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一、我国军婚保护立法规定的不足 1.我国的军婚保护立法违背了平等自由原则。《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婚姻法》第10条至18条都有男女平等原则的具体规定。而《婚姻法》第33条:“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的规定虽然出于保护军婚的目的,但从另一个方面却造成离婚权利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2.
迁徙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承认与保护,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2条对此权利及相关权利作了明确的规定。我国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也规定了迁徙自由,但是由于特殊的原因在以后的宪法中没有对此重新加以考虑。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对迁徙自由的概念认识不清,认为它是会对我国目前的城乡稳定带来混乱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此概念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一、设立非法买卖、转让土地罪的依据1.宪法依据。1982年《宪法》、1988年《宪法修正案》和1993年《宪法修正案》,是非法买卖土地罪的最高立法依据。宪法第9条、第10条规定: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郊区的土地除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这些规定表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上地公有制,土地乃全民所有的公共财产。宪法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宪法同时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它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  相似文献   

4.
刑法分则第四章规定的"民主权利"与注释宪法学上的"政治权利"的内涵和外延相同。政治权利的本质是公民直接参与或者影响国家权力运作的权利,其直接对应的是国家权力而非社会权力等非国家权力。以法条排列顺序确定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罪的范围是不可靠的。从宪法权利属性分析,只有报复陷害罪、破坏选举罪两罪属于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罪。  相似文献   

5.
论迁徙自由及其在中国的适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迁徙自由是《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一项基本人权 ,我国于 1998年签署了该公约 ,并从宪法立法角度确认迁徙自由很有必要。我国其他法律在对迁徙自由进行具体规定时 ,应当把维护公民迁徙自由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卫生道德、他人权利与自由结合起来 ,使迁徙自由得以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6.
2014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的第35号一般性意见,其中对禁止任意和非法的逮捕与羁押的权利作出更为深入和具体的规定。本文从第3 5号一般性意见出发,辨析"任意"与"非法"等相关范畴,明确任意的与非法的逮捕与羁押的具体情形,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其与我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差异,提出完善我国羁押司法审查机制、坚持羁押程序法定原则,以及维护特殊人群程序性权利的可能进路,对于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签署了《国际人权宪章》中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我国又是《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一批签字国。就人权的立论逻辑来看 ,我国宪法与国际人权宪章存在着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宪法解释的方法 ,弥补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8.
论结社权的保护与我国社团立法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社团立法体系理论研究起步晚,深度不够,我国社会团体立法体系存在着很多不足.其中"双层管理体制"严重的限制了公民的结社权.自由结社权是社会团体合法性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各国宪法大都将结社权写入宪法,我国也在《宪法》第36条明确规定,结社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结社权已经事业向宪法权利,但是,无论是立法机关、行政部门,还是我国的社会群众,依然对结社权没有重视.文章对结社权作较深层次探讨,期望在"保护人权"写入宪法后,引起大家对结社权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现有法律政策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1 .《宪法》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 (1 )我国宪法第 33条第 1款、第 2款明确规定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只要是中国公民 ,就应当享有平等的法律权利 ,因此农民工应当拥有与其他社会成员和群体平等的宪法地位。宪法第 33条第 3款规定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基本人权原则的宪法确认 ,为保护农民工个体的正当权益提供了根本法依据。宪法第 1 3条关于公民私有财产的保障条款 ,为农民工收入的取得与保护提供了…  相似文献   

10.
一、设立非法买卖、转让土地罪的依据 1、宪法依据。1982年《宪法》、1988年《宪法修正案》和1993年《宪法修正案》,是非法买卖土地罪的最高立法依据。宪法第9条、第10条规定: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这些规定表明,我国实  相似文献   

11.
对宪法若干规范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关于公民财产权的宪法规范财产权是公民重要权利之一,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是当今各国宪法的通例。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该条规定已显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一)从结构安排上看,财产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国家宪法均将其放在公民的基本权利部分予以保护,如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等。而我国现行宪法将其规定在第一章“总纲”之中,因而割裂了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体系的完整性。这种做法实际降低了公民财产权的法律地…  相似文献   

12.
人权是人类的共同理想,人权具有普遍的内容和共同的标准。人权的价值对个人而言就是权利的实现,对国家而言就是国家正当性与合法性的基础。我国现行宪法修正案的人权价值既反映了我国特定历史的人权特征,也适应了世界人权的需要。我国现行宪法修正案的人权价值具体表现: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988年的修正案第一条确认的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9年修正案第十四条规定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第十六条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规定;2004年的修正案第二十一条关于“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的规定、第二十二条修正案规定的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第二十三条修正案规定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些宪法修正案扩大和维护了我国公民的财产权、劳动权、生存权、人格尊严。同时体现了三大国际人权公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自《联合国宪章》以来,人的尊严即成为国际法律规范与国内法律文件中屡屡提及的重要概念。我国现行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这是宪法第一次明确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内容,是对公民尊严不受侵犯权利的补充和扩展。实践中我国也采取了积极措施来保障公民的尊严权。但是,我国人的尊严权保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现行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出发,论述了我国法律保障过程中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完善保障我国公民尊严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书面劳动合同书有多种多样。从形式上看:有人社局制定的文本,有用人单位打印的文本,有用人单位手写的文本;从内容上看:有具备全部必备条款的文本,也有缺少某项必备条款的文本。由于国家法律对劳动合同书形式无具体规定,笔者认为,无论何种形式的劳动合同书,只要具备了主要条款即使缺少一些必备条款,也能成立,即为《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中的“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不应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接受处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广告法》第20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之间在广告活动中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这一条规定告诉我们,广告发布之前,从事广告活动的当事人,无论是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主,还是广告代理人,只要他们之间需要开展某项具体的广告业务,就必须订立广告合同。广告合同一旦依法成立,各方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办事,如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的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条件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其实,在广告发布之后,也同样存在一些广告合同关系,这些间接、潜在的合…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企业民主管理需要社会主义法律的保护,企业民主管理的法律地位必须得到尊重和维护。第一,宪法规定民主管理是管理企业的重要形式之一。新《宪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指出:“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主经营。”“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民主管理,依照法律规定选举和罢免管理人员,决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确立的民主管理原则,为职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提供了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户籍制度一直以来被看作是实现迁徒自由权的最大障碍.虽然我国现行的《宪法》之中没有明确写出公民享有迁徙自由权,但是无论从学理角度还是现实角度(我国在1998年10月签署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承认并详细阐明了迁徒自由权),我国对迁徙自由权是承认的.那么,对于这一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就只能在《宪法》之中规定,而不能用一种人口管理制度对其加以限制.所以,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对宪法个别条款作了修正,通过了第十二条至第十七条修正案。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全国人民意志的反映。宪法的第三次修正,使我国现行宪法更具科学性、稳定性和权威性。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第一案"的分析,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宪法基础是知情权,知情权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的一项基本人权,兼有自由权和社会权双重权利属性,我国应在宪法中明确知情权的基本权利地位,并积极构建知情权的宪法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90条对公民的"人格权"做出了规定,其中,该条第二款规定了"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是其他人格权益产生的基础."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同样是宪法中第37条与第38条的规定,也就是说,在具体裁判过程中,对民法典第990条规定的解释与适用,必然涉及对宪法条文的解释.而目前基于对宪法条文的解释,很难将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纳入"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的权利范围之内,这样就会出现虽然承认"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是民法中人格权的基础,但是却又无法将所有人格权纳入其范围之内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