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暴力犯罪不仅仅是犯罪学上的概念,而且与刑法学具有密切联系,研究刑法学意义的暴力犯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我国〈刑法〉来看,暴力犯罪不仅涉及刑法总则犯罪论与刑罚论的联系,而且还关系到刑法分则对暴力犯罪犯罪构成的规定.目前理论学界对暴力犯罪的概念争议较大,因此,研究刑法学意义的暴力犯罪,必须厘清相关理论争议,界定"暴力"与暴力犯罪的概念,从概念上解读暴力犯罪,揭示暴力犯罪的刑法规范性、手段暴力性、暴力程度性和对象双重性等特性,从而划定我国〈刑法〉中暴力犯罪的概念,以此为刑法学研究暴力犯罪的相关问题提供理论起点.  相似文献   

2.
论暴力犯罪     
暴力犯罪社会危害性大,治理起来也比较困难。文章着重研究了关于暴力犯罪的四个方面问题:一,暴力犯罪产生的基础是行为人的犯罪需要;二,引起暴力犯罪的六个方面的原因;三,导致近年来暴力犯罪增多的八个主要因素;四,对暴力犯罪进行防范和控制的方法,其中提高人的素质和道德修养是防范暴力犯罪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暴力犯罪不仅对受害者个体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和心理创伤,同时也给受害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对于暴力犯罪原因的探讨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以往的研究多从家庭和社会环境这一宏观层次探讨暴力犯罪的原因,但是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从微观层次着眼,探讨暴力犯罪的生理基础,而这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暴力犯罪,为进一步的干预和矫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暴力犯罪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实施暴力犯罪的大学生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主要体现为规范意识不强、漠视他人权利和以自我为中心。而大学生实施暴力犯罪的动机主要有贪利动机、报复动机和性动机等,在意志特征上表现为控制力比较弱和实施犯罪的坚决性。社会转型期现实与观念的影响、教育功能的缺失、大学生需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等是形成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心理原因。开展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心理预防,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开展心理干预,努力消除犯罪情景,加强大学生自身的心理调适,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女性暴力犯罪对社会危害日益严重 ,女性实施暴力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预防和打击女性暴力犯罪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问题。研究犯罪现状 ,分析其犯罪原因 ,提出相应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于暴力犯罪而言,犯罪空间条件是其犯罪行为发生的必备条件之一,对暴力犯罪的空间条件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暴力犯罪的规律以及探寻暴力犯罪的原因。本文依据有关调查资料,重点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暴力犯罪的城乡地域分布及城乡地区犯罪率比较;二、犯罪场所与犯罪实施的关系及特征;三、犯罪人对犯罪地选择的主观倾向及原因。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可能使人们对暴力犯罪的空间条件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而且对加强暴力犯罪的空间防范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群体性暴力犯罪是当今中国面临的突出性问题。要准确打击与防控四川凉山群体性暴力犯罪,首先应当了解该地区社会人文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该地区群体性暴力犯罪现象的实证研究,发掘该地区群体性暴力犯罪的内在规律与特点,进而分析该地区群体性暴力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打击与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8.
传统犯罪学理论研究尚未讨论暴力犯罪的起源,难以消除人类“先天暴力”的观点。并且,受到威慑刑论和报应刑主义的影响,暴力犯罪的预防也不尽人意。而结构性暴力的概念及其理论的提出否认了人类“先天暴力”的观点,通过论证结构性暴力对暴力犯罪的影响,证实了其是暴力犯罪的根源。并且,为了通过消灭结构性暴力来预防暴力犯罪的发生,基于“批判-赋权”模式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因此,以结构性暴力为视角,可以深化暴力犯罪发生原因的认识,并为犯罪预防提供了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尽管女权运动警示学者们社会科学的发展应当以性别平等为前提,但是关于暴力犯罪的研究仍然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西方犯罪学家梅塞施密特主张:"犯罪行为是男性表达男子气概的手段",[1]并指出对极端男子主义的理解是剖析暴力犯罪的前提。然而近年来,女性暴力犯罪数量大幅增加,尽管越来越多的犯罪学者试图从女权主义学理论中寻求指引以期剖析社会性别结构并探究性别与暴力的关联,但是针对女性主义与暴力犯罪的文献仍相对较少。因此,尽管实证研究与理论探索均证明极端男子主义与暴力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是要形成对暴力犯罪的全面认知,极端女性主义也必须被纳入研究的范畴,即全面认知暴力犯罪不仅需要解构极端男子主义,同时也需要探索极端女子主义。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严重暴力犯罪案件非常突出,已成为公安机关研究的紧迫课题,引起全国刑事侦察部门的高度重视。公安部明确提出:“把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活动摆到突出的地位”。 所谓暴力犯罪案件是指犯罪分子使用最严重的暴力手段或以暴力手段相威胁,给社会秩序和他人生命造成严重危害或构成严重  相似文献   

11.
文章概括了暴力犯罪的概念和当前暴力犯罪的五个特点,从经济体制转型、道德规范弱化、暴力亚文化习染等方面阐释了暴力犯罪增长的原因,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严打”严重的暴力犯罪、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与能力、奖励见义勇为者与查处失职行为等四个方面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刊首寄语     
随着影响社会治安的各种消极因素的增多,社会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愈演愈烈,严重破 坏我国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暴力犯罪继续升级,恶性案件接 踵而至,凶犯作案疯狂,其后果大多触目惊心、令人发指,已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和评论 的社会热点之一。《暴力犯罪的增长原因与治理对策》概括了暴力犯罪的概念和当前暴力犯罪 的五个特点,从经济体制转型、道德规范弱化、暴力亚文化习染等方面阐释了暴力犯罪增长 的原因,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严打”严重的暴力犯罪、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与能力、 奖励见义勇为者与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我国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学术界对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研究多是从心理学和犯罪学等微观角度来进行,较少考察社会因素对犯罪主体的重要影响,鉴于这一情况,应着重探讨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宏观社会背景,从社会排斥理论出发,分析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发生机理,进而从社会融合理论的角度提出化解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路径,实现对受社会排斥的社会群体的融合,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4.
暴力犯罪是指行为人故意以强暴手段,侵害他人的人身和公私财产,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暴力犯罪问题已显得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我国暴力犯罪的概念、特点和形成原因等进行分析,提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预防和控制我国的暴力犯罪:(一)净化社会环境;(二)在全球范围内,国际社会应当将预防控制暴力犯罪问题作为和平和安全的议题来看待;(三)建立多方位的暴力犯罪防控体系;(四)发挥司法机关的积极作用,提高破案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暴力犯罪。  相似文献   

15.
暴力犯罪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在人口流动和体制转轨过程中,城市游民阶层中有些人员疯狂地进行严重暴力犯罪。城市严重暴力犯罪的规律、特点主要有:(1)作案时间的相近性;(2)犯罪地点的同类性;(3)侵害对象的特定性;(4)犯罪行为的预谋性;(5)作案手段的复杂性;(6)组织形式的团伙性。当前,此类犯罪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我们感到:经济因素是严重暴力犯罪产生的根本因素;政治因素也使严重暴力犯罪增长;社会因素对严重暴力犯罪有重大影响;思想文化因素对严重暴力犯罪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基础,协同作战,快速反应,有力打击,有效防范城市严重暴力犯罪。  相似文献   

16.
女性暴力犯罪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世界性话题,女性暴力犯罪既有心理、生理层面的内因,也有家庭、社会的外因;要真正解决女性暴力犯罪必须努力提高女性文化素质和技能、净化社会环境,特别是道德环境、制定《反家庭暴力法》、构建现代女性暴力犯罪的预测、监控和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7.
暴力犯罪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是死刑研究的典型样本。在"保留死刑,严格控制死刑"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下,司法实践如何运用量刑情节来限制暴力犯罪死刑适用就成为重要课题。通过对暴力犯罪死刑判例的分析,总结出司法实践常见的几种量刑情节。根据这些量刑情节对暴力犯罪死刑适用的影响程度,将量刑情节分为三个量刑等级的情节,即将量刑情节等级化。根据三个量刑等级的情节,运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来解决量刑情节竞合与冲突的问题,能够有效的从量刑情节方面来限制暴力犯罪的死刑适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地位不断提高,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女性暴力犯罪也日益突出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研究女性暴力犯罪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暴力犯罪作为一种传统的犯罪类型,一直是国家预防和打击的重点。新的社会条件下暴力犯罪表现出许多新特点。流动人口暴力犯罪占比较大;青少年暴力犯罪比例上升,低龄化趋势明显、暴力程度日趋严重;犯罪嫌疑人受教育程度低,大多无固定职业,经济状况较差;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为暴力犯罪的主要发案区域。为有效提升控制犯罪的能力,宏观上应当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微观上应从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流动人口、青少年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犯罪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暴力犯罪的状况,警察缉捕暴力犯罪嫌疑人时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警察在缉捕暴力犯罪嫌疑人时运用战术谋略的作用和原则,同时提出了警察缉捕暴力犯罪嫌疑人时如何运用战术谋略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