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财政联邦主义视角下的政府间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联邦主义是西方学者借鉴政治学中的联邦制概念而创立的一个经济学概念,用于分析财政分权理论。本文从政府间关系角度出发,分析财政联邦主义产生的理论缘起,结合西方学术界关于政府间财政分权的不同模式,揭示财政联邦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以此为依据,分析财政联邦主义视角下的政府间关系构建,为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间关系寻找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长三角两省一市111个县域经济的数据,构建了基于省直管县、财政分权与县域经济增长、县级财政解困的动态模型,采用系统矩估计方法(SYS-GMM)对模型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省直管县体制实施背景下,经济增长、财政解困之间良性互动和恶性循环两种路径并存;我国财政收支分权对经济增长、财政解困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特征,并且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财政解困的作用受到省直管县体制的制约;县域经济增长中存在收敛性现象、县级财政困境同经济发展程度成相反关系。  相似文献   

3.
安徽等地实行的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和扩权强县改革,在创新财政体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与市管县行政体制并存也产生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继续放大财政改革和扩权改革的体制能量与制度功效,必须适时启动和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行政改革,构建扁平化的省直管县公共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4.
贾康  秦海霞 《小康》2007,(1):33-33
中国目前的政府间财政关系以1994年确立的分税制为基本架构。实际情况是.1994年之后.在上下级政府间的财权与对应事权的安排上.特别是省以下政府.财权的重心上移而事权的重心下移.造成目前县乡两级政府矛盾突出。  相似文献   

5.
财政转移支付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转移支付具有解决财政纵向不均衡、地区间横向不均衡、公共产品外部性问题三个基本功能。转移支付制度是调节政府间财政能力和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它对整个财政体制的公平性和运行效率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广东行政省管县探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华 《小康》2010,(5):76-78
财政省管县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从财政省管过渡到行政省管,广东把提高行政效率作为新一轮省直管县改革目标,亟待破解行政省管县难题  相似文献   

7.
浅析财政集权与分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一直是财政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一直处于非规范化的运动中,分税制改革并没有彻底改变这种情况。本文从财政集权和分权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并认为就我国的财政现状来看应进一步分权。  相似文献   

8.
方燕 《人民论坛》2014,(9):63-65
政府间税收竞争是经济市场化和财政分权化的产物,反之,税收竞争也对经济体制和财政运行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政府间税收竞争存在的问题引致了我国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的众多新问题与新矛盾。构建良性税收竞争策略应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利益关系,依法稳定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9.
邱志强 《群众》2009,(4):72-7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模式探讨改革范同。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体制,将省、市、县行政管理关系由“省-市-县”三级管理转变为“省-市-县”二级管理.意义深远、政策性强、  相似文献   

10.
省直管县改革作为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重要方式,已经成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路径。省直管县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有天然契合性,省直管县改革是在体制层面上为政府职能转变创造的重要契机。当前省直管县改革中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以省直管县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仍需:形成对省直管县改革的认知共识;建构合理的政府间职责体系;完善省直管县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健全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1.
《江西政报》2007,(5):21-21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加快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步伐,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省政府决定,2007年进一步扩大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范围。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现状及改革的进一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贺波 《求索》2007,(1):34-36
1994年的财政体制改革为我们进一步推进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也是我们推进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改革的出发点。本文对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以及进一步进行政府问财政关系改革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试论广东实行省管县体制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市管县体制存在着市县矛盾加剧、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行政成本、影响行政效能等主要问题,推行省直管县是克服市管县体制弊端的改革方向。市管县体制改革总的方向是省直管县,城乡分治,实现市县在法律关系上平等,不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地级市集中精力发展和治理城区,县专心致志建设和治理乡村。改革总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深化扩权强县改革。在全面推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第二步,稳妥推进省直管县。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由财政意义上的省管县到行政意义上的省管县,实行市县分治,并相应调整行政区划。第三步,完成地级市改革。重新定位地级市的角色,适当合并地市,并优化其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14.
秦统一后,我国长期实行政府三级制。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中央、省、县、乡镇四级政府的建制,后又在省、县之间增加地级市政府而成五级。当前正在开展的省直管县改革,弊大于利,从吸取历史经验及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地方政府应实行虚省实市强县撤镇的改革。即省成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保留并充实市级政府,扩权强县,撤消乡镇政府。地方政府的改革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应充分讨论论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进程的深入,中央政府也日益推进了对地方的权力下放,地方政府间的关系逐步得到发展。当前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浅度合作与过度竞争并存,以过度竞争为主的格局,地方政府间的过度竞争产生了诸多问题并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对地方政府间关系予以调整,主要包括:中央政府的适度调控、协调地方政府间公共政策、加强地方政府间合作与协调组织建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省直管县的离散性具体表现省对县治理结构松散化、治理权力重心下移化、县级政府治理自主化以及上级宏观调控艰难化,可能导致省市县各级政府陷入各自为政分散主义的政治困境。我国省直管县离散性问题理论基础可简要概括为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间分权理论和地方自主性理论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相对独立的层面。探索省直管县离散性问题理论基础,对于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构建离散性问题的有效监控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豫政办[2014]16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之初,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提出本届政府任期内,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以下称"约法三章")。按照  相似文献   

18.
《山西政报》2007,(2):3-5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自2002年我省调整财政体制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入增幅连创新高,财政支出稳定增长。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财政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突出表现在,财权、事权不统一,市对县财政体制不规范,上级集中较多、县级收入留成过小等等。上述问题影响了县乡政府培植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不利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快速增长,不利于建立公共财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利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发[2002]26号)以及《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要求,省人民政府决定。从2007年1月起,调整规范省市县财政体制,并在35个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实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以下简称“财政体制调整”)。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实施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后,省支持的各项资金将由省直拨到县,救灾资金也不例外,将由过去省拨付到市、再由市分配到县的运作方式改为由省直拨到县。这一拨款方式的改变,对救灾资金的快速便捷运行无疑是件好事,但是,相对整体救灾工作而言,今后省、市、县三级间的业务212作如何运行与衔接?市、县责权关系是什么?救灾资  相似文献   

20.
《江西政报》2009,(6):4-4
赣府发〔2009〕6号2009年2月10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加快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理顺和规范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2009年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