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亚地区恐怖主义的新态势、威胁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亚地区位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关键地带,存在大量活跃的恐怖主义组织,是恐怖主义活动频繁、恐怖主义事件多发的区域。恐怖主义对南亚地区相关国家之间关系及整个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产生着较大制约,对相关国家的主权、安全、稳定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对"一带一路"建设构成了较大威胁。应通过多种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恐怖主义威胁,这是维护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保障相关国家的安全与利益的需要,也是保障"一带一路"建设顺利进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后,美国迅速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大量阿富汗塔利班(后文简称"阿塔")成员逃往巴基斯坦,重建了阿塔组织。另外,巴基斯坦本土仍有四大恐怖主义势力:伊斯兰教派恐怖主义势力、巴基斯坦塔利班(后文简称"巴塔")、反印度恐怖主义势力和民族分裂恐怖主义势力。这五大恐怖主义势力使巴基斯坦深陷恐怖主义漩涡。加之,它们在指导思想、政治目标、组织稳定性上存在差异,致使巴国内恐怖主义问题更加复杂。这不仅威胁巴基斯坦自身及与邻国关系的发展,而且威胁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乃至南亚地区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国际反恐怖主义战略:美国、巴基斯坦与印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后 ,随着美国组织盟国准备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 ,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重新回升 ,美巴之间的密切合作成为美国反恐怖主义行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印度的合作愿望则因印巴两国的微妙关系而受到美国冷落。印巴在阿富汗政治重建问题上利益迥异 ,同时克什米尔暴力事件也突出了印度自身的反恐怖主义问题 ,这些复杂因素使得美国不得不在南亚维系平衡、险走钢丝 ,为其全局计划增添了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4.
2013年,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式推出"一带一路"战略。根据经国务院授权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略还包括"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一条连接中国、孟加拉国、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等国,覆盖两条"走廊"且早于北方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即南方丝绸之路便已形成并持续惠及沿线相关国家,实际上早就形成了一个经济带。在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下,南方丝绸之路所涉及区域的重要战略意义更加凸显。中国有必要整合"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从  相似文献   

5.
“9. 11”袭击事件及其后续发展对南亚的地区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 ,印度与巴基斯坦间的争端成为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怖主义战略必须考虑的重点。随着印度遭到两次严重恐怖袭击 ,印度进行了大规模军事调动准备报复 ,印巴对抗的升级和核冲突的危险使克什米尔问题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由于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立场不同 ,南亚的反恐怖主义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难题。近期在印度的压力和国际社会促使下 ,巴采取了积极措施打击国内教派极端主义和越界恐怖主义势力 ,骤然变化的局势也为印巴之间采用政治方式解决克什米尔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特朗普政府南亚战略的形成受国内关于阿富汗困局的政治辩论、南亚安全形势的持续恶化及中国崛起等因素的影响。该战略主要由阿富汗、印度与巴基斯坦三大支柱构成,其主要内容包括增兵阿富汗聚焦于反恐并支持其自主重建,希望印度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并深化多层次的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对巴基斯坦实施"大棒"政策以迫使其加强与美国的反恐合作力度。未来,美国仍将主导阿富汗重建话语权、强化美印多层次的战略协调与融合、在反恐上向巴基斯坦施压并倾向采用区域合作方法解决难题。特朗普政府南亚战略的实施既受制于南亚域内国家之间的博弈,也受制于域外重要利益攸关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其实施将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7.
特朗普政府南亚战略的形成受国内关于阿富汗困局的政治辩论、南亚安全形势的持续恶化及中国崛起等因素的影响。该战略主要由阿富汗、印度与巴基斯坦三大支柱构成,其主要内容包括增兵阿富汗聚焦于反恐并支持其自主重建,希望印度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并深化多层次的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对巴基斯坦实施"大棒"政策以迫使其加强与美国的反恐合作力度。未来,美国仍将主导阿富汗重建话语权、强化美印多层次的战略协调与融合、在反恐上向巴基斯坦施压并倾向采用区域合作方法解决难题。特朗普政府南亚战略的实施既受制于南亚域内国家之间的博弈,也受制于域外重要利益攸关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其实施将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之前,巴基斯坦的阿富汗塔利班政策以支持为主。阿塔在巴基斯坦的帮助下不断壮大,平息了阿富汗内战并最终建立了喀布尔政权。纵然国际社会对阿塔的谴责不断,但巴历届政府一如既往地选择支持它,其主要原因在于巴基斯坦希望通过帮助阿塔,进而开辟其通往中亚的商道,保障自身利益;寻求战略纵深,排挤印度在阿存在;解决阿富汗难民问题,维护巴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与能源安全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从能源来源、战略通道、合作机制、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为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提供有力支撑。"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布局,有效避免了对某一国家或者某一地区能源进口的过度依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推进合作,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区域与跨区域能源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资源丰富、资源国出口多元化和消费国进口多元化需求契合、炼油化工技术和建设施工能力较弱,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大量新的合作机遇。但中国企业在能源合作环境复杂多变、大国因素的干扰、非传统安全威胁、合作国的能源政策因素等方面也存在挑战。论文最后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对中国国际能源合作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王娟娟 《南亚研究季刊》2020,(1):1-10,108,I0002
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南亚战略的实施凸显出鲜明的特点:其一,整合南亚战略与印太战略,强调跨区域战略协调;其二,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会谈并签署和平协议,贯彻基于条件而非时间表的撤军精神;其三,重视印度在美国南亚战略与印太战略中的"关键国家"作用;其四,希望巴基斯坦继续发挥"前线国家"和关键"第三方"的双重作用。未来,美国解决"阿富汗困境"之路既阻且艰,美印关系将更趋紧密而美巴关系则趋于平淡,美国整合南亚战略与印太战略的雄心不减,但将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建议中国与南亚共建"一带一路"以打造中国-南亚区域经济圈,发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辐射与示范作用,促动良性竞合的中印关系的发展,支持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的政治和解努力的同时做好美撤军后阿富汗内战再起的预案。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的阿富汗新战略中,印度和巴基斯坦占有重要位置,如何发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解决阿富汗问题中的作用,不仅对奥巴马政府稳定阿富汗局势,而且对美国撤出阿之后的局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当代南亚恐怖主义的起源与诱发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亚地区是恐怖主义的重灾区,也是国际社会打击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的前沿地带。“9·11”事件后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以来,南亚反恐局势的走向引发密集关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情况尤为明显。当代恐怖主义在南亚地区的崛起并不是偶然的,有若干重的历史与地缘政治诱因发挥了作用,既包括地区部的因素,也包括跨地区及国际范围的问题,这些外因素的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南亚恐怖主义问题的复杂性和应对恐怖主义挑战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后印度的考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9 11事件后 ,印度立即表示“无条件支持美国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立场 ,积极加入国际反恐怖主义联盟。由于美国对印度的反应采取冷淡的态度 ,反而把巴基斯坦作为反恐怖主义的前线国家 ,印度表现出无奈、担扰和愤怒。通过冷静的思索后 ,印度反映出对美国许多的奉劝、呼吁和要求 ,加强多边双边的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后,巴基斯坦面临继续支持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还是加入美国的反恐阵营的艰难选择。巴基斯坦政府在分析了内、外因素后做出了支持美国打击藏匿在阿富汗的恐怖主义组织的军事行动的决定。从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分析认为,外部无大国支持其与美国对峙,内部也无实力与美国抗衡的情况下,美国用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迫使巴基斯坦追随美国并加入到反恐阵营中。巴基斯坦调整阿富汗政策赢得来自美国的大量援助,同时也导致恐怖主义在巴基斯坦境内蔓延。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后,巴基斯坦面临继续支持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还是加入美国的反恐阵营的艰难选择。巴基斯坦政府在分析了内、外因素后做出了支持美国打击藏匿在阿富汗的恐怖主义组织的军事行动的决定。从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分析认为,外部无大国支持其与美国对峙,内部也无实力与美国抗衡的情况下,美国用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迫使巴基斯坦追随美国并加入到反恐阵营中。巴基斯坦调整阿富汗政策赢得来自美国的大量援助,同时也导致恐怖主义在巴基斯坦境内蔓延。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提起巴阿境内的极端组织,学界习惯性地直指"基地组织"与"塔利班",而对于"哈卡尼网络"并没有足够重视,只是简单地将其归为一个地方性犯罪团体,并认为它的目标也就仅限于骚扰阿富汗几个地方区县政府。但实际上,哈卡尼组织对于整个巴阿局势,甚至周边版块,包括南亚地区、中亚五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试图通过对印度人或印度在阿富汗修建的基础设施发动恐怖主义袭击,获得巴基斯坦的好感,拉拢巴基斯坦的恐怖主义组织,并与中亚各国的伊斯兰极端势力展开合作,积极构建一个以阿富汗为基点,辐射南亚、波及中亚地区的极端势力网络。  相似文献   

17.
2001年"9·11"事件爆发以来,尤其是2003年之后,巴基斯坦长期面临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2010年以后,随着美国逐渐退出阿富汗战场和巴基斯坦反恐措施的强化,巴基斯坦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不断下降。虽然进入2017年以来,巴基斯坦连续遭遇重大恐怖事件,但与2010年以前相比,仍然处于可控状态。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虽仍处于从消极和平向积极和平过渡的阵痛状态之中,但国家化、现代化进程正在继续,国家对边疆地区的统治能力上升,对非法武装组织的控制能力上升。只要延续这一过程,一个稳定、安全的巴基斯坦,是可以期待的。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战略正深人推进,投资争端引发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面对新形势,固有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的弊端已完全暴露,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要求。同时,亚洲已成为全球直接投资的首选区域,但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却出现了大量失败的投资项目。基于此,为妥善解决可能由"一带一路"项目投资争端引发的争议,应尽快建立以亚投行为主体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在该机制的实体规则构建中,需要充分考虑沿线国家的司法体制与环境,物化命运共同体理念,将沿线区域内我国国有企业与东道国之间发生的投资争端作为解决突破点,以期增强各方合作信任感,提升国际投资领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曾祥裕  张春燕 《东南亚》2013,(1):50-54,93
阿富汗北通中亚、南接南亚和印度洋,地缘位置极为重要,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中国等地区国家正积极参与阿富汗交通、能源管线等战略通道建设。总的说来,阿富汗战略通道建设的推进有利于阿富汗与外界的沟通,也有利于阿富汗局势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美国大幅撤军后,阿富汗进入国家转型新阶段,安全、经济和政治领域均面临严峻挑战。阿富汗安全形势趋紧,经济发展陷入衰退,政治内耗严重及和解进程难以取得突破,对地区稳定产生深刻影响。美国鉴于阿富汗形势恶化及反恐作用上升,自去年以来放缓了撤军步伐。美国已为在阿富汗长期驻军做好准备,仍将继续主导阿富汗事务。中国积极支持阿富汗经济重建与政治和解,"一带一路"倡议亦与阿富汗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阿富汗希借助中国的"一带一路"助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但面临区域内外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