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欧盟共同移民与庇护政策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的欧洲难民危机暴露出该政策的诸多缺陷,此后欧盟寻求改革却屡陷困境。依据后功能主义理论,欧盟成员国的民族国家身份认同与欧盟认同兼容性有限,在面对欧盟外国家移民群体时,排斥性的民族国家身份认同更是占据主导。因此,欧盟始终难以健全既公正团结又稳定灵活的共同移民与庇护政策体系。俄乌冲突爆发后,成员国积极接纳与安置乌克兰难民,实际上是对乌克兰公民展现出包容性的民族国家身份认同。欧盟为了提高区域内部政策一致性,在移民和难民问题上或许只能突出欧盟内外分界,共同移民与庇护政策在未来也会愈发侧重外部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2.
2017年,法国新当选总统马克龙提出了重启法德轴心并以此振兴欧盟的欧洲振兴计划,以应对欧洲目前面临的移民和难民问题、恐怖主义、经济复兴难题等多重危机。在经历了长达近半年的组阁危机后,新生的德国政府最终对马克龙的倡议给予了积极回应,开启了法德两国联手复兴欧盟的新进程。但是在复兴欧洲的原则性共识下,法德两国以及和其他成员国之间在某些具体议题上均存在分歧,复兴道路依然漫长,需各国进一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  相似文献   

3.
欧盟对华政策的调整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对抗性"思维,联合美日,利用西方国家的整体优势,在市场准入、产能过剩、技术转让等议题上对中国施压,并且积极介入亚太安全事务,试图制衡中国。这加剧了中欧关系中的"失衡"状态:中国与欧盟成员国的双边关系要好于和欧盟的总体关系。这一方面是因为欧盟对国际格局的看法发生了改变,面对中国的崛起变得不再自信;另一方面在于一些欧盟成员国在对华关系上滥用欧盟体制的优势,总是试图在中国和欧盟机构之间左右逢源。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以来,欧盟先后进行了三次东扩,11个中东欧国家加入了欧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缘政治环境、历史经验和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中东欧新成员国与西欧老成员国在一系列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本文介绍了中东欧国家在欧盟的利益诉求,阐述了中东欧国家在欧盟影响力的差异,分析了它们在欧盟进行利益博弈的特点。文章最后指出,唯有从欧盟的角度看待民族国家利益,加强与欧盟老成员国之间的信任、沟通和理解,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中东欧新成员国才能提升自身在欧盟的影响力,并更多地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获利。  相似文献   

5.
欧盟对华武器解禁发出"积极信号"2004年11月22日,欧盟轮值主席国荷兰外交大臣贝尔纳德·博特表示,欧盟已发出解除对华武器出口禁令的"积极信号"。在解除对华武器出口禁令问题上,欧盟成员国一直存有分歧。法国和德国积极主张并推动尽快解除禁令,但一些成员国持反对立场,其深层次原因是美国对一些成员国施加压力。2004年10月,有美国官员威胁说,若欧盟解除对华武器出口禁令,美国将撤销与欧盟之间的军事交流。美国对欧盟一些成员国,尤其是新入盟成员国的影响力不容低估。按欧盟现行章程,任何一个成员的一票反对,就可以让解除对华武器出口禁令化为空谈。据欧盟外交官员透露,欧盟成员国正在现有的《武器出口行为准则》基础上,积极就制定对每个成员都有约束力的对外武器出口行为准则进行协商,以保  相似文献   

6.
姜列青 《工会博览》2004,(18):37-39
从2004年5月1日起,欧盟吸收了匈牙利等10个新成员国(以下简称新成员国),使其成员从15国扩大为25国。欧盟东扩引起了包括国际工运界在内的各方面关注。 一、欧盟东扩带来的问题 欧盟东扩是东欧国家社会制度演变和走上市场经济的结果之一,也是欧洲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及欧盟加强  相似文献   

7.
欧盟是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既有国际组织的属性,又有联邦的特征。欧盟成员国自愿将部分国家主权转交欧盟,欧盟在机构的组成和权利的分配上,强调每个成员国的参与,其组织体制以“共享”、“法制”、“分权和制衡”为原则。 欧洲联盟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是欧盟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各成员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委会主席组成,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它是欧盟的重要决策机构,根据议题不同,参加会议的分别为外交部长、  相似文献   

8.
2004年5月1日,欧盟接受了10个新成员,其中的8个来自东欧。无论对欧盟的老成员国而言,还是对这些东欧新成员国而言,东欧国家加入欧盟的利弊问题一直引起争议。本期特刊发三篇文章,读者可从中了解到关于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2009年欧洲议会选举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里斯本条约》受阻和经济危机爆发的阴影下,欧盟举行了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议会选举,27个成员国的选民从2009年6月4日至7日先后投票,选出了第七届欧洲议会的736位议员。这次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反映出欧洲民众对欧盟及成员国政府的态度,将对欧盟今后5年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艳 《当代世界》2008,(9):36-38
2004年5月1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五国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随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被确定为2007年第二批入盟候选国;西巴尔干五国也在加快入盟达标的步伐。欧洲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整合,通过北约和欧盟几乎同时进行的东扩得以实现。这次整合,以具有“回归欧洲”情结的东欧国家为主角,以和平的方式在两个属性不同的联盟机构中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与其他转型经济及绝大多数发展中经济相比,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强劲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相对稳定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2.
美国人富于形象思维,往往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或者卡通化。在国际政治领域也是如此。 当伊拉克战争胜券在握时,美国弄出一副特殊的扑克牌,牌上画有美国要捉拿的伊政府高官,清楚而  相似文献   

13.
随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向经济、政治领域的不断渗透,少数地方官员由袒护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首领发展到公开半公开地组织、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成为不折不扣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老大。这种转变为“黑老大”意味着官员的腐败的目标正在由贪图享受转变为积累个人资本,预示着反腐道路将更艰难。  相似文献   

14.
欧盟对华军售禁令解禁问题已引起欧、美、日、俄、台的高度关切,成为当前国际政治斗争的-个重大议题.解禁大势已定,但欧盟内部的"反解派"和美国的作梗使解禁面临重重障碍.最后的解禁将可能是欧美达成妥协,美国仍维系其主导的西方对华武器禁运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从"和平外交"到"和谐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去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以来,"和谐"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中国高层的外交活动中,它已成了反映中国外交新内涵和新特点的一个响亮的关键词.这说明,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6.
据外电透露,布什总统近来身子骨已不如以 前,并且情绪起起落落。也真难为的了,要在这个纷乱的世界称霸,费心的事儿也太多。这不,新年刚一过,就又冒出一桩:朝鲜的核问题。在那边,调兵遣将,攻打伊拉克紧锣密鼓;在这厢,偏偏就在这紧要关头,朝鲜半岛风云变么了。朝鲜突然宣布有权拥有核武器,并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半岛局势骤然紧张,立即吸引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在世界各地学习汉语不但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习汉语普通话的队伍中来.那些工薪阶层放弃星期五晚上的卡拉OK聚会来学中文,现在已经成为越来越常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毛泽东说过,就得亲口吃一下梨子。也就是说凡事只有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真知。本人,平民一介,从来没有做过官,自然难知做官的滋味。没有做官经历的人品“官味”,也许有人会讥笑:你又能“品”出啥名堂来?  相似文献   

19.
观察和研究国际问题,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在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研究中,有两个"点"是不能忽视的,这就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和"美国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