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继党中央、国务院颁布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召开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就落实国家人才规划、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全面部署之后,省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最近又召开了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对贯彻人才规划纲要、加快建设人才强省作出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有关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2.
姜力 《中国民政》2010,(11):13-14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的发布,对全面提高我国人才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讲话阐述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作出了加快人才发展的工作部署和具体要求,民政部门要在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铁道部,解放军总后勤部、武警部队后勤部: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总体要求,在认真总结会计人才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人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会计人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的基础上,我部制定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会计人才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现将《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简称《教育人才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5.
在《宁波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公开发布之际,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对规划纲要作了解读。一、为什么要制定实施《人才规划纲要》答:《人才规划纲要》是我市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人才规划纲要》是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德生 《今日海南》2010,(11):36-37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人才规划》)进行了全面部署,并面向全社会公开颁布了《人才规划》。随着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人才规划》,各地在吸引人才、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将迎来新一轮竞争,经济发达地区和产业发展重点地区具有绝对优势。在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情况下,人才用脚"投票",自然选择流向上述地区。海南是经济小省和欠发达地区,自身人才资源供给不足,人才竞争力弱。经济发展和人才资源双弱的局面,除了千方百计发展经济,还必须创造性地做好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明确了我国人才发展战略思想和下一步人才工作基本要求、方针原则和工作重点。会前发布的《全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了未来1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部署、主要任务和  相似文献   

8.
最近,中央批准印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这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是今后几年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人才规划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认真学习贯彻《人才规划纲  相似文献   

9.
耿科研 《前沿》2011,(24):251-253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教育和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目标向导。高等学校承担着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双重重任,两个《规划纲要》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指导。这其中,通过认真学习两个《规划纲要》,从而进一步加深认识、提高意识水平、积极推进高校师德建设是高等学校实践两个《规划纲要》宏伟目标的重中之重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崔彤 《前进》2004,(12):47-48
的十六大之后,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建设山西小康社会的意见中提出要“努力把山西建设成文化强省”。2003年,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文件印发《山西省建设文化强省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纲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全省到2010年,基本建成拥有强势文化人才、强势人文学科、强势文化活动、强势文化产业、强势文化品牌的文化强省,实现文化及其产业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纲要》强调要以组织强势文化活动为突破口,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强势文化品牌,培育强势文化人才,建设强势文化产业,营造浓厚的文化氛…  相似文献   

11.
《党建研究》2012,(10):8-9
李源潮同志近期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会议上指出,要认真落实中央最近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健全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扎实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国家人才发展规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人才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李源潮同志指出,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要更加重视人才工作,切实履行好管规划、管政策、管改  相似文献   

12.
《党建研究》2012,(6):62
为更好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人才强国建设步伐,中央组织部于2011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口径全国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组织编纂了《中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201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系统收录了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才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的全口径统计数据,是第一部全面反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10,(4):32-35
6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这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本刊整理要点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2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人才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方针,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为建设人才强国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务院国资委也及时召开中央企业人才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纲要》,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对新形势下更好地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进行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15.
一、出台《人才规划纲要》。乌兰察布市委出台了《乌兰察布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乌兰察布市关于建立人才工作责任体系的意见》,《人才规划纲要》提出,计划到2020年,引进以"两院"院士、高科技创新型人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层次教育医疗卫生人才为重点的各类高新人才1.5万人,逐步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和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落实《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主线,以人才培养、选拔、吸引、使用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完善机制,健全制度,优化环境,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全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稳步增加、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省政府近日正式印发了《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人才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和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部署要求,《人才规划》坚持服务科学发展,提出了未来5年我省人才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作为我省“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5年实施方案,《人才规划》无疑是一张“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快建设人才强省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10,(6):24-25,40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近几年来,湖南省妇联作为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切实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女人才工作的意见》和《湖南省人才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采取多项措施,把高层次女性人才开发作为工作重点,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中,提出了大力宴施文化大省建设的“八项工程”,其中之一是“实施文化人才工程”,强调“高素质文化人才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名片和文化形象。要按照人才强省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在文化领域重点造就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人和文化大师”。此话道出了实施“文化人才工程”对浙江建设文化大省重要意义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加大三个力度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深入实施“万名人才引进回归工程”,根据产业提升的需要,引进企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研发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促进企业发展;按照文化名市建设的要求,积极引进规划人才、高教人才、卫生人才、文化人才,推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