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第三方支付发展迅猛,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最主流的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应用场景的普及以及向金融领域的渗透,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应对其加强监管。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呈现支付宝与财付通"双寡头"的竞争格局。对第三方支付除应从金融角度实施行业监管外,更应注重反垄断的市场规制。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应鼓励消费者提起反垄断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2.
百家论萃     
三大原因催生网上银行   (摘自《中国第三产业》 2000年第 10期 )   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上银行提供了技术支持。互联网思想使人们对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要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要求在线的、实时的、即刻的服务,传统的银行业务显然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人类生活的网络化客观上要求,作为经济生活中介的银行也要相应地作出网络的调整。   二、电子商务的兴起为网上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近年来,电子商务悄然兴起,在电子商务中,银行仍将扮演支付中介、信用中介、结算中介的角色。这就要求银行适应交易方…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是由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为个人用户打造的一项余额增值服务。随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务的不断渗透,以支付宝公司的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基金短期内吸纳了巨量活期资金,对传统银行造成了显著冲击。中国互联网金融变革的大幕已徐徐开,国内银行必须应势图变,用创新和改变来迎接未来世界。  相似文献   

4.
曾才生 《求索》2014,(3):50-54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异军突起,金融已然进入互联网时代;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等主体之间,围绕互联网金融市场进行着一场跨越边界的跑马“圈地运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优势逼迫传统零售银行必须转型。  相似文献   

5.
陈鸿 《人民公安》2014,(10):26-28
<正>网络金融业务在设计方面存在的漏洞,为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成为其屡屡得逞的"绝杀秘笈"。这些金融漏洞涉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业务,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刘彦华 《小康》2013,(9):36-37
第三方支付是目前国内唯一由民营占主导地位的金融服务行业,随着互联网发展进入深水区,支付的发展也将打破线上线下界限,同时推动着整个互联网金融创新。近百家合作金融机构、60万家商户、10亿的收入、1000亿量级的交易规模……在中国银联、支付宝、财付通等非独立支付企业独占鳌头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作为一家独立的第三方支付企  相似文献   

7.
第三方手机支付业务伴随着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数量的增加和移动通信网络的加速而为更多公众所熟知。第三方手机支付业务也正逐渐改变着公众的消费习惯,一个全新的支付时代即将到来。第三方手机支付业务这一新鲜事物给公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无法预知的法律风险。在对第三方手机支付业务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研究之后对其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提出一些可行性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背景下,随着证券、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的网络平台和支付宝、阿里巴巴等第三方平台的兴起以及银行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的广泛开展,金融数据化和网络化是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在后危机时代的产业整合中,中国企业界再掀并购热潮,借助大数据,在并购模式选择中互联网金融已成为其不可规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医疗保险第三方支付的弊端及改进措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第三方支付方式的弊端 医疗社会保险的费用支付,是指医疗社会保险机构作为付款人,代替被保险人支付他们因接受医疗服务所花去的医疗费用,对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所消耗的经济资源进行补偿。啦会医疗保险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支付方式也不同于其他的社会保险,是由社会保险机构作为介于医疗保险参与者即医疗资源的消费者、患者与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第三方来支付全部或部分医疗费用。这样的制度设计是想克服以下两个倾向:医疗服务的需求方即患者过度的医疗需求,医疗服务提供者为了经济利益人为地增加医疗供给。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第三方支付及P2P网络贷款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与此同时,受自身盈利模式和外部监管缺乏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容易引发非法融资问题。要规避非法融资,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平台自身应树立合规意识,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应拒绝高利诱惑,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外部监管。  相似文献   

11.
"支付宝"等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通过推广应用,不断地改变着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支付方式和支付习惯,强化我国法律对第三方电子支付服务的监管是我国支付市场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但目前第三方电子支付服务存在一些问题,如执法权限分工模糊、市场准入条件不合理、客户备付金监管不完善等。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明确执法权限分工、优化市场准入条件、完善客户备付金监管等。  相似文献   

12.
正在网上购买年货日益成为年轻人乃至更多消费者的首选,网购因其快捷、方便、品种齐全日益成为一种主要的购物渠道。对于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的买卖双方来说,第三方支付平台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提供技术平台,保障交易安全和顺利完成,深受信赖与欢迎。然而,第三方支付平台对资金的真实来源、去向以及交易的目的、对象、真实性并不十分注重,于是便有不法分子瞅准"商机"乘虚而入,自己包装支付端口,在没有取得支付牌照的情况下,擅自经营第三方支付,给终端用户带来交易风险。近期,上海市徐汇区  相似文献   

13.
委托第三方立法起草不同于第三方参与立法起草和委托第三方立法评估,与专家立法咨询论证和公众参与立法也存在明显差异。对委托第三方立法起草的法律属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其所蕴含的制度功能,并为未来制度建构提供理论基础。"委托第三方立法起草"不是通常所说的"委托立法",这一制度引入的目的在于实现立法领域的公私合作治理,从行为本身属性来看,"委托第三方立法起草"是一种政府购买服务行为,行为的外在形式则往往表现为行政协议。  相似文献   

14.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界定为非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客户资金不同于银行存款,但该办法并未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客户虚拟账户资金的归属进行定性,导致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风险分担等模糊不清。从客户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保管合同关系入手,分析货币的特殊性与双方意思表示的内容,认为双方成立混藏保管关系,客户虚拟账户资金及利息归属于客户,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15.
第三方支付的飞速发展满足了我国经济中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面对第三方支付虚拟化、自由化的监管难题,如何完善监管政策,在安全性和盈利性之间达到最佳平衡,就成为助力第三方支付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当前,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结合的新兴领域,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它所蕴含的技术风险、非法集资风险、操作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因此,关于如何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与存在问题(一)互联网金融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第三方支付、网络理财、  相似文献   

17.
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查控技战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在经济生活中的深入发展,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经济模式,电子商务和第三方支付行业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新的经济犯罪模式也因时而生。在公安工作中通过资金查控已破获了一大批案件,但在第三方支付领域的资金查控方面仍然存在经验上的不足。公安经侦工作应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强化情报信息导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侦查能力,加强协同配合。  相似文献   

18.
黄牡丹 《人民论坛》2020,(1):102-103
互联网金融其实就是把传统的金融产品网络化,使支付、投融资等业务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易的方式。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应以找准创新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客户群体、规避产品同质化导致的同业竞争为着力点。此外,各金融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还应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严格遵守我国出台的法律法规,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进步,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多可靠的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和金融业的深度融合,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有第三方支付平台、P2P网贷、大数据金融等形式。为防范信息不对称及相关机制不完善带来的风险,需要强化互联网金融法制建设,强化行业规范体系及个人征信体系建设,防止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泡沫化。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8月4日)沪府发〔2014〕4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关于促进本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关于促进本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及移动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社交平台、搜索引擎等信息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结算等金融相关服务的金融业态,是现有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其表现形式既包括以互联网为主要业务载体的第三方支付,金融产品销售与财富管理,金融资讯与金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