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袭警犯罪活动对警察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消极影响。袭警犯罪有多种因素,其中主要有犯罪人法制观念淡薄,以过激行为抗拒警察执法;警察防范意识、防范技能较差,警务活动不规范,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警察受害机会增多。预防袭警犯罪首先要提高警察的防范素质,其次通过建立社区警务密切警民关系以加强社会防范,同时严厉打击袭警犯罪,加强立法以完善警察执法权。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区警察绩效评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俊  宋惠民 《公安教育》2006,(10):26-27
随着改革的深化,城市社区成了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群体的聚集地和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类矛盾反应比较敏感,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增多,这种形势促使社区警察制度在改革和创新中快速发展,成为新形势下警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当前实现治安稳定,减少和预防犯罪的最优化方案之一。警察绩效评估是现代警务管理的前沿课题,是推进制度创新、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工具。如何将健全社区警察制度与开展警察绩效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提升警务管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明确…  相似文献   

3.
肖文波 《公安研究》2011,(3):9-13,65
"零容忍"警务政策虽然被世界各国警方引为圭臬,但其并不适合现阶段中国国情.不论是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还是现有的司法政策与警务政策,都要求公安机关必须实行"适度容忍",而实行"适度容忍",必须遵循实事求是、顾全大局、平和理性、灵活用法的原则,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安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社区警务树"理论值得借鉴.民警与社会人的联系要兼顾户籍所在地和兴趣共同体两个方面.调整警民关系首先要解放思想调整思路,警察要以责任心和办事能力赢得民心.警民合作关系建立的前提是警察公正严明执法,警察执法环境的改善主要需要公安部门的努力.警务工作的改革应当引进"善治"理论,民警既要注意"面对面",还要学会"屏对屏"地交朋友.  相似文献   

5.
警察巡逻执法综合化的权责规制是警察巡逻执法综合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针对各国警察巡逻执法都有"预防制止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救助服务民众"的三个必不可少的共同职责,在警察巡逻执法综合化权责的规制中,要遵循职责与权力对等、打击与防范并重、巡逻与办案兼顾的原则,在行政处置权、行政强制权、行政处罚权、紧急状态处置权和刑事执法权等方面都应该赋予巡逻警察相应的具体权力。  相似文献   

6.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公安机关要围绕这"两个最大限度",贯彻"打防结合、以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方针,明确理念,提高认识,分析当前的社会治安问题,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打击和预防犯罪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袭警案件呈现高发态势,同时具有突发性、暴力性、群体性等特点,给国家法律尊严、社会治安稳定和警察个人权益造成严重威胁。这与警察在执法活动中忽视和误解人性化执法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警察在具体执法中应树立人性化理念,同时针对警察在人性化执法中的误区进行反思,对人性化执法进行合理定位,使警察在执法中能有的放矢,从而遏制袭警案件的发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8.
警察说理式执法是一种符合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执法方式。从内涵上讲,警察说理式执法主要涵盖"讲法理""明事理""通情理"三种方式。警察说理式执法的具体功能主要有四:解决社会纠纷的调处功能、提高执法水平的强警功能、宣传法律法规的普法功能以及减少警民冲突的和谐功能。践行警察说理式执法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法治原则、以理服人的政策原则、严守秘密的纪律原则。践行警察说理式执法应当处理好普遍性问题与特殊性问题之间的关系,法律严肃性、公正性与执法灵活性、变通性之间的关系,警察执法责任与公民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警察执法权力与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打击违法犯罪与教育公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公安监管部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结合自身的职责、任务和特点,狠抓“三基”工程建设,提高安全防范、监管执法、教育矫治、深挖犯罪、情报信息等基础工作水平,营造和谐有序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和谐警察建设,是指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为思想基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现实背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根本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警察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以和谐善治为公安工作模式,实现警察建设和公安工作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之间关系及其自身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共进,努力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它是对传统的封闭型、官僚型、管制型警察建设与管理理念及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和谐警察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实现警察管理行为和谐、警察公共关系和谐、警察人际关系和谐、警察执法服务方式和谐和警察生活方式和谐的目标要求,遵循"抓班子、带队伍、保平安、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建设和谐警察文化、完善警察管理、增强警察执法能力,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结构层面(警务战略)、流程层面(警务管理)、操作层面(警察操作行为)对警察因公伤亡成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结构层面和流程层面因素对警察的执法认知、执法行为、执法环境有着关键的、本质的影响,是导致警察因公伤亡的主要原因。减少警察因公伤亡须从警务战略和警务管理着手。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区安全防范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社会治安防范主要是依靠传统的警务机制,是一种专业的、独立的警务活动,并没有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警察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也还存在隔膜,这一现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存在差距。建立社区治安防范体系是以公安派出所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的专群结合的治安防范网络。  相似文献   

13.
警察执法权威生动反映警察的社会形象,直接关系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效能发挥,极大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持续稳定.鉴于警察职业保障种种因素的掣肘,我国警察执法权威有待强化,引发官方与民间、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全面提升我国警察执法权威的职业保障能力、有效维护警察执法权力和威望,业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社区警务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社区警务固守传统观念,缺乏创新;社区警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三者之间在理解、运作中存在一些矛盾;社区警察职责权限范围和参与社会管理范围较小,不利于社区警务的运行。社区警务的核心价值是:提高社区公众的生活质量,减少犯罪对社区公众生活的影响,警察与社区公众相互协作、配合,共同化解产生犯罪和影响社区生活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应改革和强化社区警务,摆正社区警务在公安工作中的位置,加强社区警务培训,社区警务与社区自治相结合,完善社区警务执法手段。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创建、打造平安社区是世界各国警察执法部门共同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现代警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城市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相邻关系日益淡化,使犯罪几率大幅上升。改善邻里关系,让社区民众参与到社区治安防范工作中去,成了创建和谐健康社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警察职业素养高低直接关系到警察整体形象和执法权威,影响社会治安管理效果。提高警察职业素养是警察队伍建设的核心。警察体能训练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警察体能训练能促进警务技能的灵活运用,更好地掌握警察职业知识和技能;警察体能训练是提高警察职业能力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微警务是公安机关借助公安政务新媒体平台开展的警务活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警务深度融合的警务新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便民特征。微警务在创新公安工作中可以发挥资源优势、时空优势、时效优势、公关优势,这些优势的发挥有助于"微警务+传统警务"的深度融合,并可以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创新打防管控模式、开创群防群治新局面、提升警察网络话语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进社会治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在警务情报工作中,警务情报共享能有效达到防范预警与精准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目的。价值共创与警务情报共享两者在手段、路径、目的三个方面高度契合。从价值共创主体、客体、关系、环境四个维度观察,警务情报共享中利益冲突的成因主要为:警务情报共享意识落后与能力不足、警务情报共享合作方式不稳定和组织结构不合理、警务情报资料具有特殊性和保密性、警务情报共享环境培育不足。应从主体激励、互动反馈、风险防范、制度保障等方面构建化解机制,包括建立警务情报共享激励机制、夯实警务情报共享反馈机制、健全警务情报共享风险防范机制以及完善警务情报共享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警务效能是公安机关和警察个体依法履行职责获得的工作效益指标,即以最小的警务投入成本获得最大的社会治安效益。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良好社会治安环境要求的愿望更加强烈。与此同时,公安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矛盾复杂,风险因素增多。基层公安机关作为维护地方稳定和社会治安最直接的战斗实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袭警犯罪日益猖獗,在执行公务中,人民警察屡屡遭到执法对象暴力抗拒。暴力袭警抗法案的频频发生,给我们的执法机关敲响了警钟:如果不设法解决,不仅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公民失去安全感,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执法人员的士气,减损执法的效果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警察在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执法活动的同时,如何防范歹徒的袭击、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已经成为我们公安民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剖析这些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和教训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公安警务实战技能教学遏制袭警案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