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理论武器和新的起点.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要把握阶段性与发展性、认识与实践、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关系,研究世界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2.
关于执政规律的哲学诠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禹美娘  梁道刚 《求实》2005,55(7):16-20
执政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执政规律的指导。深化对执政规律的研究是提升执政能力的前提。执政是通过执政系统结构来实现的。执政系统结构各要素之间存在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执政规律。执政规律是一个规律体系。执政主体、执政工具和执政客体三个基本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是执政规律体系中最基本的三个规律。  相似文献   

3.
执政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执政规律的指导。深化对执政规律的研究是提升执政能力的前提。执政是通过执政系统结构来实现的。执政系统结构各要素之间存在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执政规律。执政规律是一个规律体系。执政主体、执政工具和执政客体三个基本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是执政规律体系中最基本的三个规律。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不仅是三句话,而是蕴含着丰富内涵的共产党执政规律.它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三个代表"作为共产党执政规律,有其五个方面统一的基本特征和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论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三个代表"的基本内涵,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学习好、落实好、实践好"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5.
执政兴国、执政为民: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本质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继在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鲜明地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之后,在“5·31”重要讲话中又进一步提出了“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观点。这一重要观点和“三个代表”要求具有根本上的一致性,是对共产党执政目的和执政本质的新概括、新发展,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深刻把握的结果,从本质上体现了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日臻成熟与完善的具体体现。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观点,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形势下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也是新形势下提高执政党 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基本要求。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提高五个方面执政能力,指出了党 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认真总结这些规律,才能 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认识。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党执政的条件、背景、内涵、方式、机制都将出现调整和变化。这就需要进一步探索新时期执政党的执政规律,以创新执政理论和执政方式。执政的一般规律主要是,权力监督及制约规律;人民至上及授权的规律。执政的特殊规律主要是,一党执政的规律;执政党与国家政权一体化程度较高的规律。对于执政规律的研究不能忽略不同性质的执政党之间也必须遵循执政的一般规律的要求。认识和把握新时期的执政规律,既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更要将其置于世界大背景之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执政治国的先进经验和有益成果,这样才能高起点地提高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8.
科学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创新,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科学执政涵义深刻,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它主要是指执政党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把握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领导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新时期,我们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树立科学执政理念,把握科学执政规律,用科学的制度和方法提升执政能力,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戴强  戴勤 《求实》2006,(3):18-20
在共产党执政历史上我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按照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要求,和谐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共产党夺取政权后的奋斗目标。我党在总结各国共产党和自身执政50多年的历史经验教训后重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中这部分极为重要的内容,毅然用“和谐哲学”代替了“斗争哲学”,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新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矛盾凸显时期的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是对多变复杂的国际形势的回应,是保证我国健康持续发展和应对国际形势挑战的重要战略,是对我党的历史方位的新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表明我党在执政理论上越来越体现出“以人为本”,突出人是社会的核心和主题,以满足人的需求、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这是对共产党执政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科学执政涉及到五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准确认识客观规律和科学判断国内国际趋势;二是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三是建立科学的执政运行机制;四是采取科学的执政方法;五是党自身的科学建设。其中,第一个层次是对规律、时代与世界等客体的科学认识,第五个层次是对作为科学执政的主体——执政党的认识与把握,而第二、三、四层次是探讨执政党运用各种制度、机制和方法来改造和认识客观对象,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1.
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是党始终做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关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求党要特别重视研究生产力自身发展的规律,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自觉把握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从唯物史观高度认识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们党执政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心向背决定执政党的兴衰存亡,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和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全党同志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每一名党员必须牢牢把握这些政治观点,从而提高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3.
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核心和目标.人民当家作主要求我们党进一步探索一党执政条件下所特有的执政规律,树立法律至上的执政理念,确立党通过法定的民主程序掌控国家政权的制度,探索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就要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方法。内容和原则,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方法。要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执政方法的不同,进一步深化对自身执政方法的研究。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内容,就要研究中国共产党如何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确保始终发展社会生产力,如何完善党扔领导机制和理顺党政关系;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原则,就要研究党应如何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和如何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新公共管理与善治理论,对一些国家的政党和政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样,作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应该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借鉴新公共管理与善治的理论来处理好党与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时期实现执政为民的基本途径和保障,依法执政就是通过法律的形式将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强制力的保障,使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权益得以实现.为此,必须完善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树立法律尤其是宪法的权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从坚持党管干部到坚持党管人才,这是我党组织工作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在具体实践中,要贯彻好党管人才原则,必须落实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方针,最关键的是要创新人才的评价、培养、选拔、流动、激励这五种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从以党代政到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创新.坚持依法执政是革除传统执政方式弊端的迫切需要,也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按照依法执政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确立"法律至上"的执政理念,规定执政党的执政权限和执政程序,强化对执政党权力的监督,规范党政关系,发展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19.
党的执政能力内涵丰富:它是指党作为执政党的领导能力,其执政范围不只限于国家政权之内;它是指党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能力,这是党坚持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它是指党的整体执政能力,而不是领导干部能力的机械相加。  相似文献   

20.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维护党的领导合法性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党的执政能力应该通过政府的公共行政来体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该在政府能力提升之中得到实现。当前,提升政府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服务型政府建设,只有通过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制”体系和“德治”模式,才能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