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根据电子证据的不同种类(开放式的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和其它设备)、电子证据的不同取证方式(动态取证和静态取证)和取证的不同阶段(现场勘查、证据获取、证据分析和报告提交)建立了一个三维的计算机取证流程模型。采用此模型,可以更好的细化并形成电子数据取证的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2.
网络电子证据取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现象日趋严重。为了有效地打击网络犯罪行为,完善网络电子证据立法基础,取证技术专家必须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将网络犯罪的电子证据进行尽早的提取、分析、保护和归档。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网络电子证据取证特点、各种常用取证技术以及网络取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系统作为犯罪工具或目标的案件越来越多。因此,电子证据也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证据。但对于这类证据的取得,即计算机犯罪取证,却是人们要面对的一个难题。计算机取证可按以下步骤进行:保护和勘查现场、确定和获取电子证据、分析和提取数据、归档并提交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四川省重点科研项目《电子证据的发现及提取》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主要探讨了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在打击计算机犯罪过程中,如何发现和提取windows98/me系统中犯罪过程留下的电子证据,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方法,对于电子证据取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麦永浩,男,1959年生,广东鹤山人,现任湖北警官学院教授、电子数据取证重点实验室主任,专业技术二级警监。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博士,武汉大学刑法学2003年出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取证及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信息安全法、数字知识产权保护、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犯罪、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等。近年来,麦永浩教授主持的重要科研课题主要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计算机取证研究"、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项目"电子取证技术及相关法律对策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计算机证据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乔智 《警察技术》2001,(2):33-35
本文以证据学为主要理论基础 ,从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执法实践出发 ,探讨了公安机关在打击计算机犯罪实践活动中的关键环节-—计算机证据的取证问题 ,对计算机证据的概念、特点、计算机证据取证面临的困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 ,并对计算机证据取证方法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规范。本文还提出了计算机证据收集的规范步骤和计算机证据与一般视听资料的区别、以计算机证据的文书化来解决计算机证据出示的实际困难及对计算机犯罪现场进行分类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7.
结合假证案取证与司法鉴定实例,探讨假证案电子数据取证和司法鉴定过程,分析假证案交易流程,重点分析当前制假证犯罪关键证据取证方法。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取证是计算机科学和法学的一个交叉学科。犯罪人特征描述是一种传统的侦查辅助手段,在刑事侦查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计算机犯罪背景下,侦查人员面对的是电子证据,而非传统证据形式,这给侦查取证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传统的侦查手段应该适时调整和发展,以适应这种变化。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取证和犯罪人特征描述的基本内容,进而分析了犯罪人特征描述在计算机取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走私犯罪案件侦查实践中,由于走私犯罪的自身特殊性,缉私部门侦查权在现实行使中受到证据、证人、被害、被告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对此,侦查部门应充分利用权利,坚持全面取证,注重证据质量,从而更有效地打击走私犯罪。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带来了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人们提供了经济便捷的云服务,但利用云平台实施的网络犯罪也日益猖獗。云计算具有海量数据分散存储、虚拟化、数据弹性存储易失的特点,传统的电子数据取证方法提供的取证数据吞吐量有限,盲目对云环境开展涉案电子证据取证无异于大海捞针,通过对云环境取证基础概述和当前云环境下电子数据取证所面临困难的分析,提出了云环境下电子数据取证流程,探讨云环境下电子数据取证技术框架和取证思路,并给出云环境涉案电子数据取证实例,最后对云取证技术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在犯罪手段复杂化科技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刑事案件涉及计算机及其数据。犯罪嫌疑人往往在有意无意间把自己犯罪的有关数据存储在电脑当中,在诉讼过程中电子数据的地位越来越高。由于电子数据的特殊性,普通计算机中的数据极易遭到破坏和改变,而数据恢复技术正是对遭到破坏、修改的数据进行还原恢复,其功能在于发现线索,获取证据。在公安工作中,数据恢复已经成为侦查取证过程中日益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但在数据恢复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一系列原则,以保证电子数据的证明效力,保证诉讼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数字取证工具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先进的取证技术与高效率的取证工具为涉及计算机的违法犯罪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在概述国内外取证技术与工具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分类介绍主流的数字取证硬件和软件,并探讨在证据收集、固定、证据检验和分析、证据出示环节中取证工具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蜜罐与蜜标的追踪溯源技术动态取证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弥补现今电子取证技术中静态取证的不足,采用"网络欺骗"理念,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蜜罐和蜜标系统的追踪溯源技术动态取证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这种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动态地收集入侵者的相关信息和犯罪证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静态取证的弊端,为司法人员从事电子数据取证、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现行社会下,网络虚拟世界与传统现实世界交叉融合,许多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犯罪的智能性、隐蔽性的特点手段,实施的"不在场"犯罪日益增多,再借助自己掌握的专业计算机网络知识,在作案过程中或完成后立即使用技术手段抹去有时是破案关键甚至是唯一的电子数据,使公安机关对这类犯罪的取证难度加大,为案件侦破带来较大困难。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侦查工作带来新的变革,转变了侦查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侦查模式,但同时也出现电子数据在收集取证过程中存在的侦查取证手段滞后、侦查人员取证水平不高、侦查协作机制不畅、隐私权保护不力等问题。课题组从不同层级、部门、警种及地区的实地调研出发,深入探讨大数据时代侦查模式的变革,重点阐述侦查取证方式的转变,综合运用综述归纳法、比较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式并结合工作实际,确立大数据思维的电子数据侦查取证方式,提出遵循电子数据取证原则、健全电子数据取证相关法律法规、树立立体化侦查取证思维、建立专业化电子数据取证队伍、加强隐私权保护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严重社会问题。由于电子数据的不确定性、不易被发现、易消失性、易改动性等特点,造成在侦查过程中对电子数据证据提取的困难。文章依据《公安部电子物证检验大纲》(2005),并结合侦查计算机犯罪案件的体会,对电子数据证据的提取原则与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Hadoop架构是目前大数据应用的主流架构,随着大数据应用的快速发展,在电子数据取证中越来越多遇到Hadoop数据架构的取证。基于分布式计算的Hadoop架构与传统的计算机取证环境存在较大区别。从取证视角对Hadoop复杂架构进行了抽象,建立了Hadoop架构数据取证分层模型。并在比较分析Hadoop环境与传统计算机环境取证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国际通用的EDRM取证模型,构建了符合国内最新电子证据相关法律规则的、具备实战操作性的Hadoop架构电子数据取证框架。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关计算机网络犯罪研究,或者计算机证据(电子证据、数字证据)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从法律的角度对其概念、定义、要求等方面进行的探讨.这当然非常重要,但对具体案件的侦查来说总有画饼充饥之感.从计算机犯罪侵犯的具体客体来认识并掌握此类案件现场勘查及侦查的本质更有其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对计算机网络犯罪虚拟空间现场勘查的研究,重点是虚拟空间现场中计算机证据的发现和提取的基本办法.  相似文献   

18.
网络犯罪证据的提取和固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证据所具有的无形性、多重性和易破坏性 ,使得网络犯罪在取证上具有相当的困难。在网络犯罪的取证中 ,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采取一般取证或复杂取证的方式进行证据的提取和固定。一般取证方式有 :打印、拷贝、拍照和摄像、制作司法文书、查封与扣押、公证等 ;复杂取证方式有解密、恢复、测试等。  相似文献   

19.
加强计算机数字取证研究 提高数字化犯罪侦查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将人类社会带进了数字时代,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日益普及,计算机犯罪出现增长蔓延之势,其危害越来越大,并在犯罪主体、犯罪形式、犯罪方法、犯罪空间和犯罪代价方面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犯罪的特点。当前,计算机犯罪数字化侦查在发现、取证、鉴定、保全、执法方面存在五个难题,只有进一步加大数字化犯罪发现、取证、鉴定分析、证据保全等技术研发力度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才能有效提高数字化侦查取证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我国网络犯罪逐年递增的数据分析为基础,提出当前我国以及全球范围内网络犯罪的重点是Web犯罪,而研究Web电子取证则是我国公安工作在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界定了Web电子取证的基本概念,探讨了Web电子取证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同时还详细分析了Web电子取证对于我国当前公安工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