷的公开化、透明化,形成规范化的民间借贷法律监管、控制体系意义重大,亦是实现我国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监管是线上智慧监管与线下实体监管高度融合一体化发展的监管现代化模式。中国数字化监管兴起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成熟且政府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深度融合时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监管"是数字化监管的重要形态。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背景下上海市L区市场监管部门数字化监管改革为例开展案例研究,提炼中国基层数字化监管"1-3-3"发生机制。结果表明,高层推动、动态策略平衡与效能提升的可见性是持续驱动基层数字化监管改革的核心要素。基层数字化监管是一个反复博弈不断调整的过程,合作治理的广度与深度决定于其对监管效能的实际贡献,技术迭代更新只能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分段监管为主,以品种监管为辅"的多头监管体制。这种看似"分工明确,环环相扣"的监管模式,由于职权配置不合理、监管主体职责不清等原因,实践中导致职权交叉重复和出现大量的监管真空。这种监管体制已成为食品安全犯罪事件频发的元凶。如果强行将之前形成的多部门监管体制全部推倒重建为单一部门监管体制,可以避免分段监管的诸多弊端,但势必涉及政府有关部门利益的冲突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重构,改革将面临重重阻力并因此付出巨大成本。因此,与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以及市场发育状况相适应,减少现有监管部门,建立以"两部门监管为主,其他部门监管为辅,并以刚性协调部门相配合"的监管模式,是目前最理想的选择,应作为监管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国家机关对食品安全的正常监管活动"应当作为"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客体内容,而"公民的健康权利和生命安全"与"国家食品安全的监管制度"则不宜作为"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客体内容。"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客观方面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等几个要素。要彻底搞清"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内容,至少应当明确有哪些"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有哪些"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以及有哪些具体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等几个问题。从两高司法解释的"食品监管渎职罪"名称来观察,其罪过形式应确定为"过失",具体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两种,它属于"监督过失"范畴。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非结构性等特质,因此,食品安全监管必须强调统一性、协调性与整体性。尽管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处于不断变革调整中,监管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和质量,但在实践中仍面临"碎片化"样态,成为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渊薮。这种现实样态,表现为责任理念的碎片化、资源配置的碎片化、监管主体的碎片化、体制改革的碎片化等。从这种样态形成的内在机理看,合作精神的缺失、监管路径依赖、软预算约束,以及官僚体制的封闭性等因素,导致了食品安全监管碎片化的再生产。防治食品安全监管的碎片化,需要引入整体性治理的基本思路与理论框架,从推进责任理念的修正与培育、监管主体的调适与整合、监管机制的再造与运用、治理结构的优化与重塑等方面下功夫,以落实食品安全的善治目标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政治图景。  相似文献   

9.
鉴于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2013年初,我国一改原多部门分环节监管模式,实行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为主导的全新统合协调式食品监管,并着手修订现行《食品安全法》,以进一步调整监管主体与产销主体和消费主体的权利(力)义务关系,促进监管合作。基于法律经济学理论可以发现,虽然相关立法修订在不少方面有利于三方主体合作的改进,但鉴于三方主体各自"失措"、"失信"与"失察"的制约,食品监管仍可能陷入潜在的合作困境。为此,有必要以强化消费主体共治角色、转移产销主体监管重心以及促进监管主体良性竞争为切入点,进一步检讨监管模式构建上的相关问题,从而贯彻食品安全监管"社会共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改革和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是"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重要内容。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的"双峰监管"模式提出行为监管与审慎监管同等重要,两者应分别由独立的监管机构承担,即形成监管体制上的"双峰"。这种监管模式在本轮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起了各国的关注。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存在诸多不足,"双峰监管"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及其核心理念内含丰富,我国应在金融监管方面应借鉴吸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团结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从"两个离不开"的思想发展到"三个离不开"的论断,从二元视角向多元视角的转换,更加符合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国情,从而使我党的民族团结理论建立在更科学的基础上;"两个共同"的提出,使民族团结理论获得了理念上的提升,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在公安派出所推行综合警务,具有警务全能性、执法综合性、治安动态性的特点,顺应改革开放以来派出所职能综合化发展趋势,符合现代世界警务发展潮流。其改革前提必须做到交警、巡警与派出所民警"三警合一到所",使派出所具有既管治安又管交通的综合执法职能;其改革实质必须由"三警合一到所"向"三警合一到人"转变,实现一警多能,进一步提高综合警务效率;其改革难点在于打破传统固有的单一警务思维束缚,在实际运作中体现派出所面上执法应急与块上基础管控的有机统一、统筹协调,切实构建"扁平指挥、属地管辖、网格巡逻、责任到人"的综合警务机制。  相似文献   

13.
《反垄断法》第七条,对我国特定行业的法律规制,表面上是《反垄断法》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立法目的的体现,其背后蕴含的是"国家本位"与"社会本位"立法本位观交锋后的磨合,谋求"国家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统一,彰显了社会本位观中传统的"中庸"思想,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疆地区“极端宗教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等三股势力受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的影响,极端思想肆虐,进行了一系列的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暴恐活动。其兴起和膨胀过程复杂,对民族团结和我国稳定恶劣影响,危害极大。对此,应始终坚持素质强警、快速反应、专项打击常态化,确实形成联勤联动、立体防控、可靠保障的运行体系,充分发挥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群防群治三种力量,不断健全打击格局、完善打击体系、加强打击力量,确保打击暴恐取得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5.
建设优秀儒家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内容维度、表达维度和接受维度展开,并保持三者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视阈中,在内容维度要使对优秀儒家文化内蕴的诠释常态化,在表达维度要使优秀儒家文化形成“仁爱”“富裕…‘公正”“中庸“和谐”的核心范畴,在接受维度要使形式载体系统化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的团结观建构在马克思主义团结观的基础之上,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团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凝聚人心、完成执政使命的必然。从"斗争思维"向"合作思维"的转变是胡锦涛团结观的逻辑前提,胡锦涛重视团结意识的强化,主张"建设和谐社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聚人心、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当下,胡锦涛的团结观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是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会议上的重要论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党的本质特征,也是党的基本立场、基本态度。在党性和人民性是否统一这个问题上,部分人的认识是模糊的,想法是错误的。对此,从"人民立场、服务宗旨、精神力量、奋斗目标、根本利益、核心价值"等方面,对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性、一致性进行阐述。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科学统一的一致性,党性是人民性的指引和方向,人民性是党性的源泉和根基,党性和人民性寓于伟大的中国梦之中。  相似文献   

18.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它与国家治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由"统治"、"管理"再到"国家治理"演变的三个阶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改善国家治理能力的过程。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9.
时代的发展,对行政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莫于川教授主编的《柔性行政方式法治化研究》一书,以宪政发展的眼光,从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视角,全方位对柔性行政方式进行了迄今最全面的系统分析和制度建构。并第一次在理论上作出行为类型化的成功探索,实现了现代性、创新性、指导性、学术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