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有媒体曝光,多地政府长期拖欠工程款现象有所抬头,"官赖"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长期拖欠债务,有的"新官不理旧账",有的玩起资金"躲猫猫",致使法院的还债判决书俨然成了"法律白条"。"官赖",说穿了,是执政官员害怕承担责任所致。因此,除了加强官员道德建设,还必须以法治化思维来治理。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的项目,盲目追求"高大上",没有钱就"挖东墙补西墙",挪用其它项目资  相似文献   

2.
张桂辉 《人民政坛》2014,(10):38-39
<正>近年来,诸如"打造诚信政府"、"构建诚信社会"之类的口号时常可见,但是一些地方政府的不诚信现象仍时有发生。日前,新华社曝光了一些地方政府知情不报、不当辟"谣"、出尔反尔、朝令夕改、拖欠债务、空头支票等七种失信行为。可想而知,这样的政府非但发挥不了引导支撑作用,反而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诚信社会建设的进程。诚信,既是人类社会的文化支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诸如"打造诚信政府""构建诚信社会"之类的口号,随处可见,经常在喊,但是,一些地方政府的不诚信现象仍时有发生。日前,新华社曝光了一些地方政府知情不报、不当辟"谣"、出尔反尔、朝令夕改、拖欠债务、空头支票等七种失信行为。可想而知,这样的政府非但发挥不了引导支撑作用,反而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诚信社会建设的进程。诚信是金。《论语·为政》中写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兀,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诚实守信,怎么能行呢!就像大车没有,小车没有兀一样,如何能够走得动呢?  相似文献   

4.
<正>某地领导开会时批评有的领导干部说话不算话、不兑现自己的承诺、糊弄百姓的行为是"官赖"。"官赖"现象值得警惕,并予以切实根治,以推动诚信社会建设。"官赖"现象大致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官"赖"官",有"大官"赖"小官",也有"小官"赖"大官",还有"新官"赖"旧官"。比如上级承诺给下级的帮助不兑现,下级拍胸脯要落实的交办事项不解决,"新官不理旧账"都是其典型表现。二是"官"赖民,在解决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民工工资、疑难信访问题等等方面,不少领导干部反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加大清理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工作力度,确保完成清欠任务,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清理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晢行办法》。  相似文献   

6.
孙爱东 《半月谈》2004,(18):68-68
欠债还钱,用工付酬,天经地义。令人不解的是。这一规则如今却被一些政府部门无情地践踏着。据报道,全国已竣工工程拖欠工程款1755.88亿元,其中政府拖欠642.80亿元,占36.61%。政府拖欠工程款,成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最直接原因。而且清欠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王志高 《群众》2014,(1):67-67
<正>近日,媒体曝光的一些事件把人们的视线吸引到了政府诚信上。河南驻马店确山县民众称1991年至1999年间,县政府先后向全县行政及事业单位员工借款,金额从300元-1000元不等,拖欠20年未归还。同样的还有安徽三义镇政府公款吃喝欠债21.5248万元及利息,17年未还。债主刘梦夫先后向安徽省蒙城县及亳州市法院起诉。随后,双方"达成和解",欠债将分期还清,刘梦夫要到2019年才能拿到全部欠款。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8.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各盟市和自治区有关部门行政一把手签订了《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目标责任书》(以下简称《责任书》),要求各盟市及有关部门“到2005年底,确保清理拖欠工程款达到80%,其中政府工程项目达到90%;到2006年底,确保清理拖欠工程款达到100%。”目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清理拖欠工程款工作进展缓慢,据全国工程建设网上有关数据反映,截至2005年5月23日,全国清理2003年底以前拖欠工程款比例达到55.83%,其中政府项目达到47.26%,房地产项目达到62.72%,其他项目达到59.77%。而我区的清欠比例仅达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3]94号),从源头上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经国务院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贯彻实施。一、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拖欠的工程款,当地政府要在本级财政用于建设的资金中(包括  相似文献   

10.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2005年以来,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3〕94号)、《2005年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要点》(建市〔2005〕94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05〕182号)要求,采取各种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我市清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中国工程建设信息网上统计数据反映,截至2006年1月4日,我市已累计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314185.58万元,清偿率为81.48%,全国平均清偿率为89.63%;我市已偿还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150553万元,清偿率为92.57%,全国平均水平为94.74%。  相似文献   

11.
拖欠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要解决“欠薪”问题,还得从政府抓起。 一是有些地方政府不计财力讲排场,实际上成了“欠薪”的源头:政府欠包工头的,包工头欠民工的。有个地方建起了办公大楼,政府却拖欠工程款不给,市长还对拦车追讨工资的民工态度蛮横。这样的政府在群众心目中是什么形象?为“政绩”而损害打工者权益的责任人,应该从严追究。  相似文献   

12.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2006年自治区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06年自治区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3.
营商环境核心问题是政企关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有效维护市场关系、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市场发展活力,关键在于抓好政务诚信建设.当前,民营企业家普遍认为,营商环境的真正"痛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官不理旧账".一些地方一届政府一套政策,一任领导一个想法,一旦主要领导干部变动,相关工作延续性就受到影响,有的甚至推倒重来,根本不把承诺和规划当回事,导致企业血本无归.二是"开门迎客,关门打狗".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时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承诺都能做,一旦市场主体资金到位、项目启动,就完全变成另一副面孔.这些现象的本质都是政务诚信问题.启示我们政务诚信犹如附着在政府肌理中的"思维之纲",必须抓住政务诚信这一"牛鼻子",努力打造无障碍、重规则、高品质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是落实国务院提出“对2003年底以前已竣工项目的拖欠工程款,要在三年内完成清欠任务”要求的第二年,也是解决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的关键一年,对完成清欠总目标的关系重大。为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要点〉的通知》(建市[2005]45号),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我区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5,(1):67-68
2004年8月,建设部宣布,2005年春节前解决所有2003年前拖欠的农民工工资,2006年底前基本解决经确认的已竣工工程拖欠工程款,其中.中央本级预算拨款项目拖欠工程款2004年底前还清,地方各级政府投资工程的拖欠款2005年底前完成清欠任务。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相应制定了清欠时间表。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8,(24)
严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我国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央、地方政府和企业形成的"三维市场体制",为中国高速增长奠定制度基础。但这一机制也累积了一些问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就是其一。加强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工作是未来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7.
豫政〔2 0 0 4〕2 7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 0 0 3〕94号)下发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清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从全省情况看,各地进展还不平衡,清欠任务仍然很艰巨。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确保完成国务院制定的三年清欠目标,并不再产生新的拖欠,根据建设部等七部委和最高人民法院联合下发的《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的实施意…  相似文献   

18.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其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构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示范性和推动性作用。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诚信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诚信意识,弄虚作假现象较为严重;二是缺乏公平意识,地方保护主义较为严重;三是缺乏守法意识,政府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四是缺乏服务意识,角色缺位现象仍然存在。文章提出了建构"诚信政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新《预算法》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部分就是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权限,这对于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局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新《预算法》关于地方政府举债规定的贯彻实施存在一些困难,如难以解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对地方政府性债务  相似文献   

20.
2004年8月2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加快清理拖欠工程款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清理拖欠建设领域工程款工作,要求全省想方设法,抓紧抓好。为搞好清欠工作,省政府建立了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清欠工作的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999年10月1日施行的新《合同法》中,首次规定了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制度。该制度的确立,旨在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