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针对传统住房福利政策设计的缺陷,本文提出梯度住房福利政策设计、突出政府主体作用、探索合作住宅供应体系、实施住房补贴政策、完善住房法律法规、缩小住房政策目标群体、建立住房福利动态调节机制、构思外来务工人员住房规划方案等八项措施,来促进住房福利政策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福利支持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征导致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十分旺盛,而现实生活中文化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和文化供给类型的错位,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出现了文化上的饥渴。本文提出了文化福利的概念,在这基础上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现状,最后提出构建流动人口文化福利的支持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妇女与福利:女性主义福利理论评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福利理论的思想渊源、代表性人物、国家角色、市场作用、家庭功能、社会观念,以及女性主义者对福利与福利国家态度等方面,全面评介女性主义的福利理论。女性主义福利理论说明,妇女与福利是当代社会涉及面广和影响大的核心社会政策议题。更为重要的是,女性主义福利理论为我们理解妇女与福利议题提供了独特和有用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福利在企业总体薪酬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如何认识福利设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有效设计福利以提高企业薪酬竞争力,是企业管理者日益重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福利设计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企业在设计福利时应注意福利的独特性、弹性、激励性和系统性,同时指出企业只有充分重视福利设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并努力设计有效的福利体系,才能保证企业人工成本效率的最大化,有效构筑企业薪酬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党杨 《人民论坛》2013,(11):84-85
“隐性福利”有别于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显性福利”,具有隐蔽性、多样性和违规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住房福利隐性化、日常消费福利化、金融投机福利化和知识产品福利化等多种样式.杜绝大型国有企业隐性福利的滋生必须建立基于风险导向的审计预警模型,加强政府对企业的宏观指导,建立规范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6.
建设中国福利社会是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福利发展的长远目标,但建设中国福利社会不是把中国发展为西方式的福利国家。中国福利社会与西方福利国家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别,主要体现在历史进程、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根本目的和福利水平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公共福利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公共福利的概念并不清楚,因此,公共福利建设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为了澄清公共福利的内涵,需要在社会福利的概念上做三项工作:突破三个界限,即广义和狭义的界限,生产和生活的界限,福利物品和市场物品的界限;厘清三种关系,即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原因和后果的关系,制度和状态的关系;承认三种差别,即层次差别,区域差别,福利服务、市场服务和公共服务之间的差别。公共福利事业的着力点是确定政府为福利责任主体。现阶段,公共福利内容主要是十项民生工程:水、能源(电)、通信、道路交通、住房、医疗卫生、教育、就业服务、养老、救济(优抚)。同时,本文还总结出公共福利的四个特点,即福利性、公益性、公平性和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8.
福利国家运行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利国家的主要目标是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平抑经济周期性波动,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运行,福利国家的这些目标实现得都不太理想。本文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福利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形态,在其制度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制度运行所可能产生以及已经产生的后果;通过对福利国家实践经验的分析,为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某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提到福利,中国人特别羡慕瑞典等北欧国家的人民,其从“从摇篮到坟墓”无所不包的福利政策让人生出无限感慨。60多年前.新成立的中国学习当时的社会主义苏联.在公有制体制之下,私营经济形式没有任何空间.因此.所有的职工都在国有和集体体制的企业中就职,企业为职工提供了医疗、养老、住房等诸多的福利.一旦端上了“铁饭碗”.各种各样的保障都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0.
美国社会保障及残疾人福利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美国教授讲解,走访联邦社会保障署、联邦住房与城市开发局、美国无障碍委员会、纽约州政府、奥侬达嘎郡政府和郡社会服务管理局、Birchwood康复中心,感列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残疾人福利政策许多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儿童福利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儿童福利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综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儿童福利的定义,儿童福利需求及服务,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几年来我国儿童福利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社区及社区居民的大型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对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状况,分析社区福利不仅存在资金不足、设施陈旧、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还存在供需脱节,自组织能力弱等问题。文章从社区行动的视角分析了提供社区福利水平必须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增强社区归属感、提高社区管理层的文化素质和资源动员能力、注重社区福利中的“公助、自助和互助”相结合、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以及实现社区福利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住房价格管制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中国城镇住房市场上房价与居民购买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政府部门用以调控房价的行政管制手段典型体现为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然而,通过对这类限价房产的社会福利与效率效应的分析发现:如果对住房上涨的控制不是基于对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善,而是单纯的限价管制,不仅不能达到控制价格的政策预期目标,反而会因为抑制产量导致社会福利净损失,而且会因为在流通分配过程中的寻租行为和商品错误配置而产生多重福利损失.因此,需要在认真分析中国住房供需特点的基础上,在尊重市场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找寻调控房价真正持久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14.
福利治理理论和需要理论为提升儿童早期教育服务效果提供了理论指导。当前我国儿童社区早期教育服务存在诸多问题:福利界定方面,儿童早期教育服务内容不明确;福利递送制度方面,缺乏政府宏观政策规划及福利投入;福利递送实践方面,造成了福利不平等且治理机制不完善。为了优化儿童早教服务治理效果,政府制定并细化儿童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相关政策;构建多元主体协作机制,重视社区和家庭的作用;加强社区早教服务机构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浅析体面劳动与职业福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面劳动不仅是一种劳动要求,而且与职业福利密切相关,体面劳动的要求也是职业福利的一个重要内容。体面劳动作为一种职业福利,对于现阶段中国底层劳动者群体而言,可以改善他们的工作、生存状况;而对于社会其他职业群体而言,可以吸引、激励劳动者。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体面劳动应成为一种普遍福利,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福利。  相似文献   

16.
董玉荣  董磊磊 《前沿》2011,(1):82-85
福利平等强调政府在实现个人福利上的责任,以此来保证每个人都具有从"襁褓到坟墓"的同等福利。然而,德沃金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与批判,认为它忽视了个人责任,没有达到平等待人的分配。但是,福利平等面对这种挑战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在不断的调整、修正过程中提出新的阐释理论。其中,福利机遇平等理论体现的尤为突出,使福利平等的发展呈现出复兴之势。  相似文献   

17.
正义理念大致沿着美德正义、神性正义、契约正义、分配正义的路径衍变。在当代社会,分配正义是正义的核心关涉;福利正义是其核心组体,指称福利分配体现的公正、适当、恰如其分。福利正义理念有着深远的渊源、价值要素(需要、应得、平等)和实现要素(再分配、承认、权利)。福利正义通过再分配和承认两条途径得以实现,权利——在现代社会概化为生存权和发展权,为此赋予法理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一提到福利,中国人特别羡慕瑞典等北欧国家的人民,其从"从摇篮到坟墓"无所不包的福利政策让人生出无限感慨。60多年前,新成立的中国学习当时的社会主义苏联,在公有制体制之下,私营经济形式没有任何空间,因此,所有的职工都在国有和集体体制的企业中就职,企业为职工提供了医疗、养老、住房等诸多的福利,一旦端上了"铁饭碗",各种各样的保障都纷至沓来。而占中国人口大部分的农村人口以及城市无业居民,被排斥在这些保障制度之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民营和个体经济逐渐活跃,并最终占据了中国经济的大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9.
王培刚 《北京观察》2007,(12):54-56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基本问题。住房是人们生存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且关系着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性问题。住房福利政策是社会为城镇  相似文献   

20.
教育福利:弱势群体解困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弱势群体问题迫在眉睫。目前我国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政策略显不足,那么,教育福利是弱势群体脱贫的根本途径。主要从保障弱者平等受教育权、消除身份歧视,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遏制贫困传递,以及关注弱势学生、改善综合能力不足等教育福利方面使弱势群体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