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官者,掌权率众之人也。吏不廉平,则志道衰,“国家之败,由官之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为官者,能否清廉,能否秉公尽职,认真办事,这是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的问题。古往今来,无不如此。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向半殖展地半封建社会急剧转变的年代。尖锐的阶级斗争和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黑暗、吏治腐败构成了这时期的历史特点。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作为位居一方的封疆大臣林则徐,在数十年的官场  相似文献   

2.
舒颖  于越 《中国人大》2023,(15):23-24
<正>“这半年,打了24只虎,查处超340名厅局级干部。”前不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反腐半年记”,亮出今年上半年“反腐”成绩单。古人说:“国家之败,由官邪也。”腐败是最容易颠覆政权的问题,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我们党一手高举利剑、一手扎紧笼子,围绕反腐败国家立法,修改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制定了监察法、政务处分法等,成效之著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3.
厉行德治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我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素称“礼仪之邦”。我们的先民,不但曾以高度智慧的物质创造影响和推动着人类的历史进程,也曾以高尚纯粹的道德情操影响和推动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建设。古代思想家子产曾说:“德者,国家之基”;“敬德必胜,失德必败”。德治的核心是官德,很多有识之士早就提出“官正民服,官直民从,官曲民忧,官败民怨”。“为政以德则治,不以德则乱”。这是长期以来国家治理经验的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们党继承了历史上优秀道德文化遗产,对干部道德建设历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古今中外,治国之道,治吏为要。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而吏治腐败的基本形式是贪污受贿。追根溯源,“贪人败类”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徇财曰贪,玷官曰墨”,贪官一词随之而生。  相似文献   

5.
行政是国家政务的管理活动。依法行政要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那些不适应依法行政要求的传统观念。“治吏”是“吏治”的基础。“吏治”与“治吏”是依法行政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且后者更为重要。治国之本在于治官,只有通过“治吏”,才能使“吏治”保持人民政府的本色,充满生机、活力和效率。“治吏”的根本是“法治”。依法行政首先是依法治官,用法律规范国家公务员的行为。加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公务员的依法监督,同时,公务员要树立公仆意识和法治观念,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自觉在法…  相似文献   

6.
高度重视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余莉 《长白学刊》2012,(2):135-138
通过考察《群书治要》等史书,可以得出官德修养决定了国家的盛衰、民风的善恶和官员自身成败的结论。正所谓:"国家之败,由官邪也。""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因此,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改善社会风气、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吏治问题是政治的首要问题。我国古代吏治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其中的精华对当代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唐代思想家赵蕤总结历史上的吏治经验,提出:“陈道德以先服之,犹不可,则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则废不能以惮之,而犹有邪人不从化者,然后待之以刑矣。”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吏治“四环节”理论,即“服之以德———劝之以贤———惮之以废———待之以刑”。第一环节———“服之以德”。古人懂得,人的行为是受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支配的,一言一行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道德问题是做人与当官的根本问题。因此,吏治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读书与防腐     
袁浩 《当代广西》2009,(23):27-27
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不久。为整饬吏治,防止官员贪赃枉法,在严肃法纪的同时,将读书也作为一项“防腐”措施。有一次,他召集群臣,读了西域某商人“得美珠,剖身以藏”,结果“气绝而亡”的故事后,感慨地说,“吏受赇枉法”,“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  相似文献   

9.
“官”也能治病张钰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可有谁听说过“官”也能治病?有!不但能治,而且包治百病,尤其是对那些怪病、邪病特别地灵。妙手神医,“官”到病除。此种神奇勿需旁人指点,自己就能看个透彻。某某未得升迁,就会病魔缠身,不是今天去住院.就是明天去疗养。而...  相似文献   

10.
吴亚明 《台声》2013,(10):54-55
一直以来,台湾社会对教师保持了最真诚的一份尊重,“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老师们也格外注重自己的修为和行止,全心全意将心思放在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上,那种利用教师节敛财,利用家长搞关系、走门路的失德败节劣行,为他们所不齿。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说:“治国就是治吏”。“吏”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权是官吏的灵魂和内核。欲治官必治权。因而,治官之务在于制权。一、省官是制权的先务江泽民同志说:“现在农民负担重,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靠农民负担供养的人员太多。养民之道,必以省官为先务”。江泽民同志的指示是针对农民负担问题而言的。然而我们可以从中悟出,省官既是养民之道,也是治国安邦之道。省官必须精简机构。庙多僧多。机构多公职人员也就多。省官先要撤庙。庙不在,僧无留。要下决心撤并那些重叠的机构,撤消那些因人设庙的机构。省官必须控制编制员额。机关编制不…  相似文献   

12.
一、儒家德主刑辅模式的演变与内涵儒家的重德传统源远流长。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①儒家德治思想的核心是认为道德乃立国之本。这是他们对社会动荡与变迁的深刻体察和理性反思。殷商因失德而亡国,所以周公旦一再强调“敬德”、“明德”。郑国的子产也认为:“德,国家之基也。”②可见,先哲们把德治上升到关系国家强弱、治乱、兴亡的高度,对道德的社会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由于刑政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为其后盾并以物质的力量为自己开辟道路,它对百姓的震慑和约束作用更为直接有…  相似文献   

13.
段培华 《群众》2023,(10):64-65
<正>中国政治史上有一著名“官清河清”之问——试问官清易河清易?古代黄河屡次泛滥、河水长期浑浊,黄河水变清是天大的难事;古代官员缺少监督,官吏难免贪污,吏治清明同样可望而不可及。海晏河清、吏治清明一直是天下大治的象征。到底是河清容易还是官清容易,康熙年间的江苏巡抚宋荦有着自己的思考:官清才能河清。  相似文献   

14.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康乾盛世”的奠基者。其“端本澄源,源清流洁”等吏治思想,对维护和稳定清王朝的政治统治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吏治主要思想包括: 把从严整饬高级官员作为吏治的第一要务。亲政前,下诏求言,御史余缙建议,“民生安危视吏治,吏治贪廉视督抚”,他认为问题还不止于督抚,更深的根源在部院大臣。京官无法直接向人民搜刮,但手握官员任免权与钱粮奏销权,可借助权势向外官勒索贿赂。所以他说:“朝廷致治,惟在端本澄源。臣子服官,首宜奉公杜弊。大…  相似文献   

15.
在君主专制的时代,国家官员是国王的奴仆,在民众面前他们高高在上、是享有特权的“官”;而在民主国家,国家公职人员由国王的“私臣”转变为人民的“公仆”,他们不是公务“官”,而是公务“员”。法律称谓的改变表明了法律上公务员与普通民众的平等性,也告诫我国公务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提高依法决策和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近期,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本市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决议明确提出,要将公务员列为普法教育的重中之重。闻讯,笔者不禁为之叫好!  相似文献   

16.
借用一个日本间谍的话:看一个民族要“洞其心腹”。甲午战后50年,中国受日本之累,其原因要追溯千年以上的历史。然而,当下中国是否认真总结过中日两千年交往史的真相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之败,实为意识之败,而非力量之败。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如何实现依法治国这一战略目标呢?笔者认为,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权、治官,“吏治清则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依法治国,实质上是国家权力与法律的一种配置和关系。操作国家机  相似文献   

18.
陈水雄 《新东方》2001,10(2):83-85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治人者首先应受制于法,这是法治社会的充分体现。“正己然后正人”,吏治清则国治,国治而天下平。我们国家要完全走向法治,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以法治“官”,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监督机制,建立公职人员的激励机制,为公职人员的安全保障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9.
杂感二则     
“唾面自干”与娄师德 “唾面自干”的典故见于《新唐书·列传第三十三·娄师德》:“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官款相傍,相得益彰”。意思是说,为官者傍上为“款”者,吃喝玩乐不愁,甚至还有钱财进贡;为“款”者傍上为官者,则可以通过为官者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更多的钱财。然而,广西某县的蒙时春自从与为官者相傍后,不但未能“益彰”,反而落了个家破业败的结局。 日前,笔者与面容憔悴的蒙时春相遇,他说:“你是写文章的,也写写我吧!劝劝那些做生意的不要像我一样……”说着,他泪水潸潸地诉说了那不堪回首的“傍官”噩梦…… 事业兴旺之时,他傍上了“局座” 蒙时春于1988年入伍到广西某边防部队,在农场里当一名养殖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