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狱领域中存在行刑主体与客体、改造主体与客体等基本范畴。监狱行刑主体是监狱及其民警,行刑客体是罪犯;改造主体是罪犯,改造客体是罪犯的犯罪思想和犯罪恶习。在行刑主客体与改造主客体这两对基本范畴之间,行刑主体与改造主体处于上、下两个不同层次,且行刑客体与改造主体是同一体,因此形成"二层次主客体联结论"。  相似文献   

2.
法的价值表现为客体的法对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与目的的满足与实现,它存在于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中。客观性与主体性是法的价值的两大特性。法的价值的客观性来源于客体存在、主体需要的客观性,表现为价值实现状况的客观性;法的价值的主体性表现为法的价值因主体而异,但并不表现为价值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3.
主体与客体乃是普遍联系之网中矛盾着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并且,主体与客体之间还呈现出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运动过程。对主客体辩证关系的新探表明,在当下强调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突出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点,生态法包括主体-客体、目的-手段、有用-有限、自由-限制、利己-利他五对基本范畴.人与自然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自然共同体中的每一物种都有其自身目的,人与自然之间互为目的与手段.受功利主义影响的资源有用论把资源的有限误当作无限,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弊端.生态法对人开发自然行为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关系问题是侦查学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存在的依据在于: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关系问题贯穿侦查学发展过程的始终,标志着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和侦查学理论的特殊性质,表现着侦查学理论的特有认识方式和侦查活动一般规律的问题;侦查学的基本问题被侦查活动历史所证明;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利益矛盾和冲突是构成侦查学基本问题的根本原因;侦查主体与侦查客体关系问题的解决,决定侦查活动其他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客体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刑法要针对新出现的犯罪现象和犯罪形态而不断完善。为了发展和完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作者对此罪的客体问题就其章节之间的关系、整合主体的内涵及分次客体的主要特征,作了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之所以产生写作行为,是因为人们之间需要进行信息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流。从总体上说,写作是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行为。写作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目的而进行的。社会必然地给写作以影响,写作又必然地给社会以影响,这就是写作行为的社会性。写作行为的社会性,决定了写作的宏观过程是一个文字传播的系统,这个系统由写作行为的主体、客体、载体、受体四个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8.
将写作“四体”(主体、客体、载体、受体 )联系起来作系统考察 ,是当代文章写作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与突破 ,因而对写作客体的研究 ,就成为写作构成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这一研究不仅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认识成果 ,同时也出现了在写作感知的视角下动态联系地研究写作客体的思想端倪。  相似文献   

9.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始终是认识论领域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藏传佛教亦是如此。在其丰富的认识论领域内,分别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有着具体的介绍和阐述,就两者的关系而论,他们认为认识的客体不仅仅只是外器世界,还包括认识主体人的意识性东西。就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言,两者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0.
行政过程的推动及行政效果的实现依赖于行政主体与行政客体的互动,作为"行为"的内在指引,"人格"影响着行政主体与行政客体的互动质量。不同的行政体制要求和型塑不同的行政人格,不同的社会状态要求和型塑不同的个体人格,双方人格是否匹配及匹配程度影响着行政效果的实现。"人格"具有稳定性及独立性,转变速度可能落后或超前于与政治经济社会体制,行政人格与个体人格都可能与制度之间存在不匹配,加之制度自身存在的不完善,依赖于此的行政人格与个体人格也存在一定缺陷,行政人格与个体人格发生错位,导致行政失灵。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时代,写作客体延伸到网络世界,这必然在取材方式上带来一些变化。写作主体要把握好写作客体,应该处理好四组关系:(1)“在线”与“入世”的关系;(2)“界面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关系;(3)材料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4)信息的“无限”与题材的“有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作为管理主体的人与作为管理客体的人之间的矛盾,是管理活动的基本矛盾,它规定并制约着管理实践中各方面矛盾的性质和发展。正确认识这对矛盾是推动管理实践健康发展的前提。在管理实践中,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利益与责任、指挥与服从、控制与反控制这几对矛盾的运动中。  相似文献   

13.
皮亚杰有关客体的思想,一直是我国理论界争论的问题.为了说明问题,避免混乱,我们有必要全面地了解皮亚杰有关客体的思想,揭示其意义,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入发展.任何一种认识论都必须回答和说明认识对象问题,发生认识论也不例外.皮亚杰认为,尽管各种认识论的看法不尽相同,如经验论认为主体是受教于在他之外的客体,唯理论认为主体把内部生成的结构强加于客体,但大家都承认“存在着对主体而言是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客  相似文献   

14.
认识是主体的行为。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产生和进行的.随着人类实践──认识领域的日益拓展和深化、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变得极其复杂。现代自然科学革命,使得认识中主体因素空前突出,“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的认识理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认识过程是一种信息交流过程。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也就是对作为客体存在方式和状态的信息的反映。客体通过信息对主体发生作用.主体也通过信息与客体建立联系。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离不开信息的传输、转换和反馈。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更离不开主体对信息的选择和重组。对客…  相似文献   

15.
需要作为一般的范畴,表明了有机物、人和整个社会的一种摄取状态.这种状态是它们生存和发展的客观依据.而人的需要是指人区别于其它生物,使人成为人、构成人的本质、表现人的本性的规定性,表现为人或主体对价值对象或客体的摄取状态.人的需要反映着主客体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是客体能够产生而主体所缺少的东西,因而,人的需要产生于主体自身的结构、特性和主体同周围事物不可分割的联系.实践是人能动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它既是主体的能动活动过程,又是联系主体与客体的现实中介.主体自身的结构和特性、主体能动的实践活动以及反映主客体之间矛盾统一关系的人的需要,都是历  相似文献   

16.
政府公共关系是一门研究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和谐关系的艺术,借助媒介手段建立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对于调整利益冲突,化解社会矛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依然存在着各种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新型政府公共关系平台的建立,新型政府关系具有主体的服务性、客体的至上性和媒介的通畅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法律存在除了具有物质层面上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外 ,还具有与之相契合的观念层面上的法律文化作为内在支撑。法律文化是柔性的法律存在形式 ,它为相应的法律存在提供合法性论证。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如下两种法律文化 :充满奴性、被动服从的客体主义法律文化以及自主自立又与社会结合的主体主义法律文化。必须要以锐利的主体主义法律文化摧毁传统的客体主义法律文化 ,这应是当代中国构建先进法律文化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软实力传播应构建多样化的战略,这是由受力对象客观存在的群体差异所决定的。然而,中国文化软实力传播在战略主体、战略过程以及战略客体方面都存在着单一性问题,这种不匹配直接导致了发力与受力之间的冲突。在未来战略中,有必要进行反应性改革,通过促进客体角色转变实现主体多样化,拓展内容与形式实现过程多样化,关注薄弱受力群体实现客体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当前的单一性困境,使中国文化软实力传播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高校要重视对教育客体的人本关怀,即强调客体身体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融合与发挥;尊重教育客体的主体地位,帮助教育客体在教育过程中真正找到“自我”的存在,鼓励和引导其优良个性发展;加强教育客体社会关系的协调意识。  相似文献   

20.
《法学方法论原理》一书藏巧思于弘论,寓灼见于钩深。法学方法论是一门以反思为特质、对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问。关于方法论研究对象,作者提出有四类,即方法及其内在结构和外部关系,客体及其表述之间、客体的表述与主体之间、客体的表述本身以及客体和主体等方面,研究的主题、目的,研究主体的特性。作者认为,法学研究的一般思路需要经历法学疑问、法学假设和法学假说直至法学理论的形成,其中假说是理论构成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