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艾明 《证据科学》2010,18(6):678-687
合理设置盘查启动标准既有利于警察执法,也有利于人权保障。通过对我国盘查制度实践的深入研究和对域外法治国家盘查启动标准的比较考察发现,我国盘查措施在启动标准上存在着混淆概念、标准单一和司法缺位三大缺陷。未来我国盘查措施启动标准的设置应当尊重警察盘查的认知规律、正视盘查的实践需要。此外,还应引入司法审查为警察正确理解盘查启动标准提供理论上的指引。  相似文献   

2.
比较法视野下的盘查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峰 《现代法学》2006,28(3):137-144
盘查属于行政强制措施,并同时适用于刑事侦查领域。世界各国均对盘查设立了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并针对不同种类的盘查措施给予不同的限制。我国的盘查措施的种类单一,立法未能设立启动盘查措施所需的要件,未能区分盘查措施与刑事强制措施的界限,此外,出租屋成为盘查的重点场所,相关的司法救济制度阙如,这些都是我国盘查措施适用中突出的问题。建立科学的盘查措施体系,严格确定盘查措施的界限,逐步取消对出租屋的盘查制度,完善司法救济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比较法视野下的盘查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查是世界各国警察为预防犯罪或进行初步侦查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措施,英美法系国家与大陆法系国家的盘查制度虽然在立法体例上有所不同,但均对盘查制度在适用标准、条件以及程序上进行严格规制,以防盘查权过度滥用。我国盘查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疏漏,盘查措施在实践中则常作为刑事强制措施的替代,故有必要对盘查措施加以明确,对盘查标准及条件加以严格规定,对具体程序加以规范实施,从而完善我国的盘查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立法过分关注客观真实,对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设置过高,导致司法适用的困难。故重塑刑事证明标准成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借鉴"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是最具现实意义的选择,同时应加强配套保障措施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试论警察盘查权与人权保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连舟  李新钰 《河北法学》2006,24(4):117-120
警察盘查权包括当场盘问权和检查权和继续盘问权,其中,当场盘查是任意性行政措施,继续盘问为强制性行政措施.警察盘问权是一种由警察在没有中立机关干预下随机实施的一项措施,决定了自由裁量权较常态下要大的多,导致了侵犯人权现象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经常使用拉网式的盘查,盘查执法随意性过大,对盘查理解偏狭和滥用盘查权.因此,必须进一步改造盘查权,对盘查的对象、时间、继续盘查的地点严格限制,将盘查纳入刑事检察监督的视野,提高警察素质,加强人权教育,严格依法办案,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切实保障公民人权方面寻求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6.
何家弘 《法学研究》2004,26(6):94-105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但是并非所有正确认识都可以称为真理 ,只有那些反映事物之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才是真理。司法证明结果可以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但是不属于真理的范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但不是检验人的一切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司法证明的标准 ,是指司法证明必须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司法证明的标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如何建构这三个层次的证明标准体系 ,是当前我国证据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在2012年的刑诉立法中得到修改,此次修改在"证据确实、充分"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作为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辅助性标准。通过理解分析"排除合理怀疑"的基本内涵及要求,如何合理、熟悉地将这一标准运用到司法实践活动中更显示其至关重要性。同时,以此为契机结合我国司法实践,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司法实践活动实际情况的证明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立我国警察作证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警察出庭作证 ,接受控辩双方的质询 ,是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立法要求警察承担的一项义务 ,也是其司法实践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我国立法却未规定警察有出庭作证的义务 ,司法实践中警察出庭作证也实属罕见。为什么我国的警察无出庭作证的义务呢 ?警察出庭作证在中国实行是否必要和可行 ?如何构建我国警察作证制度 ?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亟待解决 ,本文拟对相关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一、我国警察无作证义务的根源关于我国立法为何未规定警察应履行出庭作证的义务 ,有人认为这样更有利于维护公安机关的权威性 ,也有人认为这样…  相似文献   

9.
刘金友 《法学研究》2003,(4):110-121
司法证明的真理性属于实践标准检验范围。包括案件真实在内的非规律性认识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真理”范畴 ,离不开实践标准的检验 ;另一方面 ,尽管司法证明是一种逆向思维 ,但不能因此否定实践标准对它的检验作用。否定实践标准在检验司法证明真理性方面的作用 ,将使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不具有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探讨和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证明标准是证据法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其对于刑事诉讼理论和司法实践均有着重大意义.从分析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现状和不足出发,结合国情,阐述我国设立具有层次性的刑事证明标准的依据,并结合司法实务,构建一种"主辅结合"式的刑事证明标准,以期有益于立法和司法.  相似文献   

11.
网络犯罪借助现代科技,使得传统侦查手段难以应付,而网络留痕的技术特征使实施网络搜查打击犯罪成为可能。实践中的网络搜查包括网络通信审查、"黑客行为"、植入计算机"病毒"、利用后门程序等类型,具有专业技术性、远程非接触性、受客观条件限制小、高度封闭性和秘密性等特征,可能给公民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为实现网络搜查的依法运行,应明确其本质属性仍为搜查,需遵循搜查之原则,如强制侦查法定原则、比例原则、令状原则、司法审查原则。根据此种属性和原则,可以通过限制网络搜查的适用案件类型、程序启动的证明标准,明确司法审查机制和实施程序,实现对我国网络搜查制度的合理规制。  相似文献   

12.
认识论在诉讼证明问题上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论在诉讼证明问题上是有效的 ,但其合理使命限于阐明诉讼证明的本性如何 ,以及由此本性所规定的诉讼证明的方法 ,诉讼证明的本性及其方法规定了诉讼证明可能达到的程度。诉讼证明的认识论因素规定了诉讼证明不包含任何绝对客观的规定在自身之中 ,所能达到的只是使人建立确信 ,作为政策选择的证明标准只能在此前提下予以设定  相似文献   

13.
14.
余凌云 《北方法学》2011,5(5):87-99
盘查是在宪法规定的迁徙自由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种警察应对措施。赋予警察盘查权,实现了从"静态执法"向"动态执法"的转变,增加了警察执法的机动性、灵活性和应变能力,适应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之后社会治安形势发生的变化与要求。对盘查的控制,主要通过程序来完成。这是盘查的随机性、及时性、合成性等属性使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程序对相对人权益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程序也不能过于繁琐、影响行政效率。而对于相对人的协助义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尚无定论,是亟待理论进一步回应、有待实践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presents research carried out as part of a government research programme looking at how police tactic of 'stop and search' in England and Wales. For many years, figures which have shown a higher rate of stop and search of minority ethnic groups, particularly black people, have provoked much controversy, and have been seen by many as a manifestation of police racism.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way in which stop and search impacts on public confidence,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ose from minority ethnic groups. It goes on to explore its role within policing, including an examination of its effectiveness against crime and the evidence for racism in police practice. Following from this, it considers how stop and search can be used in a way that minimises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community and maximises its effectiveness against crime.  相似文献   

16.
论盘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毅 《法学研究》2006,28(2):126-137
作为一种介于行政警察和司法警察职能之间、介于刑事侦查程序与行政调查程序之间、也介于警察法与刑事诉讼法之间的、具有双重属性的警察行为,盘查是警察机关对于可疑人员和可疑场所临时进行拦阻、盘问、检视、检查的行为。由于在盘查过程中,一些强制性手段的运用将给公民基本权利造成不可避免的干预,因此,对盘查从启动到执行必须实行严格的程序控制,同时还应给权利受到违法盘查侵犯的当事人提供程序救济。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的司法程序中越来越多地应用科学技术来证明争议事实,但这种应用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有关证据和证明程序规则的存在.在本质上,并没有同科学证据的应用和采纳在任何方式上存在冲突。相反,如果存在非认知性的程序规则,其结果是这样的规则应该被撤销。除了物理、化学、工程学和遗传学等“解释性科学”得以广泛应用之外,心理学、社会学...  相似文献   

18.
罗大华  行娜娜 《政法学刊》2010,27(5):96-100
政法干警的心理健康对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稳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明确政法干警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心理不健康的类型能提高司法工作效率、保证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长时期过度心理压力的存在会对政法干警的生理、心理、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但是在关注心理压力对人消极影响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对人的积极作用,政法干警要积极应对压力、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