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诱惑侦查制度评介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诱惑侦查制度作为对付新型犯罪的有利武器为世界各国刑事立法所确认,作为大陆法系代表的德国其诱惑侦查制度有其自身的特色,其诱惑侦查的适用界限、法制控制、秘密证人作证制度等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建立具有一定借鉴价值。诱惑侦查在实践中广泛存在,但并没有相应制度上的规定。为解决这一实践和制度的脱节,通过对德国诱惑侦查制度中认可诱惑侦查合法性的审慎态度、法制控制、适用要求以及秘密证人作证制度的分析,可以为我国诱惑侦查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诱惑侦查是一种由法律机关实施诱惑而诱使侦查对象实施犯罪并将其抓获的特殊侦查手段。如果对诱惑侦查不加以规制 ,往往会出现滥用诱惑侦查而侵犯公民权利或执法人员倚仗国家权利参与犯罪等违法犯罪现象 ,影响刑事诉讼的合法公正。本文通过对我国运用诱惑侦查手段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 ,借鉴美国等一些运用诱惑侦查较早的国家关于诱惑侦查的法理和规定 ,提出了从法律制度上规制我国诱惑侦查的措施 :一是建立完整的证据排除规则 ;二是规制诱惑侦查的启动程序 ;三是规制诱惑侦查的执行程序 ;四是强化诱惑侦查的过程性控制  相似文献   

3.
诱惑侦查是一种主动型的侦查方式,已得到许多国家的立法认可。在犯罪控制方面诱惑侦查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手段,但其在为社会提供积极利益的同时,也存在侵犯公民人格自律权之嫌。因此,诱惑侦查的适用须受严格限制。我国立法没有明文确立诱惑侦查制度,实践中大量存在的诱惑侦查在运作上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因而亟需考察制度建构的相关问题,以将其纳入法治轨道运行。  相似文献   

4.
诱惑侦查是来源于刑事诉讼中的概念。诱惑侦查通常分为“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和“犯罪诱发型”诱惑侦查两种类型。“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基本上是合法的,“犯罪诱发型”诱惑侦查因可能引起诸多违法的后果,所以是非法的。对诱惑侦查应规定其适用条件。在民事诉讼中不应提倡陷阱取证。  相似文献   

5.
诱惑侦查是来源于刑事诉讼中的概念。诱惑侦查通常分为“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和“犯罪诱发型”诱惑侦查两种类型。“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基本上是合法的,“犯罪诱发型”诱惑侦查因可能引起诸多违法的后果,所以是非法的。对诱惑侦查应规定其适用条件。在民事诉讼中不应提倡陷阱取证。  相似文献   

6.
诱惑侦查是法律规定的在隐蔽性犯罪中经常适用的侦查手段,对非法诱惑侦查应予以禁止,不过从一些国家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对追究引诱者的刑事责任持谦抑态度。我国对引诱者追究刑事责任时应注意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根据引诱者的客观危害和主观恶性,决定是否对其追究刑事责任。引诱者实施非法诱惑侦查时,由于既缺乏刑法上教唆犯的故意也缺乏实行犯的故意,不成立被引诱之罪的教唆犯或共同正犯。对于侦查人员的非法诱惑侦查行为,可资适用的罪名主要是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对于线人实施的非法诱惑侦查行为,一般不成立犯罪,只有在线人以获取奖金等财产利益为目的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立诈骗罪。  相似文献   

7.
诱惑侦查已被实践证明是破获高难度案件的有效措施之一。它已运用于我国的犯罪侦查实践中,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制,其合法性问题一直颇费争议。诱惑侦查,作为刑事诉讼中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有必要从适用范围、适用对象、适用程序等方面作出必要限制。  相似文献   

8.
诱惑侦查在索贿犯罪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诱惑侦查在贿赂犯罪中的适用限定为"犯意明确暴露"且主观恶性和客观危害性较大的索贿犯罪为宜。在索贿犯罪中适用诱惑侦查,不仅有必要性而且有可行性。索贿犯罪中适用诱惑侦查应遵循人权保障原则、最后手段原则、诱惑适度原则。可以将"有证据证明存在索贿故意"和"被索贿者同意协助"作为诱惑侦查的启动条件。应加强索贿犯罪适用诱惑侦查的程序法规制,完善诱惑侦查中证据的收集规则,建立更加严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9.
当前,受国际毒潮的影响,我国的毒品犯罪形势日趋严峻,毒品消费以及毒品犯罪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鉴于贩毒案件的特殊性,在现实的迫切需要下,侦查部门在贩卖毒品案件侦查中开始适用诱惑侦查措施。国内关于诱惑侦查的合法性讨论较多,但少有结合具体案件实践分析适用诱惑侦查措施是否合法。在贩卖毒品案件中适用诱惑侦查措施有其必要性,从实体法、程序法角度看也具备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诱惑侦查已被实践证明是破获高难度案件的有效措施之一。它已运用于我国的犯罪侦查实践中,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制,其合法性问题一直颇费争议。诱惑侦查,作为刑事诉讼中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有必要从适用范围、适用对象、行为方式和程序控制上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1.
诱惑侦查是刑事诉讼中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是我国犯罪侦查理论研究上的一个全新领域。诱惑侦查虽然在实践中大量存在,但我国现行法律无力制约诱惑侦查,其合法性一直颇受争议。从犯罪侦查的发展趋势来看,诱惑侦查是值得研究的一项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应首先从分析诱惑侦查的概念入手,探究诱惑侦查的合法性,进而提出构建我国诱惑侦查法律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对诱惑侦查法治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是指为了侦缉隐蔽且无被害人之犯罪 ,侦查以及协助侦查的有关人员 ,以实施某种行为有利可图为诱饵 ,暗示或诱使他人进行犯罪 ,待犯罪行为实施或结果发生后 ,拘捕被诱惑者的特殊侦查手段。我国刑事诉讼法要借鉴日、美等国关于诱惑侦查合法性问题的规定 ,在一定范围内有条件地承认诱惑侦查的合法性 ,使诱惑侦查这种有效的侦查措施在法律的范围内充分发挥打击犯罪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诱惑侦查法治化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诱惑侦查在追诉隐蔽性、无被害人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合法性为许多国家所认可。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已自发应用诱惑侦查,但由于缺乏相关法律规定,公民的人权不能得到保障。因此,对于可能损害国家形象和极易侵犯公民人权的诱惑侦查,不应让其继续游离于法律规制之外,而应从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审批程序等方面对其进行规制,以将其纳入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14.
对诱惑侦查法制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在追诉隐蔽性、无特定被害人的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合法性为许多国家所认可。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已自发运用诱惑侦查,但由于缺乏相关法律规定,公民的人权不能得到保障。因此,对于可能损害国家形象和极易侵犯公民人权的诱惑侦查,不应让其继续游离于法律规制之外,而应从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审批程序等方面对其进行规制,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5.
明确诱惑侦查与教唆犯罪的关系在规制诱惑侦查的制度设计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国内外有关诱惑侦查与教唆犯罪关系分析 ,诱惑侦查在受到有效控制下 ,可得到法律上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犯罪案件类型日益复杂化,传统侦查手段和技术在侦破一些特殊案件时遇到严峻考验。诱惑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被频繁适用于那些具有高度隐蔽性、组织性、智能化的贩毒、行受贿、网络犯罪等案件的侦查取证中,然而我国法律并没有对诱惑侦查做具体规定,由此引发的法律问题进一步凸现,尤其是"诱惑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相关问题需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诱惑侦查在追诉隐蔽性,无被害人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合法性为许多国家听认可。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已自发运用诱惑侦查,但由于缺乏相关法律规定,公民的人权不能得到保障。因此,对于可能损害国家形象和极易侵犯公民人权的诱惑侦查,不应让其继续游离于法律规制之外,而应从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审批程序等方面对其进行规制,将其纳入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18.
诱惑侦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侦查手段,两大法系在传统上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但如今已汇成相同的发展态势:承认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并对其进行规制.我国没有赋予诱惑侦查以合法地位,致使实践中存在的这种侦查方式难以受到应有的约束.应当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对诱惑侦查进行限制,严格启动诱惑侦查的条件,在合法展开的诱惑侦查中,被诱惑者若存在主观上的瑕疵则不应认定为犯罪,对认定为犯罪的,在量刑时应考虑被诱惑的情节,减少诱惑侦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诱惑侦查是指侦查机关故意设置情景或者提供便利条件以诱使特定对象实施犯罪行为并获取犯罪证据的侦查手段.诱惑侦查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亦有弊,用之得当可以成为打击特种犯罪的有效手段,反之则会侵犯公民权利.诱惑侦查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必须有相当完备的制度规范,明确其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严格审批程序.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追诉“隐蔽性无被害人犯罪”,诱惑侦查已为许多国家认可,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此也有运用。由于诱惑侦查具有无法克服的局限性,极易侵犯公民权利。因此,我国立法应在有限度地允许使用的同时,对适用范围加以严格限定,对适用过程严加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