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体制下阶段改革仍要持续放大分税制的体制能量与功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财政能在短时间安排上百亿应急资金,并建立700亿灾后重建基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围绕着分税制进行的财政体制改革,带来了我国财力的巨大提升和财力运用的高效。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构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体制框架,初步理顺了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此后,无论是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安排,还是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我国财政体制一直围绕着分税制不断  相似文献   

2.
1994年以来,我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税制改革,并适应分税制要求进行了税务机构分设,相继进行了税收征管改革,税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确定新时期国税工作基本思路,既是事关全局的重大理论课题,更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几年来,四川省国税系统确立了“带好队,收好税,执好法,服好务”的基本思路,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一、确立基本思路的理论和现实根据党中央确定我国到2000年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3.
姜冰雨 《行政论坛》2009,16(6):86-88
在分税制体制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为地方税收努力提供足够的激励强度,但这同时也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国家提出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其目的就是实现财政资源的平等,这意味着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平衡将成为未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针对当前转移支付体制改革的建议是:控制税收返还规模,完善税收返还公式设计;逐步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控制并逐步减少专项支付比重。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3,(44)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设计我国的分税制模式,不能照搬照套外国的做法,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分税制体制模式,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宁学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建立规范的以分税制为特征的分级财政体制,当前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要合理确定地方税收入规模,优化地方税税制结构,最终建立完全符合分税制要求的地方税收体系。要合理确定地方税收规模和税种的归属,优化结构,统一征管,逐步完善征管手段。  相似文献   

6.
保障纳税人权利对建设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纳税人权利保障在税收理论、税收立法、税收执法、税收司法等方面存在严重缺失。要使我国纳税人权利得到充分实现,应从完善税收立法、规范税收执法、健全税收司法、建立纳税人权利自我保护制度等四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纳税人权利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的背景分析,结合其他国家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比较研究,指出了我国现行增值税在公平税收负担、健全征税机制、完善分税制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完善我国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29)
近年来,土地财政问题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土地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制的独特现象,有一定的合理根据,但其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土地财政暴露出我国目前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某些问题。解决土地财政问题的相关对策:完善现有的财政体制;完善土地增值收益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土地政策,加强土地管理。  相似文献   

9.
餐饮业税收监管制度是我国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餐饮业经营者给付消费金额相应的发票亦是税收监管法课以的一项基本义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到连锁餐饮业的饭店小到个体经营的饭馆,主动开具发票的却越来越少,消费者索要发票也显得越来越困难。这一现象的普遍出现有着立法上的漏洞、执法上的漏洞和法律监督力量不足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和法律原因。在现有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必须从完善有关餐饮业税收监管制度方面的立法和推进餐饮业税控收款机的运用等方面着手,完善我国餐饮业税收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已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立法体制,并且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行政立法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来看,我国的行政立法制度仍很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比较严重的问题和缺陷,亟待解决和完善。本文拟就行政立法体制的完善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行政立法权限不清 行政立法权限,是指不同立法主体制定的行政法律规范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分工和限制。我国的行政立法体制是多级多层制的体制,很多行政机关都拥有行政立法权。但是,法律对诸多的行政主体的立法权限却没有作明确的划分,因此行政立法权限不清。 立法权限不清是行政法理论不完备在立法实践中的表现,它的直接后果是破坏国家法律秩序的统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主要应该对行政立法主体的行政立法权限作科学的、合理的划分。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1.
税收制度作为政府与社会经济利益分割的制度安排,能逐步改变决策者和管理者的决策与行为方式,具体表现为:税收收入比重影响着政府行为的自主性,财税制度变革是政府治理模式演变的制度诱因,税制结构及其性质制约着政府职能行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税制改革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9年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与之对应的是简化的税制与全能型政府;1980~1994年的"分权让利"时期,与之对应的是财政包干制下的税制与经济建设型政府;1994年以后的"分税制"改革时期,与之对应的是分税制与增长型政府。当前,以服务型政府转型为契机推进税制改革,需要确立立足于市场经济的税收理念,提高税收的财政主体地位,围绕地方税体系完善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  相似文献   

12.
分税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陈少英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几次大的财政体制改革,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实行和完善财政包干体制进行的。实践证明,这一体制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财政包...  相似文献   

13.
1994年是深圳市提出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年,这一年里深圳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探索,相应推出了许多新的改革举措。宏观与微观两个领域的改革同步推进,取得了新的较大进展。一、宏观领域改革成效显著1.财税体制改革中央决定,从94年1月1日开始推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同时进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工商税制改革。为贯彻中央的决定、在财政体制方面,我市开展了将中央税与地方税分开的工作,并按分税制原则合理确定市与区的利益分配关系,较平稳地实现了从财政包干制向分税制的过渡。在税收体制方…  相似文献   

14.
《团结》2002,(2):20-21
法和法“打架”,由谁调解? 《南风窗》2002年3月7日刊登林发新的文章说,中国“令出多门”的立法体制与不完善的法规、规章备案制度,是法制冲突的重要原因。现在中国已加入世贸,应该对这种“多层次立法”体制进行梳理与反思。 我国立法体制可以分为十个层次:一是全国人大立法;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三是国务院行政法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全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后,重新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配格局,在中央与省两级间初步搭起了一个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框架,各省也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在省以下范围内相应实行了省对各地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从这几年的运行情况看,新体制有效地促进了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但实行运行中新的财政体制还很不完善,暴露出一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新老体制双轨运行、省以下各级企业的行政隶属级次界线并未彻底打破,以及实行按投资分税等诸多方面,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影响税收行政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经济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经济因素对税收行政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模式的选择;财税体制;产业结构。提高税收行政效率既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又要选择合适的经济体制模式,完善财税体制。  相似文献   

17.
大力加强对中介组织的培育和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我国中介组织存在着诸如法律法规不完善、市场中介组织体制不顺、功能不全、环境缺失等问题。培育和规范中介组织的发展 ,一要规范管理 ,加强立法 ;二要“政中”分开 ,各司其职 ;三要加快立法 ;四要实行机构登记制度 ,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省级地方政府立法是我国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制建设和整个国家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立法数量的不断增加,省级地方政府立法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主要是省级地方政府立法权限范围不明确。进一步规范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立法权限,完善省级地方政府立法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应加强各立法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扩大公众参与;完善立法监督。  相似文献   

19.
确立分税制改革到今年已经整整10年。这项改革是党的十四大确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宏伟战略以后诸项重大改革中的一项,从实施效果看,尽管这项制度仍有需要完善之处,但其成功是不言而喻的。 也许不少人对分税制比较陌生,什么是分税制?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其实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分享分税制改革的红利:中国的财政收入从分税制实施前的5千多亿元迅速窜升为目前的近2万亿元,使中央财政贫弱的局面得以改观,进而使中央得以做许多多年想做而无法做的大事,比如加强了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增加科研与教育经费,加强了基本建设力度等等。地方财政实力同样不断提高。 今天我们回放此项改革的决策背景和过程,是因为与10年前此项改革设计、实施时的情势相比,今天中国深化改革与完善体制的国内外背景更加复杂,改革和发展的难度更大。当我们谋划今后的发展大局,寻找深化改革的新突破口,着手完善已初见轮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汲取过去一些重大改革所取得的经验,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0.
潘颖  温正伟 《学理论》2012,(11):130-131
纳税人的监督权是长期被忽略的话题,但是近年来受到了广大学者的注意,怎样完善我国纳税人的监督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对改善我国纳税人税收监督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不断完善立法;二是细化监督权体系;三是提高公民履行监督权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