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徐丹 《传承》2009,(2):66-67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西方哲学的一种认识论,它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其主要观点是反理性、反传统和反中心主义。它对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并在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领域内逐渐渗透,产生了一系列正负交织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寻找相应的对策,正确地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  相似文献   

2.
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西方哲学的一种认识论,它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其主要观点是反理性、反传统和反中心主义.它对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并在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领域内逐渐渗透,产生了一系列正负交织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寻找相应的对策,正确地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吴志成 《传承》2014,(10):76-77
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超越实质上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和分离,其基本主张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主体性的非理性主义及"向统一的整体开战"。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哲学范式的转换,但也存在未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分离、偏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等后现代缺陷。  相似文献   

4.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最为时髦的学术理论思潮。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基本理论特点在于批判和解构现代性 ,并在彻底否定现代性的同时 ,凸现后现代社会的文化逻辑 ,从而实现对现代性的超越。30多年来 ,后现代主义已逐渐成为西方的文化主流 ,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思想、学术时尚、社会运动等等 ,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一、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起源“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文学领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 ,后现代主义开始在全世界范围蔓…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文涛  李树德 《求索》2010,(5):102-103
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是西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它在试图超越现代西方哲学时彰显了自身的特点:反逻各斯中心主义、超越理性主义、反主体性和反人道主义等。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发展的一种理论反省,它力图克服现代西方哲学的诸多缺陷,并最终导致了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国内理论界对后现代主义思潮颇为关注。有的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股反现代主义思潮,不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他们对后现代主义发展观的历史局限性已作了较为充分的分析批判,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有启迪作用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后现代主义。只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出发,实事求是地解读和对待后现代主义发展观,不难发现: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现代性给人与社会带来的问题和灾难的反思,我们应该而且可以从中吸取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精华,剔除其中的消极因素,使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一…  相似文献   

7.
韦雅莉 《前沿》2010,(6):33-35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所带来的流弊及畸变的一种反思,一种纠正趋向。与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不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把建设一个新世界作为其努力方向,它倡导的后现代科学观由于其特有的历史连贯性、有效性,从而试图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建起对话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洪波  周远全 《传承》2008,(22):34-35
后现代主义提倡的反对个人主义、反工具理性主义和反自由丧失等理论,批判和超越西方后现代主义,克服西方现代社会弊端,对建立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的真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少人看来,后现代主义是富裕社会中知识分子所玩的无聊游戏,所谓的“碎片化”、“深度模式削平”、“反宏伟叙事”等,乃是知识分子逃避自身历史使命的借口,因此.它绝对不适合刚刚走上现代化之路的中国。这种观点在中国的知识界占了上风,“后学”即后现代主义也已变成一个贬义词。部分曾经鼓吹过后现代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为自己过去的立场感到耻辱,反“后学”的知识分子则乘胜追击残存的后现代主义者。显然.1998年的中国文化界流行的不是“后学”.而是对“后学”的嘲笑。不过。人们很快会发现这其实是中国知识分子自编自演的一…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遏制历史的滥用,这似乎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怎么会写在一个标题里?或者有人会说,后现代主义思潮,尤其是它的史学理论,不就是把史学等同于文学吗?史学如果等同于文学,那还有什么真实性可言呢?大家都可以“戏说”历史,这岂不是为滥用历史大开方便之门吗?所以,后现代主义思潮只会加剧历史的滥用,难道说后现代主义的史学观念有助于对历史滥用的遏制吗?然而,后者确实是笔者想要肯定、想要讨论的问题。一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曾说:19世纪常被人们称为科学的时代,同时,也被称为历史的时代……以往的100年中,人们进行了空前的…  相似文献   

11.
陈培永 《求索》2007,(11):121-123
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主体观念,提倡主体消亡的理论话语,有着浓厚的政治旨趣,它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反对理性控制、反奴役个性、反二元对立。追求自我个性、差异多元、独立平等的个人的真正意图,表达了后现代主义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最终实现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必须面对的文化思潮。化解这一难题,就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的具体要求,坚持辨识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祛除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之弊,坚守共同理想;走出民族精神弘扬的后现代困境,凝聚精神力量;摒弃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论,恪守荣辱观念。  相似文献   

13.
宋勇 《传承》2011,(9):62-63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这个理论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开始成为西方理论热点之一,80年代末传入我国,在学术领域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产生一定影响。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和影响,对于我们批判继承传统、实现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思潮不知不觉被贩运到中国,我们学界有必要对之进行分析、批判和反思审查。一定的思想理论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供它发育成长,新的环境和文化土壤能否接纳和吸收某种思想理论取决于该思想理论能否给自己带来积极作用,能否给新的环境解决现实难题。当代中国应该拒斥后现代主义思潮,反对把西方后现代理论来对中国的现实做简单的比赋。  相似文献   

15.
秦廷国 《求索》2007,(4):136-138
反传统形而上学和“问题”意识等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和后现代主义的通话,凸显于对现代性的资本主义异化应用的批判中。但马克思不是后现代主义者,马克思哲学也不是后现代主义哲学,二者存在本质的差别。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应以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为导引,建构一种比传统社会确定了的价值更先进、克服了它们已经被认识到了的缺陷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6.
“反本质主义”既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基本质素,也是中国后现代小说批评话语的根本立场。“反本质主义”批评提出的直接目标在于颠覆现代性的“本质主义”文学观,倡导所谓“反本质主义”的文学写作。依据这一批评观,90年代中国小说被阐释为对没有“本质”的生活现象的直接书写和不顾一切的文本生产。中国90年代后现代小说批评话语的“反本质主义”倾向充分体现在陈晓明所使用的“现在主义写作”、“仿真叙事”和“欲望化叙事”三个术语之中。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的"主奴关系辩证法"在东西方思想史上均有不同的阐释;后现代主义在中西学术界也有殊异之解读.本文倾向于把主奴关系辩证法解读为"人的内在自我教化"和"方法论功能",并以此作为理论质点,绘出现代性的主人谱系和后现代性的奴隶谱系,把主奴关系的辩证运动理解为后现代主义思潮发生的真正动力学.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思潮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的文化艺术、学术研究和思想意识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的影响产生了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正面效应主要表现在解放人们思想、激发人们的理论创新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思考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等方面;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历史共识的缺失、道德观念的淡化、责任担当意识的减弱、文化艺术创作出现低俗化等方面。中国社会总体上还处在从前现代性向现代性过渡的阶段,相对于大力推进现代性构建的主要任务而言,要积极应对后现代主义带来的负面效应,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9.
[美]埃伦·梅克辛斯·伍德、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主编郝名玮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版本书从"何谓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知识分子"和"后现代主义与运动"三个方面展开,针对语言与社会、阶级斗争、文化研究与政治、种族问题、男女平等、环境问题等,后现代主义和马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者表面上拒斥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政治意识形态,实质上却重新构建了一种独特的后现代意识形态,成为掩盖晚期资本主义现实矛盾、合法化全球资本主义现状的理论体系。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应该认清后现代主义对意识形态批判的真实本质,识别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解构的破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