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是中日关系发展的障碍,双方政府及有关学者在国际法方面各持己见.然而,关于领土取得的国际法规则有失明确性,现代国际法与传统“中华世界秩序”之间在领土观念上尚未互相兼容,因此,国际法在解决钓鱼岛争端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不可高估.此外,中日双方难以达成将钓鱼岛争端诉诸国际司法机制的合意,当前国际司法机制实践中的文化偏见与海峡两岸政治互信的不足,也使得国际司法机制在钓鱼岛争端中的作为空间大打折扣.鉴此,未来钓鱼岛争端的解决仍应重视政治手段的作用,并审慎而渐进性采用法律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钓鱼岛争端     
钓鱼岛争端丘引一、钓鱼岛争端的由来钓鱼岛位于我国台湾岛东北120海里水面上,周围有无人居住的小岛八座,分别为: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獭岛。其中以钓鱼岛最大,该岛长4公里,宽1.6公里,海拔383公尺。钓鱼岛及其...  相似文献   

3.
姜红 《小康》2012,(8):97
日本民主党上台至今,内政上一直乏善可陈,近日更因"提高消费税"的问题导致党内分裂,这时就拿钓鱼岛问题做挡箭牌,这种弃国家和民众根本利益不顾的错误举动,只会加剧内外交困7月15日,曾公开发表反对"购买"钓鱼岛言论的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被紧急应召回国。而此次"临时召回"之举正值日本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频频采取非法和无效的单方面举措(如4月16日,石原慎太郎宣称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7月6日,野田政府称计划年内实现钓鱼岛"国有化")及我国渔船巡航钓鱼岛海域之际,故被各方媒体解读为日本政府是在向中国表示"抗议"、并借机对国内民  相似文献   

4.
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升级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有着必然的联系:一方面,美国启动"重返亚洲"战略,有其多方面的战略指向,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战略指向是凭借介入中日钓鱼岛争端,力图遏制中国崛起、驾驭日本,并以此控制亚洲事务主导权;另一方面,钓鱼岛撞船、购岛、申遗等一系列事件,均表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已经拒绝与中国进行外交谈判,转而企图通过加强美日军事合作、增强海上保安厅力量和自卫队海空机动作战能力,以武力和强权达到侵占钓鱼岛的目的。对此,中国应强化对钓鱼岛的主权,逐步通过共同开发、提交东海外大陆架划界案、规范渔业开发等步骤,实现对钓鱼岛的渐进式实际控制。  相似文献   

5.
马晓霖 《时事报告》2012,(10):54-55
2012年,是中国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40周年。但是,这个双方原本计划高调庆祝的年份,因为钓鱼岛争端的“危机化”而呈现完全相反的图景。9月10日上午,野田内阁通过所谓将钓鱼岛“国有化”的方针。野田内阁宣称此举意在由中央政府掌控钓鱼岛,避免右翼势力操弄而激化中日关系。但是,美丽谎言无法掩盖透明事实:无论日方谁在钓鱼岛及其水域做文章,都是对中国固有主权的侵犯;无论野田的主张多么动听,都是单方面打破钓鱼岛现状的挑衅行为。更何况,根据日方媒体透露,野田政府将在“购岛”手续完成后,配以八大措施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实质是进一步将钓鱼岛非法据有。可见,“购岛”事件是日本政府配合右翼势力而上演的“政治双簧”,日方是钓鱼岛问题由争端恶化为危机的唯一责任者。几个小时后,中国政府快速反击,首次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准线,向世界宣示中国对钓鱼岛诸岛拥有主权。这一依据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而做出的声明,为中方今后行使主权奠定法律基础。11日,野田内阁继续逆流而动,一意孤行,签署“购岛”合同,刻意将急转直下的双边关系继续向悬崖推进。这一天,被媒体形容为中日关系的“9·11”。因为过去40年,中日间鲜有如此激烈的外交摊牌。  相似文献   

6.
1968年,在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的赞助下,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学者,在东海及黄海进行地球物理探勘.台湾当局即已经关注钓鱼岛问题,通过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努力,维护钓鱼岛主权及领土完整.台湾当局坚持钓鱼岛列屿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但将领土与主权问题寄希望于美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钓鱼岛问题.台湾当局的因应,无论主观动机,还是客观效果,都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些因应没有及时、全部对民众公开,被民众认为台湾当局在钓鱼岛问题上软弱无能而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7.
有必要对"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一点哲学思考,厘清两者之间的辩证转换关系,以免一旦真的要面对战争时,手忙脚乱、惊慌失措、进退失据近年来,日本全然不顾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钓鱼岛争端"的善意,在美国的唆使、纵容下,一意孤行,蓄意要霸占中国钓鱼岛的领土主权,甚至叫嚣不惜动武。鉴于双方都坚持"绝不妥协"的高调,似乎已经陷入"谁都输不起"的困境,有关中日之间的战争论  相似文献   

8.
声音     
“日方任何旨在强化对钓鱼岛实际控制的企图,都是非法和无效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回答记者关于对“3月30日,日本众议院安全保障委员会通过‘有关保全日本领土’决议案,要求日本政府要加强对钓鱼岛的警备”有何评论的问题时做上述表示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贯穿始终。从国际法角度来看,正是由于美国一再违反国际法条约、不履行所承担的国际法义务的行为,造成了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现状。随着国际形势变化,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辩证地看,其中既有发挥正面效应的积极因素,也有产生负面效应的消极因素。在钓鱼岛争端中必须充分利用积极因素,有效应对消极因素,并在一定条件下促成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  相似文献   

10.
如果让国人投票选出去年最为重要的国际事件,钓鱼岛问题恐将毫无悬念拔得头筹。的确,由日本右翼政客挑起的“购岛闹剧”而迅速激化的钓鱼岛问题引爆了长期积压在国人心头的愤怒。记得那个时刻,“钓鱼岛是中国的”的横幅在许多城市的车站、码头随处可见。尽管中国政府与人民在此问题上反应强烈、立场坚定,日本政府却仍然一意孤行,不断将中日关系推至近年来的冰点。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6,(9)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面临诸多海洋划界纠纷,其中我国东海与南海海域海洋划界问题尤为突出。通过分析东海与南海海域海洋划界争端产生的来龙去脉及其相关法理问题,有利于我国运用国际法律武器,根据国际政治形势制定并运用多种斗争措施,维护我国合法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2.
张华 《台声》2013,(3):36-37
自日本右翼提出所谓“购岛”决定引发钓鱼岛危机以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一再单方挑衅并激化争端。海内外有识之士持续呼吁,两岸应合作保卫钓鱼岛主权。然而,台湾当局却一再表示拒绝,令人遗憾。  相似文献   

13.
邱越 《今日广西》2014,(10):6-6
日本媒体9月8日报道称,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黄尾屿以北约164公里进行“未经同意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问题专家王晓鹏指出,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在钓鱼岛海域活动根本无需向日本通告。日本借赖斯访华之机炒作中日海洋争端,目的是希望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向日本提供终极安全承诺。  相似文献   

14.
“法庭之友”这一古老的制度运用到WTO争端解决机制中,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WTO法律对“法庭之友”陈述缺乏明确规定,而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又趋向接受这种信息材料。本文主要从专家组和上诉机构两个程序来分析“法庭之友”陈述的可接受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欧阳五 《台声》2004,(6):12-12
眼下,中国大陆制订《国家统一法》成为超级话题。中共开始启用多种应对手段,以法律对撞台独,表明两岸关系己然进入“硬”时代。然则《统一法》不单为各国立法所未最高也示范性最强的难题,诚所谓“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台问题“告破”,余则迎刃而解。要点五——柔与刚 统一涉四类对手:台湾问题中的死硬派(如陈水扁);钓鱼岛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以来,日本在处理钓鱼岛问题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化其对钓鱼岛的法理占有,由此造成了钓鱼岛冲突的日益加剧。政治野心、资源贫乏和国际环境变化是日本加快对钓鱼岛进行法理占有的三大原因。为此,我国需要从战略、战术和外交三大层面来寻找解决钓鱼岛问题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2012年8月15日下午,大陆、香港等14名“保卫钓鱼岛”的人士,乘坐“启丰二号”渔船从香港到达钓鱼岛海域,在冲破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舰的围堵后,其中5人举着中国国旗和香港旗、台湾旗登上了钓鱼岛,  相似文献   

18.
国际法院判决对岛屿主权争议提供了一系列先例原则,总结这些先例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审视在钓鱼岛主权争议上中日双方各自的理由,有利于判断中日双方哪一方占据更为有利的法律地位。分析证明,日本的理由违背了国际司法实践在领土主权问题上遵循的一般性原则,不能支持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诉求;而中国的理由符合构成领土完整主权的要求,因此,按照判例法原则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的领土,这是不容篡改的历史事实。从20世纪70年代起,“保钓”(即保卫钓鱼岛)运动风起云涌,一直延续至今。为什么钓鱼岛的归属,牵动海内外中国人的心?为什么“保钓”人士出生入死,却是义无反顾?“保钓”运动风云际会,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一、对于钓鱼岛的归属,早年并无异议从地图上看,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南距台湾的基隆港有102海里,在基隆港乘坐一般的渔船,航程约8小时。钓鱼岛由9个岩礁小岛组成,主岛面积仅4.3平方公里。钓鱼岛归于中国版图,早在明代就有确切的记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  相似文献   

20.
钓鱼岛问题是中日关系的难点,也是当今世人关注的热点。1996年7月14日,日本政治团体“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北小岛设置灯塔;7月18日,中国外交部表示抗议,声明日本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引起全世界关注。8月8日,“日本青年社”撤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