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格斯的文明观建立在坚实的哲学基础、社会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之上,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引起的社会变化的深入认识。社会实践是恩格斯文明观的阐释基础,日常生活是恩格斯文明观的叙事空间,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是恩格斯文明观的核心内容。恩格斯文明观揭示了文明发生的历史性及时代表征、文明内容的导向性和道德表征、文明进程的主体性和现实表征、文明表现的层构性及多样化表征。在新时代,认识恩格斯文明观,对于推进"五位一体"文明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一部探索人类社会早期发展历史以及原始社会的婚姻家庭形态和氏族制度演进的力作,旨在揭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和国家产生的深刻根源。不仅如此,该论著通篇文章蕴含着恩格斯关于文明时代的丰富思想。深入研读这部论著对于指导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使用广泛的三个概念,其含义是多种多样的。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文明这个概念也经常使用,含义电不大统一。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这个词就出现了三十五次。至于说到今天我们讲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写的《共产党宣言》中,分别称之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马克思、恩格斯有时把文明作为历史分期的方法,它用来与蒙昧、野蛮时代相对比而言;有时把文字的产生作为文明时代标志的开始;有时把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政治组织代替氏族组织、社会分成对立的阶级,作为文明的特征;有时又把阶级,特别是国家的产生、作为文明时代的标志,称之为文明国家。因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生活中,“文明”一词越来越为人们所广泛运用。因此有必要对文明概念的含义、文明与文明时代、文明时代与现代文明、现代文明的结构等,作出进一步的探讨和说明。  相似文献   

5.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就是建设“五个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文明时代",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作了明确的概括。"在新的设防城市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民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人文明时代了。"恩格斯的这段言论,给"文明时代"划定了一个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7.
论文明的系统结构及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文明应包括制度文明马克思主义者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论述社会文明的,认为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开化的状态,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成果。恩格斯曾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党的十二大正是从社会实践着眼,把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分别概括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一概括并不意味着文  相似文献   

8.
文明是一个与野蛮、愚昧和无知相对应的概念,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开化的状态.文明的多样性是指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社会进步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体现了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社会进步的特点和方式,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是一种客观现实.正是基于对这一事实的认识和尊重,中央提出了"和谐世界"这一具有全球视野的新理念.文明多样性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石,"和谐世界"也是对多样性文明的内在诉求和应然结果,在本质上,二者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直播间里的浸入式“微党课”带人感悟初心力量,社区文化墙上的创意彩绘传递共治智慧……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是首都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离不开持续的教育、引导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有的《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一章中阐述人类文明起源的问题时,认为“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开始”。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妥的。首先,这一观点混淆了文明与文明时代的区别。该书在论证文明起源于隶奴社会的观点时,其主要根据是恩格斯的“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的论断,认为这一论断“就是说,社会文明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我认为,这种理解是不符合恩格斯论断原义的。显而易见,恩格斯说的是“文明时代”,而不是“文明”。文明和文明时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范畴,而不是同一范畴。文明是一个社会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是表示人类社会对世界改造的进步状态的范畴。从文明的这个定义来看,人类文明不是在奴隶社会才有的,而在原始社会就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鄂州市委、市政府以积极响应“文明湖北”建设活动为契机.在全市发出了建设“文明鄂州”的号召.鄂州市文明办和鄂州团市委精心策划.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文明劝导员”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就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三个文明共同发展、不相冲突并且相互促进。只有“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人本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从而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中国共产党实施这一伟大战略,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世界上率先走向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个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治国理念和手段。它与“两型”社会有着一致性:“两型”社会不仅是它的本质特征,又是它的内在要求。而绿色立法能对“两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因而,推行绿色立法至为关键。在立法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中心工作,借鉴、移植国际立法经验,敢为人先,推进制度创新,以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5.
汪联舫 《政策》2013,(5):69-71
文明,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的执着追求,寄托着人类超越局限、追寻幸福、和谐共存的梦想。恩格斯对文明曾作出这样的表述:"文明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建设"文明湖北",是省委、省政府顺应湖北经  相似文献   

16.
西方的文明形态论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明发展史观,同时它在解释文明的发展规律及其方向时也带有明显的历史唯心主义倾向,因而理应遭到批判。但是它的多样文明共同发展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文明史观基本一致,因此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本文认为,“中国模式”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的文明形态是由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主体文明等依据严密的逻辑结构整体生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中国模式”的文明形态是在新中国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演进生成的。“中国模式”文明形态的生成遵循一种整体生成论的思维发展逻辑,它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成论”逻辑,因而具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力发挥志愿者的爱心与热情,在“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两条战线作出贡献。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组织采取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服务方式,通过创新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容的途径,为防疫阻击战作出贡献。归纳起来,南海区志愿者主要有六条“双贡献”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18.
邹赞 《理论月刊》2012,(1):65-69
作为西方思想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文明”传统在德国和英国有着各自的发展脉络.由于社会历史情境的显著差异,德国形成了与英法式民族主义判然而别的文化民族主义;新兴知识阶层和文化精英从德国历史记忆与民间文化中采撷华英,力图挖掘和建构起德国文化的民族性,这一思想的历程既关联着对启蒙运动的继承与反思,也开启了一种富有批判意识和建构力量的“文化——文明”传统.英国的“文化——文明”传统是在批判功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反个人主义和经验主义色彩,开启了影响深远的英国文化主义思想传统.哈曼和柯勒律治的个案分析,则说明了“文化——文明”传统两条脉络间的关联互动.  相似文献   

19.
论环境文明社会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曾经提出,人类社会正处在由工业文明时代向环境文明时代过度的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上的看法,今天,我还是这样看。本文将着重阐述什么是环境文明,为什么说环境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以及如何去建设一个走向环境文明的社会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弘政 《传承》2012,(23):12-14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刻领会“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思想,应从时代高度来理解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一时代精神,从整体事业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所彰显的社会合理发展的历史追求,立足于人的自我约束和提升在全社会确立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