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快速崛起并影响日深。透过纷杂表象,可见虚拟社会的强似真性加速了对实在社会的重构趋势;网络民众的"多重圈群化"导致了民意表达的复杂趋势;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了青年文化的兴盛趋势;炫耀心理和安全需求交织促进了信息开放与封闭的悖论性结合趋势。面对新走向,亟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强化规律探索,夯实虚拟社会治理基础;加强网络利用,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增强法律监管与制度化沟通;创新管理模式,构筑"五位一体"治理体系来取得治理实效。  相似文献   

2.
解决当前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在"虚拟社会"这一新的场域下进行探索与实践。"虚拟社会"为实现师生主体间性(主客体关系)新型教学关系提供了独特便利的条件,它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介体),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可回避的重要社会环境(环体)。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应当包含"虚拟社会"条件下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3.
余秀冰 《新东方》2013,(6):40-42
海南省为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而实施"绿色崛起"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海南的"绿色崛起"战略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与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实现良好互动,是创建生态文明实践范例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浪潮在同质化整个世界的进程中,冲击着关于民族国家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冲击着爱国主义信念,人们很容易在这一冲击中失去价值观判断力.马克思考察社会问题时持有理性和价值辩证统一的方法论,以此方法论来考察清楚当代全球化语境中民众应该正确持有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当代我国部分青年的爱国主义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青年人的非理性特质,使其容易走向一种独断的爱国主义;二是全球化的同质化倾向在青年人身上的表现更为明显,正消磨着青年人对国家的爱国主义热情.当代青年人的这两种极端倾向都是错误的,都需要详加考察,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5.
虚拟社会的出现对于现实社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影响巨大,需要加强对虚拟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研究。"虚拟人"不是虚拟社会研究的起点,虚拟社会的逻辑起点是虚拟社会关系。虚拟社会关系是虚拟社会的基本社会构成,包含着虚拟社会主要矛盾的萌芽,是虚拟社会中人的发展基础,其影响着虚拟社会的发展方向。坚持虚拟社会的逻辑起点是虚拟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由网络构成的"虚拟社会"对社会治安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科学面对、探索实践这一新课题,更好地适应网络"虚拟社会"的发展变化,调整和加强相关的公安工作,是公安机关新时期、新阶段的历史责任。在创新实践,积极履行自身职能的同时,协同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是公安机关顺应网络"虚拟社会"发展,加强治安管理,服务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军事虚拟思维的发展经历了行为阶段军事虚拟思维、语言文字符号军事虚拟思维、数字化军事虚拟思维三个阶段。数字化军事虚拟思维是其高级阶段,具有技术性、沉浸性、构想性、交互性。由于军事虚拟思维能够在虚拟空间进行预实践,增强了军事认知能力,改变了对军事对象的认知模式,开启了面向未来、设计未来和赢得未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一、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推进公安院校信息化建设和提升人才专业实践培养能力的需要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若干意见的重要抓手。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继续支持开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并于2013年首次组织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与建设工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公安执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9.
当代青年网络生活的极化现象从生发的活动场域、所运用的具体的网络特性及其产生的包含对立的二重性结果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有着各自独特的形成机理,但从作为网络行为主体的青年人特质以及网络的“双刃剑”特性看也存在着总体上的深层根源。就前者而言:青年人的网络场域化既使青年人的活动空间得以拓展,也时常引发青年人的认同困境;青年人的网络猎奇心既促发青年人的变革创新,也时常导致青年人的出格越轨;青年人的网络交互性既带给青年人更多的外在欢腾,也时常彰显青年人内心的孤独;青年人的网络理想性既激发青年人的正义觉悟,也时常带来青年人的情感偏执;青年人的网络亲和性既推动技术应用,也时常带来青年人的身心异化;青年人的网络娱乐化既带来青年人的正当享乐,也时常引发青年人的恶意炒作。从后者来看:青年人心理的二重性和网络效应的两面性是当代青年网络生活极化现象生成的内外因。网络给当代青年人的生活带来的极化效应是青年人本身具有二重性的放大化呈现,扬弃极化现象从根本上看还在于型塑青年人本身。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个东方大国借助历史文明符号而实施的国家计划,其内在逻辑理应提升至文明的视角来考量。其具有顺应历史文明与当代文明走向的道义逻辑,是东方文明向世界文明中心回归的必然,是带动陆地与海洋经济并进的有效路径和促进新型国际经济规则形成的实践;其具有诠释中国文明崛起的智慧逻辑,在确立全方位开放的态势的同时,也要把握推进战略的时机性;其具有追求共同发展文明理念的行动逻辑,致力于推进共同的治理文明、寻求契合的经济发展目标,并实现历史文明、生态文明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状况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形成了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和道德水准的多层次化,使未成年人在成长中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由于青少年身心发育的不成熟性、不稳定性,使他们极易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错误、消极的影响,形成犯罪心理,进而可能实施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决定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和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  相似文献   

12.
对手印和书写字迹形成顺序的检验,是当前刑事科学技术中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对当前采用一种新颖数码电子显微镜鉴别手印和字迹形成顺序的研究,认为这种检验方法无论是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检验的宽度、快捷和简便程度都较以往的检验方法有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它具有能和电子计算机简单连接、方便信息图像存储的特性,更使数码电子显微镜日益成为鉴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当前城市青年安全感的现状,采用自编的安全感问卷对531名城市青年实施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城市青年的安全感处于中等水平,但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感偏低;男性各方面的安全感高于女性;未婚和已婚青年安全感存在结构性差异;城市青年安全感随学历提高而提升,但本科学历的城市青年的职业安全感最低;城市青年安全感在收入上呈现"V"形,中等收入的城市青年安全感最低。研究结果给我们诸多启示:城市青年安全感的总体现状既令人欣慰,又给人以警示;城市青年的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感亟待提升;要重视群体差异,增强提升城市青年安全感的实效;要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形成提升城市青年安全感的合力。  相似文献   

14.
军营的共青团组织是部队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是青年官兵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 ,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也是部队党组织联系青年军人的桥梁和纽带。从一定意义上讲 ,军营共青团工作的成效影响着部队建设的质量 ;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层次关系到军队建设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是一场对青年成长道路的科学规划运动。毛泽东和党中央高度重视组织纪律性在青年成长中的重要性,确立民主集中性的组织原则,树立了绝对服从党和人民的严格纪律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并走出了一条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正确成长道路。我们要站在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视角下来看待和审视整风运动,继承和发扬整风时期青年成长培养的经验,促使对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更加具有组织性、纪律性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体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大思政"教育观构建的"大思政"教育模式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相比较,"大思政"教育模式在人员上具有全员参与性、在时空上具有广延性、在教育内容上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以及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具有"现实平台"与"虚拟平台"的互补性等四种特性,其构建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者首先受教育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和受教育者互动的理念以及"知、信"相统一且落实于"行"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在概括分析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文章从哲学的视角对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作了多方位的界定,对全球化进程作了哲学的反思和辩证的思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定位作了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认为中国必须跻身于全球化进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国际互联网被视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传播媒体” ,日益介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我们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本文从网络文化的特征入手 ,客观分析了网络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提出了新形势下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In 1969, by the time he turned 16, Xi Jinping arrived in a small village in Shaanxi Province as a zhiqing, or "educated youth." Educated youth were young urban people who either volunteered or were sent to work in rural areas as part of a campaign launched by Chairman Mao Zedong that called on urban youth to work in rural area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1950s to the en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76). Life there was tough for the young Xi. In the beginning, fleas troubled him so badly that he was unable to fall asleep. Every day he undertook all kinds of labor of the countryside, such as reclaiming wasteland, hoeing, herding, hauling coal, and carrying manure. As time passed, tough work became easy. Xi became a hardworking capable young man in the villagers' eyes. Gaining their trust, he was elected village Party chief. He was once awarded a motorized tricycle after being named a "model educated youth." However, he exchanged the tricycle for a walking tractor, a flour milling machine and farm tools to benefit the villagers.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股份化:现实中激励约束机制的次优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育琴 《桂海论丛》2003,19(2):42-45
人力资本在公司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提升使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承认经理人的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本股份化势在必行。现有的股票期权制度虽然对激励约束经理人行为有一定的作用 ,但它也不是完全承认了人力资本 ,所以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性 ,需要对其进一步改革创新 ,使其真正成为承认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本股份化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