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周勇 《理论导刊》2001,(6):56-57
今年是巴黎公社革命130周年。130年前巴黎公社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为防止政权变质而自觉保持社会公仆本色的伟大创举,至今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对新时期担负重大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实行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制度巴黎公社革命的本质是无产阶级建立民主制度的国家政权。这个政权最显著的特征是“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77页)。而“真正民主制度”的基本目标则是实行人民当家做主。因此,人民群众的民主选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就是民主制度最核心…  相似文献   

2.
巴黎公社革命对列宁社会主义政权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列宁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对巴黎公社的解读并通过反复研究巴黎公社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教训,从而深化了对无产阶级政权本质的认识,坚定了用暴力夺取无产阶级政权的信念,并为其创制无产阶级政权也提供了有益借鉴。列宁学习、运用巴黎公社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教训所坚持的基本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党来领导,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在总结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后曾强调指出:"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165页)列宁在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推翻沙皇专制的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认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以外,没有别的武器".(《列宁选集》第1卷第510页)十月革命胜利后,在组织苏维埃政权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列宁也明确表示:在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布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未来无产阶级国家应该采用民主共和政体。1848年革命时期,他们就提出彻底推翻君主制,把全德国宣布为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共和国,无产阶级在革命中要力争把这种民主共和国变为“社会共和国”。1871年马克思又指出,巴黎公社就是无产阶级所向往的“社会共和国”的“一定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74页) 列宁卓越地发挥了上述思想,在领导建设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阶段性及其特征,这就是以议行合一的巴黎公社共和制为基础,由人民监督过渡到直接参与,再由直接参与过渡到全部权力由国家回归到社会,从而实现社会管理和国家消亡。  相似文献   

5.
一高水平的反腐倡廉能力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应有之义首先,加强反腐倡廉能力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无产阶级在执掌政权以后,就面临着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防止“滋生腐败”的问题。当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俄国建立后,列宁多次论述保持先进性、防止腐败产生的问题。他强调:“徒有虚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他意识到,在新的国家机器中仍可能保存旧国家机器的“痕迹”,仍可能出现腐败现象,他提出要把那些“‘混进党里来的’、‘摆委员架子的’、‘官僚化了的’人”清除出党…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科学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对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建设"廉价政府"进行了科学构想。列宁在建设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过程中,尤其是十月革命胜利后,提出了以防范官僚主义、打击贪污受贿为核心的反腐倡廉建设思想,开展了完善检察制度、强化廉政教育等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廉政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一是继续加大反腐力度,强化"不敢腐"的震慑;二是深入推进法制建设,筑牢"不能腐"的堤坝;三是补足理想信念之钙,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相似文献   

7.
120年前的3月18日,英勇的巴黎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虽然巴黎公社只存在了短短的72天,但是第一次掌握了政权的工人群众充分发挥了“历史主动性”,创造了光辉的业绩,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我们永远缅怀为创建和保卫巴黎公社而献身的烈士,始终把巴黎公社看作新社会的先驱。 120年来,巴黎公社革命所开创的工人阶级解放事业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经历了曲折的、复杂的斗争过程。今天,在社会主义面临着严峻挑战的情况下,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巴黎公社经验的深刻总结,重新研究巴黎公社的基本原则,对于我们坚定  相似文献   

8.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及其政权的必然产物。无产阶级建立国家政权,从制度上肯定了廉价政府的存在。然而,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由于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与经济结构变化的持续和节奏不一,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情况早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现实中,反腐败已经成为我国巩固政权和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环节。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腐败思想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理论视野》2021,(1):18-25
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立者。改造而不是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无产阶级专政意味着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国家政权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无产阶级国家政权代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而后再把生产资料转交给整个社会,按新的方式来组织社会、组织生产。恩格斯提出的一系列创新性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形成做出了原创性贡献,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始人,他们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的。这些基本观点,可以概括成为必须保持党的先进性等七个方面,他们还提出了执政党建设某些思想。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amin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aris Commune and the Gwangju Uprising. Although separated by more than a century, these two events contained many dynamics in common: the spontaneous emergence of popular organs of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emergence of armed resistance from below; attenuation of criminal behavior in the cities; existence of genuine solidarity and cooperation among the citizenry; suspension of hierarchies of class, power and status; and appearance of internal divisions among the participants. While in Paris a previously formed group (the National Guard) seized power on March 18, in Gwangju people spontaneously formed the Citizens' Army. The Paris Commune played a role in the Gwangju Uprising through the conscious memory of many participants.  相似文献   

12.
从法学角度看,恩格斯晚年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巩固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理论。恩格斯系统阐发了国家和法的起源与演进理论,批判了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和黑格尔唯心主义法哲学,进一步阐发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辩证法;根据欧洲的新形势,恩格斯主张工人阶级要将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相结合;结合巴黎公社经验,他阐述了无产阶级新型国家和法制的基本原理,反对国家崇拜;在一系列通信中,他深入阐发了法和国家对经济关系的积极反作用和相对独立性理论,批驳了社会发展的“唯经济论”。恩格斯一系列法哲学新观点,对于当今时代深入理解法与经济的关系、法的历史发展规律、法的本质及功能、法律意识形态等问题,都依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构建范式及理论基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基础,是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范式诠释了腐败行为产生的内在发展规律和外在影响因素,揭示了腐败行为产生于权力运行主体以及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点。人本管理理论、发展生态理论、风险社会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等蕴含丰富的廉政风险防控思想,是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理论依据。要不断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探索以预防为核心、适合中国国情的腐败治理模式,推进风险防控的理论研究,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优化廉政文化建设投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务实举措,是树立廉洁高效形象的实际行动。在现有反腐倡廉总投入既定条件下,通过合理调整廉政文化建设与其他反腐倡廉工作的工作量,可以达成反腐倡廉总体成效的最大化。优化廉政文化建设投入须以量化廉政文化建设及其他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为前提,因此构建廉政文化建设及其他反腐倡廉工作的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项反腐倡廉工作的绩效进行定量评估,应当受到关注与重视,并应尽早将其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针对公务员开展的廉政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组织支持理论和学习投入理论,探讨组织支持感、学习价值观对公务员廉政教育学习投入的影响,提出以学习价值观为中介变量的理论模型。通过对244位公务员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实证了公务员的组织支持感对其参与廉政教育的学习投入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学习价值观在它们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组织支持理论与学习投入理论适用于公务员廉政教育情境。在开展廉政教育实践过程中,既要注意提高公务员的组织支持感,也要注重干预和调节其学习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反腐倡廉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性工作,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途径。反腐倡廉教育关口前移是从理论和现实出发的理性选择。在反腐倡廉教育实践中,既要严格遵循教育学原理与规律,又要充分把握反腐败斗争的特点;既要站在时代的角度,与世情党情国情紧密结合;又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既要发掘和继承我国的传统廉政文化,又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反腐倡廉教育经验;既要强化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又要丰富教育的载体和方式,做到主题鲜明,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建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对传统廉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警示功能、监督功能和测评功能。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其基本路径就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一方面通过自我学习,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基本理念,内化为科学的价值判断,外化为自身规范的言行举止;另一方面建立融"教育、制度、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反腐倡廉体系,从外在环境与外在因素两个方面促进廉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按规律反腐是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内在要求。进行科学反腐的过程,就是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通过纵向的、横向的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揭示掩盖在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之后的事物本质,进而按照科学规律谋划反腐倡廉建设的过程。要使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更加符合主客观相统一的内在规律,必须分析和把握腐败活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行业领域中的特点和规律,进而在制度建设、权力透明以及提高教育实效等方面践行按规律办事的理念,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法国廉政体系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的“分权制衡”、“人民主权”、“社会监督”等理论为基础,以议会、行政法院、预防贪污腐败中心、媒体等为主要支柱,发展了比较有特色的四项廉政制度——财产申报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公共会计制度和公务员制度。法国廉政体系建设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注重预防的反腐败理念,有效发挥廉政体系中各支柱部门的作用,以及加强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经验,对我国廉政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当今国际社会独树一帜的中国国家廉政体系。该体系理论的形成是当代中国反腐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它不仅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顺应了国际社会反腐败斗争的发展潮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防治腐败理论、系统论科学等构成了其理论渊源;当代中国的反腐败实践是中国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理论形成的经验基础;中华文明的整体思维是中国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理论的传统文化渊源;学习和借鉴国际社会注重预防腐败和建构国家廉政体系的新理念是中国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理论的时代精神和现代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