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亚洲 3月1—2日 李鹏总理出席在泰国曼谷举行的首届亚欧会议,并作了两次重要发言,就建立亚欧新型伙伴关系的特征、亚欧开展经贸合作应优先考虑的领域以及亚欧在其他领域的合作等问题全面阐述了中国的立场。会议期间李鹏总理除同泰国国王普密蓬单独会见外,还分别与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新加坡、日本、韩国、法国、德国、英国和欧盟的领导人进行了正式双边会谈,并与马来西亚、奥地利、爱尔兰、芬兰等国领导人交换了意见。在上述会谈和会晤中,双方就国际及地区形势、双边关系和  相似文献   

2.
1997年1月7—14日,日本首相桥本对东盟五国文莱、马来西亚、印尼、越南和新加坡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去年他已访问了菲律宾和泰国。这是近年来随着东盟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成员国的扩大,尤其是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日本转变传统观念,有意与东盟建立并发展对等合作伙伴关系的体现。桥本首相此次访问东盟五国的主要目的有: 一、加强与东盟的广泛合作,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纵横》2013,(9):79-79
1~5日.1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和马来西亚外交部长阿尼法·阿曼分别会见王毅。2日,王毅在曼谷出席中国一东盟高层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同日,泰国总理英拉在曼谷会见王毅。3日,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朱马利在万象会见来访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4日,王毅访问越南,与越南外交部长范平明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会谈。5日,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政府总理阮晋勇在河内分别会见王毅。  相似文献   

4.
时间 1997年12月15—16日 地点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 参加成员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菲律宾总统拉莫斯,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总理丹瑞,泰国总理川·立派,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文莱苏丹博尔基亚,越南总理潘文凯,老挝总理坎代·西潘敦,印度尼西亚外长阿拉塔斯,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及韩国总理高建。 会议议题 主要有:东亚21世纪前景;全球关系,尤其是亚洲与欧洲的关系;合作以维持本地区经济稳定;进一步加强东盟与中国经济联系和合作;协调国际经济事务方面的合作。 会议成果 1.在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中,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题为《建立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指出,“这次会晤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5.
亚洲12月10—19日李鹏总理对马来西亚、菲律宾、老挝和斯里兰卡四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取得圆满成功。陪同出访的有他的夫人朱琳、外交部长钱其琛、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陈锦华、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李岚清、公安部副部长陶驷驹和外交部部长助理徐敦信等。10—13日李鹏总理访问马来西亚,分别同最高元首拉贾·图恩·阿兹兰·沙阿、  相似文献   

6.
1997年8月21—26日,李鹏总理先后访问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同两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举行了一系列会晤和正式会谈,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李鹏总理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分别发表了《发展面向21世纪的睦邻友好关系》和《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重要演讲。马、新两国政府和舆论高度重视李鹏总理的访问。现将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新加坡《联合早报》两份华文报纸8月22—28日的有关评论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7.
《东盟反恐公约》——区域合作反恐法律机制及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反恐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东盟10国,即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柬埔寨和老挝于2007年1月13日在菲律宾宿务召开的第十二届东盟峰会上签订的区域性打击恐怖主义犯罪公约,是自东盟成立以来在安全领域内首份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规定了东盟反恐的具体举措和东盟联合反恐的工作机制.自此,东盟合作反恐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8.
时间:1998年17至18日。 地点: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 参加成员: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 会议内容:加强国际合作,制止东亚金融危机蔓延,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恢复经济增长,进一步推动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9.
2002年11月。中国政府总理朱镕基与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立了要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早期收获”计划是《框架协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从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及东盟6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对近600种《海关税则》中第01—08章的产品(即农产品)进行减税。2003年6月,中国与泰国又签署了在“早期收获”计划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规定对于食用蔬菜、水果及坚果类产品,对方应不迟于2003年10月1日取消关税,将“…  相似文献   

10.
自50年代以来,菲律宾经济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与其邻国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相比较,菲律宾则略显逊色。1970——1983年,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6%、6.6%、7.3%和5.5%。菲律宾经济增长速度名列第四。在东南亚各国中,菲律宾的工业基础原来是最好的。1960年,菲律宾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20%,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则分别为9%、13%和8%。但到1985年,3国该项指标分别达18.7%、19.6和12.5%,菲律宾仅上升到24.8%。经推算得知,1960——1985年,马来西  相似文献   

11.
1996年3月1—2日,第一届亚欧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由泰国总理班汉·西巴阿差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等10个亚洲国家和葡萄牙、意大利、法国、荷兰、英国、德国、西班牙、瑞典、卢森堡、比利时、丹麦、挪威、瑞士、芬兰、希腊等15个欧盟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欧洲委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东南亚主要军事强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尼六国经济发展较快,国防投入稳步增加,各国军事现代化建设取得比较大的进步。尽管各国军事基础、技术实力、国防投入、军事观念等不同,但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外军事交流合作,这已成为各国军事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东南亚六国积极发展对外军事交流合作,通过与军事强国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今年,香港《远东经济评论》2月份的一期(2月10日)对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1993年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是:外汇储备,印度尼西亚113.8亿美元(1993年10月)、马来西亚154.4亿美元(1993年5月),菲律宾44亿美元(1993年10月)、新加坡454.7亿美元(1993年10月)、泰国243.8亿美元(1993年11月);进出口贸易平衡,印度尼西亚入超19.5亿美元(1993年6—8月)、马来西亚入超1.56亿美元(1993年8—10月)、菲律宾出超17.6亿美元(1993年8—10月)、新加坡出超14.9亿美元(1993年9—11月)、泰国出超22.6亿美元(1993年5—7月);消费品价格指数,印度尼西亚上升了10.2个百分点、马来西亚上升了3.3个百分点、菲律宾上升了8.2个百分点、新加坡上升了2.5个百分点、泰国上升了2.8个百分点.货币投放量,印度尼西亚增长了19.4个百分点,马来西亚增长了21.8个百分点、菲律宾增长了14.7个百分点、新加坡增长了8.7个百分点、泰国增长了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纵横》2016,(5):94-96
9月 ●1日,中国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秘书长、人民网董事长王一彪在北京会见以老挝中联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宋蓬·西加伦为团长的老挝高级干部研修班一行. ●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分别会见前来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的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老挝国家主席本扬、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3日,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越南.当日他同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在河内市共同见证了两国间多份双边合作协议的签署,涉及国防、卫生、网络安全、造船、联合国维和、海事信息共享等多个领域.两国总理表示,将把现有的双边关系提升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水平,莫迪表示,印方愿意为越南提供5亿美元贷款以开展国防合作.据越南科技联合会网站、Soha新闻网站等报道称,9月3日上午两国总理举行会谈后,双方出席记者会通报会谈结果,包括印度为越南海警建造4艘高速巡逻舰以及提供5亿美元信用贷款帮助越南购买印度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15.
1967年8月8日的曼谷宣言使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结成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虽然东盟被看成一个“进行经济、社会和文化合作的地区性组织”,但当时这些国家却很少有进行合作的意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之间互相敌对的时期刚刚结束,它们互相敌对的核心问题是印度尼西亚非难马来西亚联邦的建立。然而,曼谷宣言表达了东盟国家解决困难的共同意愿。  相似文献   

16.
时间 1996年11月25日 地点 菲律宾海滨城市苏比克 参加成员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总统克林顿、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韩国总统金泳三、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新西兰总理博尔格、菲律宾总统拉莫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泰国总理班汉、文莱苏丹博尔基亚、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智利总统弗雷、墨西哥总统塞迪略、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朱利亚斯·陈等16个主权国家政府首脑或国家元首;中国台北和香港两个地区经济组织的代表辜振甫和曾荫权也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时间 1997年11月25日 地点 加拿大西部城市温哥华 参加成员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总统克林顿、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韩国总统金泳三、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新西兰总理博尔格、菲律宾总统拉莫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泰国总理川·立派、文莱苏丹博尔基亚、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智利总统弗雷、墨西哥总统塞迪略、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朱利亚斯·陈等16个主权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中国香港行政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和中国台北代表辜振甫也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和广西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10 1"框架下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2月10~11日在南宁举行,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新加坡、越南和中国等10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越南、柬埔寨、泰国驻南宁领事馆的代表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部分论文陆续刊登。  相似文献   

19.
亚洲9月9—1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访问了泰国,同泰国外交部长阿沙·沙拉信举行了会谈,两国外长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地区问题及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9月9—12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对我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杨尚昆主席、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分别同他会见和会谈,双方在友好气氛中就两国关系、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9月10日,中伊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  相似文献   

20.
时间地点 1997年7月24—29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 参加成员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文莱、越南、老挝、缅甸东盟9国,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加拿大、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盟等10个东盟对话伙伴,以及柬埔寨、巴布亚新几内亚2个东盟观察员国。与上届会议不同的是,各对话国除外长和一名高级官员外,又增派一名安全事务高级官员出席。 会议内容 (1)东盟外长会议,主要讨论了地区安全局势、柬埔寨国内危机、东盟内部的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