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显著优势。从理论优势上看,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时俱进地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从制度优势上看,中国共产党进行不懈奋斗来奠定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从主体优势上看,构建纪律严明的组织体系为共同富裕提供组织保障;从价值优势上看,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地践行初心使命来把握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从精神优势上看,中国共产党保持坚忍执着的理想信念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动力;从方法优势上看,中国共产党善于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来助推共同富裕落实落地。  相似文献   

2.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从革命夺权到掌权执政,红色资源始终伴随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历史进程。本文从中国共产党奋斗目的是为了夺取政权,而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斗争的历史产物入手,论证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见证。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红色资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权建设的伟大成就;二是红色资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建设的成功探索;三是红色资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建设的艰苦实践;四是红色资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军事斗争的风雨历程;五是红色资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3.
研究中国共产党与文化关系的四个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志敏 《新视野》2003,(3):35-36
可以从四个角度研究中国共产党与文化的关系:其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其二,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文化;其三,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思想理论政策及其实践;其四,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变迁,世界主题的变换,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问题的处理经历了一个从注重意识形态到超越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也从相对狭窄的发展空间走向更加广阔的外交舞台,折射出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外工作中的艰辛开拓与创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性质来看,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使命来看,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根本利益来看,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一、9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内民主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一部不断探求党内民主、扩大党内民主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内民主的历史历程,如果按党的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顺序划分的话,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内民主的初始阶段: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5年七大召开前.  相似文献   

7.
李爱丽 《党史博采》2006,3(7):16-17
"三个代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本质,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质的历史性结论,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不断实践和推进"三个代表"的历史,是体现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历史.本文从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从历史任务、思想方向和政治立场三个方面探索了党的先进性在历史上是如何体现"三个代表"的.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本质。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质的历史性结论,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不断实践和推进“三个代表”的历史,是体现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历史。本文从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从历史任务、思想方向和政治立场三个方面探索了党的先进性在历史上是如何体现“三个代表”的。  相似文献   

9.
<正>从1921年到2017年,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社会主义建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96年来的发展,关键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国家历史进程,决定了民族命运。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回望中国共产党96年历史,一段段峥嵘岁月的牺牲奋斗荡气回肠,一个个历史关头的重要抉择撼人心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入学习观的根本问题。立足中国文化土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基本态度,也是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所持的基本态度。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从产生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不仅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还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从内容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从形式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中国的民族文化概念和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核心思想的理论表达形式。从实质看,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民族意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的最高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顺应历史潮流而诞生的。工人阶级的集中,工人运动的发展,革命力量的汇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些都是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重要因素。1920年6月,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中共发起组在上海成立。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诞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转强。从1920年6月中共发起组的5个党员到1921年7月的50多个党员,再从50多个党员发展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中国…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共产党人"寻路"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重要历史启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从中国实际出发,绝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相似文献   

13.
卓越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基业长青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化解各类风险、迎接诸多挑战并带领人民群众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一招。与以往单纯通过要素提炼来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文献有所不同,本研究从领导力的源泉(人民)视角来看待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并从历史角度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百年流变,进而提炼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金三角”顶层设计与“四梁八柱”框架体系。最后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的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以及未来研究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李美英 《先锋队》2011,(15):52-53
党的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根本,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90年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历史。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  相似文献   

15.
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为什么我们党能够在腥风血雨中绝境重生并逐步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党员从1921年的50余人到今天的9000多万,从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到建立新中国,从任人宰割到世界强国,从一穷二白到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个个历史奇迹为何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才能实现?毫无疑问,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创造这种奇迹的源头活水,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人之为马克思主义者,从基因和血脉上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然是一个"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人的美好愿景源自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追求,而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批判激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自觉,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追求之所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启迪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而"知行合一"则指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现实路径。马克思主义者初心之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是使命的理论传导,这构成了"使命型政党"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17.
陈思 《党史纵横》2021,(1):10-13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是受共产国际领导的一个支部。从建立的第一天起,中国共产党就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可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规律还在探索中,遭遇过挫折,走过弯路。通过对这些错误教训的深刻反思和总结,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努力以"中国之治"来解决所谓的"恶"的问题,全力把中国共产党逐渐锻造成一个深得人民爱戴和拥护的强大政党。总结中国共产党98年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十个方面,全力把中国共产党逐渐锻造成一个深得人民爱戴和拥护的强大政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  相似文献   

19.
百年礼赞     
正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党团结带领重庆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推进革命、建设、改革在重庆的实践,创造了永载史册的光辉业绩,彰显了虽经风雨而初心不改、虽历磨难而使命在肩的历史担当,留下了红岩精神等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大坐标,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我们既要从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权威著作中找方向,又要从《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党史读本中找重点,还要从中国共产党在重庆不懈奋斗、不怕牺牲、理论探索、为民造福、自身建设的奋进历程中找答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强领导者。从实践推动上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从方向指引上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领路人;从精神支撑上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主心骨,以先进的思想理论、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严格的组织纪律凝聚起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