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判公开是看得见的正义,公众积极参与庭审旁听对推动审判公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基层法院在当事人参加诉讼、社会公众参与旁听审判这种传统途径下的审判公开实施效果有限,究其原因,制约审判公开实施效果有制度方面、社会公众心理认知方面及法院自身方面等因素。为此,应建立和完善庭审旁听关联制度、完善信息公告系统、扩大庭审旁听的便民措施、将庭审旁听人数纳入阳光司法考核体系,这样,才能使庭审旁听制度更加完善,并加快司法公开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审判公开是看得见的正义,公众积极参与庭审旁听对推动审判公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基层法院在当事人参加诉讼、社会公众参与旁听审判这种传统途径下的审判公开实施效果有限,究其原因,制约审判公开实施效果有制度方面、社会公众心理认知方面及法院自身方面等因素。为此,应建立和完善庭审旁听关联制度、完善信息公告系统、扩大庭审旁听的便民措施、将庭审旁听人数纳入阳光司法考核体系,这样,才能使庭审旁听制度更加完善,并加快司法公开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法院坚持慎重处理群体性纠纷的司法政策,尽可能地减少乃至不适用代表人诉讼制度,采取审慎立案、拆分案件等策略,其客观原因主要是法院的司法资源欠缺和司法能力有限,主观原因主要是法院规避和降低审判风险,其目的是平息群体性纠纷、救济权利和维护稳定,因此与其说它是一种司法保守主义,不如说它是一种司法能动主义。尽管法院基于主客观原因没有切实贯彻执行现行立法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在将来全面修订民事诉讼法时,仍应当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外国群体诉讼制度的有益经验舟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融合与延伸,给法院司法公开工作带来了发展和机遇。正面的舆论监督可以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但是,法官所面临的舆论环境并不清朗,许多诉讼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亲自或者雇佣他人在网络营造不良的法治舆论氛围,通过网络途径肆意宣泄对法官工作的不满,污蔑其人格,贬损其名誉,严重破坏司法公信。由此,应从法律、法院、法官、网络服务提供者四个层面保护法官名誉权,净化司法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小额诉讼程序制度,对我国民事司法审判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在实践中,由于立法不完善,规则欠缺,导致出现了在司法过程中小额诉讼程序被基层法院和法官虚置的状况。国外主要发达国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司法实践具有积极的启示借鉴意义。笔者以A、B两地基层法院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的实证调查为基础,提出了降低程序启动标准、降低小额诉讼案件收费标准、成立专门机构、统一审理模式等对策建议,以兹我国小额诉讼程序制度立法司法借鉴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检务公开是指检察机关依法向社会公众和诉讼参与人公开与检察职权相关且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事宜的活动,是现阶段中国检察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伴随检务公开实践活动的开展,司法体制改革进程的现实需要对公诉环节的检务公开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从厘清检务公开基本制度入手,指出公诉环节开展检务公开活动的必要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公诉环节检务公开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任何信托的基石,在于司法的执行。如果信托义务在法院中不可执行,受托人就可以在受益人的财产上享有不受限制的权力,它就可以利用这种权力来推进自己的独特的利益。法院必须有权执行受托义务,否则所谓的信托不过是一个"恳求的劝告"而已。我国应构建自然资源领域的公益诉讼制度,拓展原告资格,增强司法权威,加强法院在行政公益诉讼中对行政行为的审查。  相似文献   

8.
传媒对促进司法公开和公正有积极意义,但传媒不良行为也贬损了司法形象和权威.法院目前采取的诉讼、“封杀”和沉默等举措应对传媒不良冲击,在一定程序上进一步恶化了社会对司法的评价.同时,司法应对传媒不良冲击的理想途径,因需要立法支持,难以满足维护司法形象和权威现实急迫之需.法院必须在现实中寻找应对之策.传媒不良行为对司法影响有两个层面:不良行为本身存在对司法形象和司法权威损害的可能性;损害已现实存在.因此,司法的应对之举也应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阻隔损害的可能性向现实性传导,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第二层面是弥补和提升已受损的司法形象和权威.  相似文献   

9.
法院微博是信息化背景下人民法院创新司法公开模式的主动选择,全国多地的法院系统包括重庆法院也尝试利用官方微博进行民意沟通.通过对重庆法院系统微博进行实证考察,分析发现重庆法院微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探索法院微博进一步完善的路径,以达到促进司法公开、提高司法公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现代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均以辩论主义为原则,即法院以当事人提供的诉讼资料认定事实,并据以裁判,而不依职权主动收集诉讼资料。司法的中立性要求裁判者对诉讼材料的提供应尽可能保持消极地位。过度依职权取证违背诉讼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和诉讼程序公正的原则。但辩论主义也有其不足之处,辫论主义效果的发挥有赖于当事人的诉讼能力,且对于不利于自身的资料不主动提供,法院便无法查清有关公共利益或程序性的事实,因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提高司法能力的需要,就应允许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22条规定了人民法院依职权取证的两种情形,但司法实践中对依职权取证的决定、调取及出示与说明程序均没有具体的操作规则。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司法实践中,诉讼调解常会被当事人恶意利用,来实现个人的非法目的。同时,诉讼调解存在不自愿、不合法、违反程序、无法执行等问题,尤其是诉讼调解有时会侵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在现行制度框架下,由于案外人不能中请对诉讼调解案件进行再审,法院一般也不会依职权启动调解案件再审程序,因此,检察院对诉讼调解的监督十分必要。无论从诉讼调解的性质、缺陷还是审判监督的走向来看,强化人民检察院对诉讼调解的抗诉监督有充分的法理及现实依据。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调解的监督,应全面落实对诉讼调解的抗诉权,进一步细化抗诉事由,规范检察建议的运作,发挥其便捷、高效功能,强化检察建议对诉讼调解案件再审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司法公开是国际准则中公正审判权的要求,也是公民知情权的要求.司法公开包括庭审公开和判决公开.司法公开有三种例外,即基于民主社会中道德的、公共秩序的或国家安全的理由不公开;基于诉讼当事人私生活的利益不公开;基于特殊情况下法庭认为公开审判会损害司法利益不公开.国际准则对司法公开提出了新要求,即应当最大限度地公开,以电子形式公开,鼓励司法机关向媒体提供信息,违反司法公开应当有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融合与延伸,给法院司法公开工作带来了发展和机遇,与此同时,也让法官工作面临着巨大舆论监督压力。正面的舆论监督可以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但是目前,法官所面临的舆论环境并不清朗,负面舆情甚嚣尘上。许多诉讼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自己或者雇佣他人通过网络途径肆意宣泄对法官工作的不满,污蔑其人格,贬损其名誉,降低涉事法官社会评价,使其面临巨大心理压力,给其正常工作及生活造成极大不良影响,同时严重破坏司法公信,在网络营造不良的法治舆论氛围。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保护法官名誉权不受网络舆情的不当侵害将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4.
审判中立论     
审判中立是诉讼的基本结构特征,它对于维护司法的公正性发挥着决定作用。造成我国法院当前司法不公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承担审判职能的法院在审判中不能保持中立,因此,我国应当从司法体制和程序保障两方面着手加强法院的中立地位,重塑法院的公正形象。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人类社会的快速革新与发展.在线诉讼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迎合我国司法体制改革需要的重要产物,在提升诉讼效率、促进司法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从我国现有在线诉讼规则及实践看,在线诉讼适用范围存在适用领域单一、适用案件类型不统一、适用审判程序不明确的问题.对此,为充分发挥在线诉讼之价值、优势及功能,应明确在线诉讼可适用于民事、行政、刑事领域,适当扩大在线诉讼案件类型,细化在线诉讼在各领域适用的具体审判程序,切实完善我国在线诉讼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人权国际保护中,国际司法机构的诉讼管辖占有重要的地位.美洲人权法院诉讼管辖与欧洲、非洲类似机构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法院行使诉讼管辖须当事国明示接受以及美洲人权委员会程序用尽为条件.根据向法院提起案件的主体是缔约国或美洲人权委员会的不同,案件审理的具体运作程序而有所区别.法院诉讼管辖实践在对<美洲人权公约>的解释、对受害者提供有效救济、对其他国际性人权司法机构的审判实践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诉讼法律监督若干规定》)第3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司法工作人员具有涉嫌渎职的行为,人民检察院应当调查核实:……(九)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害的;……(十二)其他严重违反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刑法规定,不依法履行职务,损害当事人合法权利,影响公正司法的诉讼违法行为和职务犯罪行为。”因此,“现在需要讨论和研究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检察机关要不要对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实施监督。”0而是怎样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18.
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监督司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司法既应坚持法院依法独立审判,也应受到媒体监督。我国媒体时司法监督的作用是积极的。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监督法院依法公平审判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因媒体监督权的不当行使一定程度上给法院独立审判带来消极的影响。建议加强媒体监督立法,强化司法公开,树立司法权威,以促进媒体监督对法院独立审判的正面效果。  相似文献   

19.
菲律宾的司法体系包括最高法院、上诉法院、若干区审判法院和市/镇巡回审判法院;特别法院或准司法实体享有对特殊纠纷的管辖权。当含有外国因素的案件提交菲律宾法院时,法院首先要确定其对案件的标的物有没有管辖权,以及它能否取得对人和对物管辖权。菲律宾主张限制豁免原则,承认外交代表的豁免权,当事人在因合同产生的诉讼中可以约定管辖法院。菲律宾法院可以根据诉讼在另案进行的理由拒绝行使审判权。不方便法院原则是法院驳回诉讼的另一理由。  相似文献   

20.
诉讼上和解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对诉讼上和解的规定过于原则,影响了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作用的发挥。当前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将诉讼上和解与撤诉、法院调解相混淆,这既在理论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也给当事人造成讼累,给人民法院增加了工作负担,使纠纷不能及时解决。因此,当事人在诉讼进行中的和解只要符合和解的四大要件,并经受诉法院及审判人员确认,就要赋予和解协议以确定判决的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