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行政性垄断是垄断的一种形式,与经济性垄断一样,阻碍自由竞争和经济发展。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我国对行政性垄断进行法律调整的三个阶段;第二部分论述了我国现行有关行政性垄断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之处;第三部分论述了禁止行政性垄断不仅是反垄断法的任务,规范的行政权的行使是反行政性垄断的内容之一,同时也要规定经营者的责任和加强对受害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邓辉 《法人》2004,(7):21-21
我国的反垄断工作不仅要对经济性垄断行为进行规制,而且还要对行政性垄断行为进行规制,在这种背景下,尤其需要通过建立一个独立、高效、权威的反垄断执法体制,以保证反垄断法律得到有效和统一实施。为此应当对行政性垄断的执法主体、程序以及处罚原则、手段等做出合理且比较详尽的具体安排,这才是当前解决行政性垄断问  相似文献   

3.
行政性垄断产生和存 在的原因 行政性垄断是指行政机关非依法律 规定,利用行政权力直接干预经济而形 成的破坏竞争秩序的行为。它的出现不 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多种多样的、极为复 杂的原因。 一、官商不分是行政性垄断产生的 社会文化背景。纵观我国经济制度的变 迁,尽管明朝中叶以后,中国出现了资 本主义的萌芽,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封 建传统的影响,自然经济形式始终处于  相似文献   

4.
论反公用企业垄断之立法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我国反公用企业垄断的必要性 公用企业在我国又被称为“公益企业”或者“公用事业”,是国家为适应公众生活而设立的社会组织。建国以来,我国的公用企业一直实行行业经营的经营管理体制。这种经营管理体制是我国计划经济的产物,它的理论根源主要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从18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公用企业,如邮电通讯、电力、煤气、自来水、交通运输等行业,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在这些行业中不适宜引人竞争机制.我国的公用企业实行行业垄断经营管理体制。实践表明,这种体制存在两大显著弊端:首先,主体资格含混不清。一方面,…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反行政性垄断的法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反行政性垄断立法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仍旧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缺陷;我国应该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层面对行政性垄断行为进行规制,从而消除行政性垄断。  相似文献   

6.
关于行政垄断产生的原因,理论界有各种表述。有的认为:一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没有根除,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健全,二是利益机制的不健全是造成行政垄断的内在原因①;也有的认为,政企分离不彻底,地区、部门利益的强化,经济结构不合理,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是产生行政垄断的主要原因,等等。本文认为只有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角度来分析,才能从根本上挖掘出隐含在我国行政垄断和规制存在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7.
胡琪龙 《法制与社会》2011,(22):116-116
行政垄断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出现的,作为我国特殊国情所有的一种特有垄断形式,由于不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以及不完善的机制,给了行政垄断以生存的空间。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行政垄断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极大,不仅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而且不正确的政绩评价制度和利益驱动也是导致行政过度干预经济的原因。如何设置反垄断机构,取缔行政垄断的措施也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论混合型行政性垄断及其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型行政性垄断业已成为我国行政性垄断的常态之一。混合型行政性垄断系指基于抽象行政性垄断而生成的具体行政性垄断行为或者状态。其构成要件可分为必要的构成要件和辅助性的构成要素,其表现形态甚为复杂。新近一年来,频发的混合型行政性垄断诸种事例,充分表明了混合型行政性垄断是由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而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并受到行政权力的持续支持与保护。对此,我们应当以依法行使行政权为核心,从行政组织法、程序法和救济法角度加以全面规制,反混合型行政性垄断的制度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我国反行政性垄断立法的现状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行政性垄断是一种严重危害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我国反行政性垄断立法尚不完善,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反垄断法>,明确列举行政性垄断的表现形式,设立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严格规定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反垄断法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定在规制范围、法律责任和执法机构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通过分析这些不足,提出完善建议,认为应当将概括式和列举式相结合,明确界定行政性垄断;加大惩处范围和力度,完善法律责任体系;确立独立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完善反垄断执法体制;事前事后审查并重,完善抽象行政性垄断规制。  相似文献   

11.
行政垄断的反垄断法规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光耀 《中国法学》2004,(6):123-132
行政垄断是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介入市场竞争的行为,反垄断法对此应起到基础性的调整作用。对于抽象行政垄断行为,反垄断法可以起到上位法的作用,作为否定下位抽象垄断行为的依据。而从事具体行政垄断行为时,行政机关实质上具有市场主体身份,相当于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可以适用反垄断法关于支配地位滥用的规制方法,而并没有提出反垄断法上全新的理论问题,其主要意义是宣示性的。目前我国相关立法最需完善的是相关的责任制度以及执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立法法对行政法规范冲突的控制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水 《中国法学》2001,(1):90-101
行政法规范的冲突是困扰行政法治的一大问题 ,《立法法》的颁布施行对于控制行政法规范的冲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 ,该法作为一个单一的法典在控制行政法规范冲突方面并不是万能的 ,这既是行政法结构的特殊性决定的 ,又是由《立法法》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客观事实决定的。为了有效控制行政法规范的冲突 ,全面实现行政法治 ,就必须建立以《立法法》为契机的行政法规范冲突控制机制 ,该机制的基本构成有 :抽象行政行为制度化规则、行政法规范解释制度化规则、行政法适用规范化规则和冲突制裁规则等。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为农 《中国法学》2004,(3):103-112
本文认为,反垄断法的目的在于维护"公正且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确保市场能充分地发挥其机制作用、合理和效率性地配置有限的社会资源。因此,在立法上应建立起统一的"违法性"判断标准和专一的执法体制;而在规制模式的选择上,应以"行为规制"为主,"消极防御式"的结构性规制手段为辅;以"年度的销售总额"为基准设定较为适宜的法定"规模要件",作为"事前申报制度"的基础;而以反垄断法来规制"行政垄断"只能说是权宜之计,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于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应是"行政型"的,其特殊的执法程序应法定。  相似文献   

14.
析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过度规则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的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改革中,普遍采用了"制定实施细则"、"规则细化"这类用详尽的规则将裁量权具体化、细节化的方式,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细致入微、不留余地的程度。尽管规则细化具有良好的出发点和切实的效力,但过度使用仍然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从根本上说,促进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良好行使不能单纯依靠规则,在考虑多方面因素和措施的基础上形成控制裁量权的综合体系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反行政垄断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行政与法》2004,(6):52-55
行政垄断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必须通过立法加以规制。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在实施主体、行为属性、法律责任、救济方式上存在诸多差异,不宜在反垄断法中进行规制,否则会使我国的反垄断法失去经济法的本质,难以与世界接轨。应构建以专门的行政法性质的《反行政垄断法》为核心的法律制度体系规制行政垄断。  相似文献   

16.
方向 《中国法律》2008,(2):8-9,59-61
法治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法治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法治的前提是有法可依。经过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到目前,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了现行有效的法律共229件.国务院制定了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近600件,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7000余件,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7.
王自力 《政法学刊》2009,26(5):26-3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业的规范中,面临着“合理’’与“不合理”的垄断区分问题,《反垄断法》与行业法规的重叠问题,管制与反垄断的冲突问题,以及反垄断理论的选择问题。必须以成本收益分析构建垄断行业之垄断评价体系,选择、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反垄断理论框架,明确反垄断法与行业管制的界限,通过司法指南把反垄断法转化为企业市场行为的简明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的行政立法程序制度是以明确行政过程环节内部责任的方式调整行政法规和规章这些具有法的外形规范的制定过程,因此其无法将实质上同样具有外部效果的各类以"无名规范"方式表现的行政规定纳入调整的范围之内,因而也就不能建立起具有权利性质的参与制度。对此,本文在归纳我国行政立法程序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并与日本新近的同类立法例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家行政机关系统与其外部的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内在"和"外向"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和构建能够分析现代行政立法程序制度应有调整对象的基本框架,指出在现代国家中的行政立法程序已经成为一种裁量过程的情况下,行政立法程序制度建设需要将包括"无名规范"在内的所有法规范都同样地纳入调整的对象范围之中,并在程序过程中相应地设置保障社会成员提供可以行使参与权的程序性装置。  相似文献   

19.
交通事故立法疏漏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利平 《现代法学》2002,24(4):91-94
在我国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几乎都是依照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进行处理的 ,由于包含着民事赔偿规范 ,这一行政规范成为审判机关审理这类案件的主要依据 ,这显然是存在问题的 ;另外 ,在体系上和原则上严重违反了《民法通则》的精神 ,一些规范的设定存在重大疏漏。  相似文献   

20.
行政解释是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适用《反垄断法》的逻辑前提和工具选择,承载着消弭文本规范与垄断规制间紧张状态的功能。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解释体制束缚和反垄断执法经验不足,实际操作中反垄断执法机构通常以原文照搬、语词替换等方式简单处理,进而诱发解释规范低效或无效、同一条文解释不统一、效力位阶不明确等问题,致使行政解释规范虚化或泛化,难以发挥其预期效用。为矫正行政解释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行政解释规范的质量,结合我国当前反垄断执法水平和市场经济现状,从积极重塑解释机制、转变解释方式、增设解释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优化我国反垄断行政解释机制和体制、增强解释规范的自恰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