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人大》2010,(3):18-19
如何增强监督实效,一直是人大监督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人大监督,就其本意而言,是为了督促“一府两院”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是衡量人大监督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宜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督方式和监督方法上不断进行探索。2009年首次将项目管理办法引人人大监督工作中,用科学的监督方法,抓住重点问题,加强跟踪监督,保证人大监督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贯彻监督法应该着重于深刻领会监督法的内涵,把握监督重点,提升监督实效。 把握监督工作的主要形式。监督法对人大监督政府工作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体现为三个特点:一是突出人大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这种主要监督形式;二是突出人大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应当直接反映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普遍要求解决的问题;三是突出监督实效。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相似文献   

3.
潘玉华 《人大论坛》2007,(10):16-17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的学习,就县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而言,目前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监督工作存在走形式、不深入、表面化、实效性差等问题。比如,一些视察和执法检查,形式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只是一般性地走走看看。发发议论,缺乏深人的调查研究,缺少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监督工作重形式轻实效,监督力度不大,从而影响了人大监督制约的权威性。二是监督职权行使不到位。在监督工作实践中,常规的一般性的监督手段运用得多,而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形式,以及罢免等硬性监督手段根本没有得到有效使用或使用不多。致使监督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我省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以来,经过不断努力,在监督工作方面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新任务的要求,监督力度不够强及监督实效有限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如何强化人大监督工作,特别是强化对民生问题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总结和审视我省地方各级人大在民生问题监督工作方面的经验得失,不断探索和完善地方人大的监督方式、程序与机制,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笔者拟从如何提高对民生问题监督的认识、完善监督制度、改进监督方式入手,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如何才能提高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效果,使人大的监督工作内容更贴近当地实际,很好地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保障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权,增强监督实效的关键所在。2005年以来,砚山县人大常委会将群众反映强烈的“关于拖欠农业人口独生子女保健费问题”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进行监督,改进监督的方式,加大监督力度,提高了监督工作实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誉。  相似文献   

6.
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是宪法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职权,也是监督法规定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经常性监督工作形式。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作为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经常性监督方式之一,是新形势下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重要举措。由于这项工作目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地方人大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人大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职能,本文结合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的工作实际,就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中的几个问题做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的组成部分,也是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监督职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如何把信访工作作为人大常委会做好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来看待,切实把信访工作和监督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发挥信访工作为常委会监督工作服务的作用,是我们需要积极实践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认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人大信访监督作用,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审视2009年全市“四个确保”的中心工作,反思刘云耕主任对市人大常委会2008年监督工作差距和不足的剖析,深感市人大2009年监督工作关注热点非常多,增强监督实效的压力非常大。如何抓住当前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总体要求密切相关的几个“要害”工作领域,聚焦监督重点、强化监督调研,注重跟踪监督,有助于推进我们增强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9.
“跟踪监督”“跟踪督办”,是近年来各地人大工作中频现的新词汇。这些词语,让人明显感受到人大监督“刚性”十足!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近期就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就同一个问题持续进行监督,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和改进工作,使人大监督工作更具活力、更有深度。  相似文献   

10.
在地方人大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寓有效的支持于有效的监督之中”这样的说法。可以说,如果监督工作搞好了,支持和促进了“一府两院”工作,这种说法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片面看重“支持”,削减监督力度,致使监督工作走样儿,这样的支持就是失职。  相似文献   

11.
2月26日,全省人大内务司法工作座谈会在福州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锦贵强调指出,“要使人大内务司法工作能够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除了做到‘三个坚持’,还要做好‘三个衔接’,即与党委中心工作的衔接,与人大常委会中心工作的衔接,与人大常委会其他相关部门的衔接。要注意做到突出重点,选准选好监督项目;要有敢于碰硬的精神,充分发挥人大监督的作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开展司法监督工作过程中,要深入调研分析,抓住存在问题,同时也要与各有关单位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帮助和推动问题的解决,确实做到寓监督于支持之中,寓监督于服务之中,通过加强监督、提升实效来构建和谐的工作局面。”  相似文献   

12.
王敏 《人大建设》2007,(4):16-17
监督法总结了以往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经验,针对各地不尽一致的做法,加以必要的规范和引导,明确了监督的原则、内容、形式和程序。调研中,我们注意到,有几个问题事关监督法能否得以正确实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人大财政监督工作既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也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难点,乡镇人大也不例外。如何使乡镇人大财政监督工作走出困境,打破被动、缺位、滞后的局面,实现会议监督与日常监督紧密结合,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转变呢?笔者认为,应当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工作上的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一直存在监督意识淡化、监督手段老化、监督机制软化、监督实效弱化等问题。如何提高监督质量、实现刚性监督,已成为人大监督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刚性监督贵在“四炼”:  相似文献   

15.
人大的监督是代表人民进行的监督,是最具权威性和法律效力的监督。如何使这种对人大监督的定位体现到监督工作的具体实践中,特别是如何做好审议工作,切实增强监督的实效性,是我们重点探索和致力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从多年人大监督工作的实践看,要增强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实效,必须认真分析人大常委会各监督职权的构成,依照法定的形式和程序,根据监督工作不同阶段的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把监督中的督促与处置两部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强制力和实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加强人大监督工作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笔者认为,从整体上说,目前人大监督工作基本上还处于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转变的阶段,监督权的行使还没有完全到位,与法律的要求、人民的期望仍有一定的距离。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的组成部分,也是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监督职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设力度的加大,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利益主体出现了多元化格局。各类社会矛盾和焦点问题越来越多,信访工作的形势越来越严峻,面临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因此,如何把信访工作作为人大常委会做好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来看待,切实把信访工作和监督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发挥信访工作为常委会监督工作服务的作用,是我们需要积极实践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但是,把人大信访工作作为“终点站”的提法,从运行的实践和相关法规的规定来看,是做不到的,也是不科学的,主要理由:  相似文献   

19.
路榕 《人大论坛》2009,(6):11-14
地方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工作,行使好监督职权,这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5月7日,来自全省九个市、州(地)人大常委会(工委)主任就人大监督职能这个重要课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罗蔚 《公民导刊》2008,(1):24-24
丰都县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工作中,结合实际,坚持“四个着力”.创新监督方式.探索监督新路,强化监督实效,监督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