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建平 《求索》2010,(8):226-229
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的要素以"都市、文字、青铜器"一说最有代表性。本文认为服饰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因素之一。服饰是起源最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文明要素,同城市、文字、玉器、青铜器等其他要素促进了早期中国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服饰是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文明要素,纺织技术的发明是人类技术史上一大进步,从此服饰进入织物装时代,加快了社会的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服饰是中华文明产生发展的催化剂。服饰是富有精神意蕴的文明要素,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情绪、等级观念、宗教意识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服饰富含哲理,重理念思辨,人伦思想和人文精神贯彻于服饰的各种形态,技艺精益求精。只有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中国服饰才能继往开来,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3.
苗族服饰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独特的迁徙史、生活环境和观念意识,造就了苗族服饰的独特款式、图案和色彩运用,使之成为现实存续而包孕丰富信息的"无字史书"。从民族文化发生学、民族文化背景学、民族文化心理学、民族文化伦理学、民族文化美学角度来解读苗族服饰,能够获得对苗族传统文化的深入而全面理解,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提供坚实的知识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袁仄  胡月 《传承》2011,(5):9-9
制定服饰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开国后的大事,所谓改元易服。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服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未有明令服饰制度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艾丰 《时事报告》2013,(5):28-29
"第一夫人"彭丽媛身穿得体的、彰显中国特色的服装首次出访亮相,展现出高雅气质,得到世界称赞。人们注意到,她的服饰和赠礼,都选用中国品牌的产品。这样的"推介",使一些评论由衷感叹:  相似文献   

6.
《研究与交流》2000,(2):F003-F003
中国传统服饰的变革,始于开辟新纪元的辛亥革命。在此之前流行的传统服饰,以从商周演化而来的长袍马褂为主流。  相似文献   

7.
流行服饰蕴含着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内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落地"具象化、具体化、具小化"的内在要求。通过对3400余名大学生流行服饰文化观多维度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流行服饰的选择尚属理性,对服饰色彩选择倾向是优雅与含蓄并重,喜欢的服饰面料以环保和舒适为主;多数大学生不特意赶时髦追求流行服饰,且能够量入而出;休闲装是多数大学生钟爱的衣着风格;大学生喜欢的配饰以实用为主、偏好的品牌彰显青春活力,但在具体品牌上并无刻意追求;服饰消费的动机多出于"需要",消费心理价位趋于理性。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艰苦朴素"等倡导存有认识上的偏差,同时对学校相关流行服饰知识和着装的历史文化教育引导有着强烈的诉求。  相似文献   

8.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象征符号,也是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外在特征。在中国的56个民族中,多样化的服饰类型是苗族所特有的文化奇葩。对摆金式苗族服饰类型的记录和描述,有助于充分地展示其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民族性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史素昭 《求索》2014,(10):166-170
学术界往往从史学和文学的角度研究《史记》,但《史记》的服饰描写也极具特色。《史记》人物着装体现身份等级;《史记》服饰色彩彰显尊卑贵贱;《史记》服饰体现了"中和之美"。因此,《史记》的服饰描写深合儒家学说的核心"礼","以衣现礼"概括了《史记》服饰描写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0.
文章是从苗族服饰中的日月星辰纹样入手研究,调查了其服饰中图案来源、图案造型、文化内涵和文化变迁的过程.引入雷德菲尔德的大小传统理论,分析了太阳纹、月亮纹、"卍字纹"等图案从精英阶层流向平民阶层的历史过程,同时,通过访谈也发现了服饰图案存在小传统逐步发展演化为大传统的现象.由此得出,苗族服饰图案表现下大传统向小传统或小传统向大传统转化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表明了苗族服饰图案与当地人的宇宙生成观、苗族历史记忆和文化生成的联系,解读服饰图案的文化生成系统也有助于解读中华文明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基于此,对服饰图案的解读,也有助于探索苗族服饰的发展规律并对其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章映 《浙江人大》2013,(1):84-85
自1996年创立至今,森马巧妙"借力"创新发展,从默默无闻的一家小企业蜕变为中国休闲服、童装龙头品牌,成功缔造一个中国服装界的成长神话。"借"外力:成就浙商逆势上扬样本从诞生之初,森马在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并认真了解和分析国外著名品牌的发展经验后,坚持"虚拟经营",积极推行以品质为基础的品牌战略,将所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服饰选择与服饰时尚处于互动关系之中,他们不仅是服饰时尚的追随者和创造者,而且是服饰文化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回顾当代大学生服饰时尚的发展轨迹和现实,以及探讨影响服饰时尚的内在心理因素,可以对当代大学生服饰时尚给予积极的引导,使大学生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服饰追求。  相似文献   

13.
在今年1月4日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吉利控股集团、海康威视公司、森马服饰公司、三门县和诸暨市店口镇等5个单位,分别从开展自主创新、推进产业集聚、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和培育小城市等方面介绍了经验。现将这些材料予以逐一刊登。  相似文献   

14.
宗禾 《今日浙江》2010,(1):22-24
近年来,吉利控股集团、海康威视心司、森马服饰套司在市场战略、调整优化结构、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卓著成效,在全力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吴功正 《思想战线》2001,27(5):78-80
唐代服饰美学体现了社会风气与服饰变化的互动互摄现象.在唐代服饰美学中有着很深的社会思潮痕印.唐代服饰富于多彩多姿的美感特征,造型别致,甚至有男性化倾向.唐代服饰受到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然而,由于唐代审美思潮变化更迭的特点,所谓"胡服"在盛唐以后就不再盛行了.  相似文献   

16.
服饰,最初的功能是御寒和遮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服饰功能越来越显现出来,不仅讲究"服"的功能,而且注重"饰"的审美。特别是少数民族,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会选择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服饰,并逐步加以完善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饰。居住在"太阳转身的地方"——墨江的哈尼族,因其内部支系较多,服饰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貌和韵味。尤其妇女服饰,形式多样,有长衣长裤型、长衣长裙型、短衣长裤型三种,其保留传统  相似文献   

17.
黔西北彝族服饰及其图纹美学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黔西北彝族服饰传统纹样蕴含着深层的民俗内涵,服饰图案中还隐现着原始图腾崇拜的影子。多元化整体美,以自然美作基调加上崇拜性思想的反映,是彝族服饰图纹艺术特点的组成元素。受这些元素的影响,形成了彝族服饰图纹的美学观念,并以此为尺度指导、衡量服饰图纹的式样、色彩和装饰的方式与布局,形成彝族服饰的独特风貌,表现出其个性化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8.
苗族服饰的数学因素挖掘及其数学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苗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挖掘了苗族服饰中远古时代关于"数"的记忆的"刻木记事图"和"蚕娘图";展现了苗族服饰"几何图案"中蕴涵有大量的几何变换,由此产生的数学美引入数学课堂教学,这样既使得数学贴近了生活,又使得学生学到了知识.  相似文献   

19.
凉山彝族服饰设计中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饰是民族区别的一个标识,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服饰,同一个民族由于分布区域不同在服饰上也有差异。各民族的地域、生态、方言不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民族文化也有所不同,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各民族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绚烂多姿的凉山彝族服饰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通过材质、图案、工艺等要素承载了凉山彝族最深远的文化特质,是彝族人民族精神、思维方式、思想情感、生活方式等文化的物质显现,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苗族素以服饰的多样性而闻名,仅女装款式就有百种之多,在国内少数民族实属罕见。杜甫就曾用"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诗句,描写苗族服饰的丰富多彩。贵州省有"苗族的大本营"之称,境内的苗族对服饰的款式、色彩、图案、质地各有所好,空申、空烈苗寨的短裙苗是其中非常有特色的一支。空申、空烈苗寨位于距贵州省省会贵阳市400多公里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四季常青,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寨子里女性头戴用自制的青云布折成的一个"人"字形的尖角雨帽,上身穿斜襟短衫.下身籽仅七5寸卜的口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