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小明 《现代人事》2000,(10):22-23
当今的社会正在从“资本家”向“知本家”时代过渡,知本家就是以知识为主要资本的企业家,以此区别于以生产资料和货币为资本的资本家。工业时代是资本家的时代,信息时代则是知本家的时代。王选、张朝阳、王志东、赵晓侠、王峻涛、丁磊等等均是“知本家”的中国化代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 ,“知识经济”和“知本家”作为两个新术语 ,成为学术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有人甚至宣告 ,一个新的文明时代 ,即“知识经济时代”(亦有称之为“信息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将取代工业经济时代 ,他们甚至设想了、描绘了这个新时代的特征和主要框架 ,其中要点 ,就是一批掌握大量新技术知识的“知本家”的兴起 ,并将主导经济和社会生活。然而 ,刚刚步入21世纪 ,随着美国总统的换届 ,代表大“资本家”阶层的布什上台 ,“知识经济”的呼声逐渐退潮 ,“知本家”在“资本家”的坚强实力面前 ,也很难再耀武扬威。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彰显和实践了马克思人类多维解放思想。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是对其哲学人类学视角的运用,该视角从总体上关注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揭露出资本统摄下的资本主义文明仍属于异化的文明样态,只能完成政治解放;中国式现代化在扬弃资本的基础上,贯穿人类逻辑,将人类整体及其发展作为主体、本位和旨归,切实推进人类自由解放,是对启蒙时代的解放概念的重构。中国式现代化内蕴了五大文明,分别对应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中的五维解放,以实现人的多重自由。五大文明和五维解放之间互动共生并和谐发展,合构为社会文明系统和人类解放体系,最终历史性完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自由王国中实现人类幸福。  相似文献   

4.
生:老师,人类社会既然是从奴隶社会开始才进入文明时代,这就表明原始社会毫无文明可言,对吗?师:不能这样讲。“文明”和“文明时代”不是同一个概念。文明是指人类改造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进步状况。所谓文明时代,是指人类社会继原始社会的蒙昧、野蛮时代之后的一个发展阶段,包括古代奴隶制、封建制和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三大时期。换句话说,文明时代也就是阶级社会阶段。搞清了文明和文明时代的内涵,问题就不难理解了。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原始人改造世界的能力及其成果也表现为缓慢…  相似文献   

5.
曲建文 《西部社会》2002,(12):25-26
“人力资本”是美国著名学者舒尔茨和贝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概念。它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随着工业化时代逐渐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人力资本开始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竞争、国力竞争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有的《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一章中阐述人类文明起源的问题时,认为“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开始”。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妥的。首先,这一观点混淆了文明与文明时代的区别。该书在论证文明起源于隶奴社会的观点时,其主要根据是恩格斯的“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的论断,认为这一论断“就是说,社会文明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我认为,这种理解是不符合恩格斯论断原义的。显而易见,恩格斯说的是“文明时代”,而不是“文明”。文明和文明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范畴,而不是同一范畴。文明是一个社会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是表示人类社会对世界改造的进步状态的范畴。从文明的这个定义来看,人类文明不是在奴隶社会才有的,而在原始社会就  相似文献   

7.
据悉,近日一本自称为“中国新知识分子宣言”的书备受大众关注,各种评论性文字频频见诸报端,尽管未来的中国是否“必将接受知本家风暴洗礼”尚未可知,“知本家”这个概念本身却已随着这本《知本家风暴》的面市掀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概念并不新,中国生态学家叶谦吉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提出来了[1](P60)。如果扬弃“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成分,仅就其揭示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看,可以说人类的生态文明理想追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但把生态文明作为社会理想来追求,却是一个历史性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文明一词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标志着人类的开化、进步和发展的状态。中国古代早就有“文明”一词,如《周易.乾挂》曰:“见龙在天,天下文明”。到了十九世纪,文明一词,开始被西方一些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用来明确表示一些先进民族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生活所显现出来的总的特征,以区别另一些原始社会群体生活的野蛮状态。如美国的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就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依次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文明标志着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10.
陈哲 《理论月刊》2004,(1):65-66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借用了摩尔根“文明时代”这一研究成果,对“文明时代”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种种“不文明”的现象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通过采取“先破后立”的论证手段,恩格斯在此开辟了一个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即“两个必然”的新视角,从而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世界历史”时代的产物和理论表征 ,“世界历史眼光”是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的要义所在 ,是其时代风貌和理论品质的突出表现。“世界历史眼光”要求突破狭隘的区域性 ,放眼宽广的世界 ;透过资本开创的“世界历史”的反历史性 ,放眼人类未来 ;利用世界历史平台 ,推进无产阶级“世界历史性”事业。这些思想 ,在全球化的当代世界依然有着振聋发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生产、生活、生态联系起来,作为“文明发展道路”有着现实的意义。文明,标志着社会进步、经济繁荣,一直是人类社会向往和追求的共同理想。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从静态来看,文明是一定时代、一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态;从动态来看,文明则是一个不断演进和发展的进程。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人类曾经历了从野蛮到文明的漫长进化。而就文明本身来说,则经历了从不太文明到比较文明、从初级文明到中级文明的不断递进。物…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系.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就是以其文化特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的。我理解文化有大文化与小文化的概念之分。小文化的概念应与知识同义,概念再放大一些是指精神文化的内容,包括科学理论、教育、文艺、道德、宗教等人类总体精神生活领域。大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应该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等。从这个意义理解,就等于与人类有关的一切都可以划人文化的范畴。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的过程中,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贯穿始终,所有问题都可以归为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袁静 《新东方》2008,(6):27-30
当代西方,大工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社会、技术、资本、信息、大众传媒等,使人们成了“机械时代的舒舒服服的不自由的奴隶”,人类生存在异化、矛盾和不自由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15.
周静 《理论月刊》2012,(1):48-51
在当前的视觉文化研究和艺术史研究中,视觉往往被看作是文化的建构,具有历史性,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然而,在视觉文化研究中,文化、政治、权力等对视觉的历史性支配被当作了视觉本身的历史性;在艺术史研究中,艺术史被当作视觉史则是由于混淆了“观看”和“呈现”两者的差别.丹托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有助于我们认识在艺术史的发展中,“观看”是不变的,变化的是艺术“呈现”的图式和技术.因此,视觉本身是非历史性的,人类对视觉的支配和再现才是历史性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中国共产党实施这一伟大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世界上率先走向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个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五个文明论     
什么是文明?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成果的总和。文明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历史的范畴。马克思认为,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成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历史发展的状态,是时代演化的过程,是人类创造的成果。文明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张惠敏 《前进》2002,(10):48-48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文明的基本内容。但要真正推进人类文明,关键要提高人的文明水平。因为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只有首先提高人的文明水平,才能推进人类社会文明。综观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蒸汽机、电动机的发明,再到今天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人类社会文明的每一次飞跃,都是人的文明的结晶,都显示了人的文明的巨大力量。只要人能不断发明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创造能力,不断提高文明程度,就会不断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所以,抓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抓好人的文明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发展简史的教学中,讲到人类社会历史的阶段划分问题时,有“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或者“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之称。为什么要用两种形式表述?划分“时代”的标准是什么?各有着什么特征?笔者就这些问题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安然、世界通信、维旺迪等一连串大公司的财务丑闻使得CEO(首席执行官)成了英语中的贬义词。此时读到弗朗西斯·福山的新著《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显然有了一种别样的意味。福山在书中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个概念,构成社会资本的规范包括诚实、信任、责任和互惠。在他看来,社会资本的流失,是当代社会秩序失控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