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建华 《时代法学》2008,6(5):73-77
调解保密原则的诠释,从形式上而言,调解程序保持封闭状态,即不公开进行;从实质上而言,调解程序中产生的信息将被禁止随意披露,即使是在诉讼程序中。这种诠释部分缺失于我国现有的司法调解中。司法调解保密原则的确立在于保障调解程序的安定性和诉讼的公正。但是,考虑到调解程序的安定性和诉讼程序的稳定性,司法调解的信息将被划分为“事实”信息和“行为”信息。前者被允许披露于诉讼程序中;只有后者,即调解程序中人们基于对调解的信任以自己的意愿追求某种法律效果产生的信息,将始终处于保密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周永康同志最近指出.要着力把调解优先的原则更好地体现在依法调节经济社会关系中.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在深化调解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建立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格局,形成了立体化布局、机制化衔接、规范化建设、人性化调解的“四化”工作体系,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优势和影响日益凸显.呈现出“领导优先用调解、群众优先选调解”的可喜局面。走出了调解工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调解,是我国传统的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办法。“和为贵”式的调解深深渗透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心理中,对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保障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就必须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的力量,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调解”就是要斡旋于当事人之间,促使双方和解。“调”就是用周到吉利的话语去配和;“解”就是用锋利的刀将牛角尖分开。怎样去和,什么时候分。要靠调解员的文韬武略。本人根据多年的调解经验就如何有效促进调解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大调解”视野下完善非诉讼调解在法律援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盛红斌 《中国司法》2010,(10):90-93
一、将调解引入非诉讼法律援助的背景探究 (一)中国的调解传统 在儒家“无讼”观念及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基础上,形成了中国民间调解的历史传统。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已经被实践了数千年。经过研究和实践,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调解工作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结合起来,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这一重要指示立足和谐建设、着眼以人为本,符合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发展规律,顺应当今多元化、多渠道利用调解方式处理社会矛盾的世界潮流,与中华民族“和为贵”的传统美德息息相通,为我们合理地处理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纠纷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积极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主导、司法调解为保证、社会调解为…  相似文献   

7.
今年初,大荔县人民法院在渭南市基层法院率先推也诉前调解新举措,成立了“大荔县人民法院矛盾纠纷诉前调解中心”,诉前调解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调解网络,解决了法院诉讼调解与基层人民调解的“无缝衔接”问题,大幅度提升了案件调解率,降低了诉讼率,减轻了审判工作压力,实现了化解矛盾纠纷、案结事了、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得到上级人民法院和县委、人大、政府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8.
沈烨 《人民调解》2008,(10):33-33
矛盾纠纷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纠纷当事人性格特点更是丰富多样.各有不同。“公平、公正”而无偏袒的调处结果。才能令双方当事人心悦诚服地接受.才会让双方当事人在协议签定后不会有“反复”或“变卦”等情形出现。因此,笔者认为,在调解矛盾纠纷时.人民调解员在调解丁作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八忌”.  相似文献   

9.
“调审分商论”认为,我国诉讼调解制度内含调解与判决之间的矛盾,存在结构性缺陷,故应将调解从审判制度中分商出来。本文的分析说明,诉讼调解制度中的法官自由裁量与依法审判、当事人的自愿与法官强制、让步忠诉与权利保障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否就是诉讼调解制度在实践中异化的原因.是值得追问的。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务纠纷难断,离婚纠纷尤其如此。一般的民事纠纷,调解起来就是“法”“理”“情”三个字,家事纠纷特别是离婚纠纷则更重视“情”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人民调解》2006,(2):31-31
河北省正定县法院注重分析调解结案的典型案例,总结调解经验和提高调解技巧,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调解“八法”。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最轰动的新闻莫过于重庆轰轰烈烈的打黑行动;打黑行动中最轰动的,又莫过于一大批红顶官人成为黑社会的保护伞,同时相当数量的黑老大又分别顶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红顶帽子!与前台打打杀杀的黑社会小喽罗相比,这些黑社会的“白领”“红顶”们掌握着支配社会运转的最重要能量:权力、地位、金钱、人脉、暴力乃至通过慈善等活动占据道德高点,而在背后,  相似文献   

13.
本文背景:这是一起由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案。伤者治疗出院后,为及时拿到赔偿款,双方经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结案:伤者一次性得到赔偿款55万余元(包括治疗费8万余元)。双方都认为此案已终结。殊不知,10个月后,这位自愿“私了”的伤者却陡然变卦,不承认调解委员会的调解结果,于是,请来律师一纸诉状诉至法院,要求责任方在原来的基础上再赔偿共计68万元。一桩早已了结的调解案,就这样闹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14.
王刚  张涌  向荣 《人民调解》2012,(8):14-15
近年来,四川省巴中市司法局创新工作理念,在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中探索建立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明星调解室”,先后在四县区建立了“汪梅调解室”、“马驰调解室”、“谢大荣调解室”、“祝相成调解室”等“明星调解室”9个。“明星调解室”的建立,丰富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内涵,创新了调解模式,  相似文献   

15.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昕 《中国司法》2006,(4):65-69
调解是最古老的纠纷解决方式之一,它指在中立第三方的调停下,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由于中国“和为贵”、“无讼”的传统法律文化,调解在中国的纠纷解决中自古以来一直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调解的优势显而易见,诸如,有利于和平、彻底、一次性地解决纠纷,降低纠纷解决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缓解和消除社会矛盾,维系当事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纠纷解决理念以及自愿性、自治性、群众性、民主性、简易性、灵活性、实用性等特征,有助于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特别是在公力救济机制尚不健全的背景下,调解作为中国基层社会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老的民族文明和丰厚的历史底蕴,孕育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法制文化,诉讼调解(或称法院调解)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民法院注重采用调解方式处理民事纠纷,并由此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调解主导型的民事案件审判方式,被西方法学界公誉为“东方经验”。“东方经验”既是民族的,也应是世界的,既是昨天、今天的,更应是明天的。诉讼调解具有方便、快捷、少讼累、无复诉等优点,但我国现行法院调解工作在立法结构、立法原则及法官调解实践等诸方面还存在不少弊端。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法院的诉讼调解工作如何兴利除弊、扬长避短,进一步把“东方经验”弘扬光大,是摆在司法界和广大读者面前的一个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调解传统的国家,在儒家“以和为贵”思想的影响下,调解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调解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相比,调解的职业化进程却异常缓慢。近年来,尽管构建了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主的大调解格局,发展了商事调解、律师调解、公证调解等新的调解类型,组建了规模庞大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但调解员是否是一种职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实务中应遵循哪些规则,  相似文献   

18.
郑丽娟 《中国司法》2024,(2):108-112
为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情况,我们深入贵州省苗族、侗族聚居的州(市)、县、乡、村,通过座谈、走访、查阅案宗等方式进行深度调研。少数民族地区以其独特的调解方式,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对当地建设有民族特色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款约乡村治理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调解工作实践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还需要多部门协同解决,以使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具有西方对抗特色的律师制度,如何在中国“和谐”体制下定好位、走好路、大发展,这是交给中国律师的时代命题。笔者认为,律师调解业务的创新发展,或许就是一个中国律师界能赢得各方面共同发展的结合点。 一、国外律师调解模式的概况 1、国际律师联盟调解委员会 国际律师联盟下设国际律师联盟调解委员会。由该委员会组织的国际调解中心论坛,自2001年至今已举办了12次论坛会议.组织世界上各调解中心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中心通过定期聚会讨论的方式,达到互换信息、通报情况、交流学术成果、总结实践经验。这是我国学习借鉴世界律师调解发展的窗口。  相似文献   

20.
《人民调解》2007,(4):18-19
北京市朝阳区司法局和朝阳区人民法院努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调解格局,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发展,为从源头上减少、消除各种矛盾和问题,深化基层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