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答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造,相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解答了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探索解答了毛泽东思想没有解答完的历史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在解答中国问题过程中,有着共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都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两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从四个维度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深化;理论品质方面,坚定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政治立场方面,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社会理想方面,致力于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相似文献   

3.
苏联和东欧解体后,社会主义的前途迷雾重重,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论调声声迭起.这样的背景使得法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围绕着社会主义的模式、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过程中撰写的文本,既包括公开发表的著作,也包括大量的手稿等.它具有独特的经典特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本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为之提供了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是我们观察当今世界,思考时代问题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看家本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全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使命共同体,可以在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平台建设中加强协同、共同进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尽自己所能,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6.
稿约     
《理论视野》2008,(3):F0002-F0002
《理论视野》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共中央党校主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的综合性理论刊物,面向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重点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努力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水平: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并对社会关注的理论热点难点作深度分析。设有专家访谈、热点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论苑、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观察、党建新论、国际视野、当代思潮、文化与历史、调研报告等栏目。国内外公开发行。欢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惠赐稿件。  相似文献   

7.
国外马克思主义,这里的"国外"是地理意义上的,指的就是中国以外的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在马克思之后,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或分析或批判).国外社会主义指的是中国以外的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大脑中认为,马克思是国外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者,国外社会主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殊不知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社会主义不管是在时间上、代表利益上还是影响范围上均有着极大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龚卓 《学理论》2013,(21):315-316
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因此,如何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已引起社会各界及广大师生的极大关注,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是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引导;二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效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是否必要?其一,在文本视域下,反映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学理诉求;其二,在问题视域下,体现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现实意义.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何以可能?一方面,取决于研究对象,即客观上是否存在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形态;另一方面,取决于研究主体,即研究者是否形成了有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态的理论和方法.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路径何在?不妨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根基、时代背景、文化土壤、实践基础、现实依据、科学支撑、战略布局、总体目标、实现路径、独特贡献等十个方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加以阐释,尝试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的一种路径,体现的是当代中国的"问题与主义",同时预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蕴含了特定的时代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价值逻辑。21世纪马克思主义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共同进步。21世纪马克思主义直面时代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实践需要,剖析困扰当今国际社会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文明赤字、制度霸权等问题,在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形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标志性成果,其他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也对其作出了有益探索。21世纪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化解当下各种矛盾分歧,凝聚人类价值共识,为世界和平、发展、治理、文明和制度提供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日本马克思主义在经受了苏东剧变所带来的世界反马克思主义浪潮的严峻考验后,逐渐复苏并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并对全球化理论、环境思想以及社会主义理论等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热点进行了重点概述.  相似文献   

12.
张秀勤 《学理论》2012,(20):1-3
虽然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个崭新概念,但从历史维度来看,它是随着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进程而逐渐生成的,具有丰富的历史实践经验和思想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取向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共同愿景。学习科学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实践指向。从历史维度、价值取向以及实践指向三个维度解读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变化和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渊源于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其支柱和支点理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概念、法的本质属性、法功能的局限性、法学研究方法、法的主体和客体、法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范畴、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西方法学思想价值的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整理、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百年历史的梳理和总结,及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衔接点和转化系统的系统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十大难题.  相似文献   

14.
陈家付 《学理论》2011,(2):24+3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应重视基本理论问题与深度理论问题研究的结合。为此,需要坚持理论的思辨与实证的开放式研究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相结合,坚持理论的分阶段分析与整体研究相结合。在这些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苏东解体东西德合并后,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研究者围绕着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出版了一系列文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一直是哲学界的热点问题。它涉及三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哲学的科学性问题;如何认识旧体系的主要不足。在这一领域拥有重要影响的黄楠森先生努力开拓创新,但他依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他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想没有克服旧体系的不足。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还是有待完成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7.
Charles Taylor's engagement with Marx and the Marxist tradition has been relatively neglected in the literature on his work. This is a strange omission, because he was not only a pivotal fig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Left, but also wrote many pieces which critically engaged with the main principles of Marx and Marxism. This paper re-examines Taylor's engagement with Marxism and thereby exposes a neglected element in his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 following themes emerge: the self; Taylor's conception of the affirmation of ordinary life; democracy; ecology; and religion. In one area at least, the affirmation of ordinary life, a crucial element of Marxism is retained and positively endorsed by Taylor. In relation to the other themes, while he raises important issues for Marxist theory, he is, at times, far too quick to dismiss Marx's arguments and also misses similarities between those arguments and his own work.  相似文献   

18.
创建中国马克思学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要路径,体现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向学术化方向发展的一种趋势。在学科定位上,中国马克思学应当是一门实验科学,具有可证伪性。中国马克思学研究者应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国际马克思文献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熊立芳 《学理论》2009,(28):1-2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落脚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思想保证。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关键所在就是坚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