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笔者认为,从“选举委员会由人大常委会任命,受人大常委会领导”这个层面来看,虽然选举法并未明确规定选举委员会制定的选举工作实施方案要报经人大常委会批准,但基于人大常委会对选委会负有领导和工作指导之责任的这一实际情况,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选委会制定的选举工作实施方案还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刘光汉 《中国法律》2007,(1):32-33,97-99
一、选举委员会的背景及功能 由于特区政府政制发展专责小组第五号报告书去年12月21日被立法会否决,2007年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继续沿用原来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根据该办法的规定,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以下简称“选委会”)选出,并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选委会每届任期五年。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社会》2022,(2):40-43
选举委员会成员何时辞职应该视情况而定 □文/尚娟 笔者认为,选举委员会成员何时辞职,应该视情况而定. 按照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程序,选民名单公布之后,各政党、人民团体和选民十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各政党和选民联名推荐的初步代表候选人人选,还需经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审查、考察后,才能列入初步代表候选人名单,由选委会...  相似文献   

4.
尚需完善选委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之制度 翟峰 笔者认为,虽然选举法规定的选举委员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是法定的,但其只根据“选民的要求”才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之规定,则使选举委员会能否主动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即成为难以把握的立法空白.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推荐为代表候选人辞去职务后,应依法进行补充任命. 在当前的选举实践中,选委会组成人员大都是基层机关和单位的党政负责人,多包括党委、人大常委会、民主党派负责人以及纪委、组织、宣传、统战、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负责人.这些人员构成具有相对的中立性和代表性,特别是《选举法》第九条的规定“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为代表候选人的,应当辞去选举委员会的职务”,也正是为进一步保证选举的公平、公正而设置的回避制度.法律之所以规定选举委员会的存在,而不是直接由人大常委会主持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也正是因为“老(常委会)选新(人大)”,可能存在老和新之间的利益冲突,不符合选举中立性、客观性、民主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2011年8月的一天,安徽省岳西县司法局响肠司法所工作人员被抽调到响肠镇请水寨村参加村委换届选举的选民直选工作。发选票时,“王林(化名)”这个熟悉的名字于映人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眼帘,在随后的计票汇总中,一个选民不足2000人的村,王林作为村委委员候选人,共获得“委员”选票700多张。据选委会工作人员说,在推选村委候选人和...  相似文献   

7.
一方面成立选委会办公室。由人事代表科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从机关各科室抽调人员,设立综合组、宣传组、材料组、后勤保障组,明确职责,按时间节点推进换届选举工作。  相似文献   

8.
2011年是新一轮全国范围内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年,据有关部门统计,这次换届选举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涉及县级政权2000多个、乡级政权3万多个。参加这次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9亿多人,参加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6亿多人。去年以来。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工作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开展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最基本的选举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次最基层、最广泛的民主历练。  相似文献   

9.
有人认为镇人代会选举结果属于决议决定的范畴,县人大常委会依法有权撤销镇人代会的选举结果:还有些人认为镇人代会选举结果根本不属于决议决定的范畴。县人大常委会无权撤销镇人代会的选举结果。笔者认为县人大常委会不宜撤销镇人代会的选举结果。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与社会》2011,(12):10-11
自2011年开始到2012年底,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据统计,这次换届选举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参加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9亿多人,参加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6亿多人。从参与人数上来说,这次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大代表的政治地位和作用的日益提升,一些人为了当选人大代表,不惜冒着被法律严惩的风险采取不同手段破坏选举。曾经轰动一时的广东省和平县县长钟洪茂贿选案和辽宁省宽甸县虎山镇破坏选举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破坏选举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一些地方和部门掌控选举的人自作主张,在选举中搞什么“不动笔”表决。而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选举和决定任命的人事表决中规定“都要动笔”。对此,人们都说:“程序小改革,民主一大步”——  相似文献   

13.
总统的选举方式,不但反映总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权力和地位,而且也反映一国采用何种政体。法国在1946年宪法下,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这意味着总统要受制于国会,其政体系议会内阁制;而在1958年宪法下,特别是在修改总统选举方式之后,法国总统由全国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这种选举方式不但提高了总统的权力和地位,而且也意味着法国政体向总统制的转变。法国总统的选举方式较为特别,不同于美国总统选举。  相似文献   

14.
在韩国的政治生活中,各种选举很多。最重要的是五年一届的总统选举,其次是四年一度的国会选举,再次为四年一次的地方选举。此外,几乎每次国会选举和地方选举后,总会发现违舰现象(如通过贿选、作弊、买票等方式当选),或者有国会议员、地方首长没十完任期中途离职的。因而就还有为数不少的议员或地方首长的补选举。  相似文献   

15.
论民国初期的选举诉讼郭兴莲“选举”一词是舶来品,它与西方民主制度紧密相连,即议会通过选举产生。所谓选举诉讼,就是通过诉讼过程解决选举中所发生的争议的活动。民国初期的议会制度因其所处社会背景的复杂性而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故有关选举方面的诉讼亦有多面性。...  相似文献   

16.
参加选举活动是公民最重要的政治权利之一,是选民所直接从事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政治活动。人的有目的性的活动,总是以一定的与之相关的心理基础为前提的。选民的参选心理,是选举的客观现实在选民心中的反映,它表现了选民对选举的认识、了解和思考。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心理反映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将对该事物实施什么样的行为。因此,选民在选举中的心理状态如何,将关系到他怎样实施参选的行为,从而关系到选举的结果能多大程度上反映选民的真正意愿,关系到选举民主性能否顺利实现。一般说  相似文献   

17.
张鸣 《政府法制》2012,(35):26-27
“选举”这个词,在中国卉代指的是科学考试选拔人才,到了近代,由于日本人的掺和,才变成了今天这种投票选领导人的意思。所以,当西方政治意义上的选举在中国落地的时候,大家一时间都不习惯,选举人怯怯的,被选举人慌慌的。  相似文献   

18.
在近一、二届县乡换届选举中,有些群众对选举比较冷淡。在选举问题调查中,我听到在选举第一线的同志诉道,选举工作难度大,选民对选举不大感兴趣,为保证上级所要求的参选率,迫使有的地方不得不对选民搞点“物质刺激”。在农村,向参选者发误工补贴,已很普遍。选举本来是公民重要的民主政治权利,何以成为一些人不关心的事和强制义务呢?  相似文献   

19.
二次选举     
2003年初,湖南省岳阳市人大五届一次会议上,发生了一桩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成立20多年来罕见的轰动性新闻:1月1日下午第三次大会上选举市长,现年53岁的上届市长罗碧升作为惟一的市长候选人参加市长选举,因得票来过半数未能当选.时隔一日,第五次大会再次选举,罗仍然被推荐为惟一候选人参选,在415人有效选举投票中,终以335人赞成而当选市长.  相似文献   

20.
选举法是一部调整全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的基本法律,包括由选民选举的县级及乡镇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和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上一级人大代表(间接选举),但重点在直接选举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