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学校是理解巴基斯坦社会思潮的关键因素,它不仅是伊斯兰社会的巴基斯坦最为重要的部门,也是巴基斯坦社会的一面"镜子"。"9·11"事件之后,西方将宗教学校与宗教极端主义和激进社会思想"孵化器"划上等号,这种标签化处理进一步加剧其负面功能发挥。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程中,需要高度关注宗教学校迅速发展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避免掉入西方学术界制造的话语陷阱。本文认为,巴基斯坦宗教学校存在管理体制混乱、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经费来源的矛盾性和卷入宗教政治与教派纷争等问题,这不仅影响其宗教教育功能的发挥,也构成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潜在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2.
巴基斯坦是南亚最大的穆斯林国家,连接中亚、西亚伊斯兰世界,毗邻中国西北部穆斯林聚居区。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对中国和巴基斯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中巴经济走廊面临诸多内外挑战,其中包括巴基斯坦极端势力对走廊施加的安全影响。巴极端势力不仅伤害中方工程人员,破坏走廊项目设施,而且从舆论宣传与意识形态角度对中巴经济走廊的顺利实施构成严峻挑战。因此,中国需要与巴基斯坦在双边和多边层面上开展去极端化合作,综合采取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防范巴极端势力对中巴经济走廊与中巴友谊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必经之路,是其终点瓜达尔港的所在地,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及维护"中巴经济走廊"安全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然而,俾路支省长期存在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和宗教极端主义势力,暴恐袭击事件频发,加之滞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使得俾路支问题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对此,中巴两国应加强政府与民间交流对话,实现信息共享;统筹应对俾路支问题,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树立可持续安全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安全预警能力,鼓励企业安保独立化;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改善中国政府、企业形象;准确解读"中巴经济走廊",警惕域外势力干涉等。  相似文献   

4.
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共商、共建、共享的互联互通之道,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政府就此达成高度共识。在民间层面,巴基斯坦民众对中巴经济走廊认知的主流是积极的,但围绕地区利益分配、军队政府力量平衡、融资方式、生态环境破坏以及谋生之计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险性态度。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要顺利推进,必须进一步助推巴基斯坦国民的积极态度,尽力化解风险性态度。  相似文献   

5.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巴基斯坦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会平 《东南亚》2014,(1):64-68
中巴拥有良好的政治关系使两国建设经济走廊并不存在着政治障碍,且巴基斯坦对建设经济走廊的热情非常高。但客观来看,囿于巴基斯坦方面的政治、经济及安全形势,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面临诸多风险。  相似文献   

6.
得益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巴基斯坦电力短缺问题得到一定改善,但是中巴能源合作项目在不同地区进度差距显著。旁遮普省与俾路支斯坦省即为一组极好的对照。两省均有不少中巴能源合作项目,但其建设进展却相差甚远。两省的项目建设进展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巴能源合作项目所在地政治势力支持与否。争取巴基斯坦地方政治势力支持对项目顺利推进非常重要。以适当方式回应巴基斯坦地方政治势力的利益诉求是争取其支持的关键,也是中巴能源合作项目建设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中巴经济走廊”背景下提升中巴贸易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巴经济走廊"战略为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中巴贸易发展分析,认为中巴贸易存在中方对巴基斯坦贸易顺差较大、巴基斯坦出口中国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而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化水平较低、中国缺乏对巴贸易的产业等是中巴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扩大从巴基斯坦进口、发展服务贸易和提高巴基斯坦出口产品竞争力等提升中巴贸易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巴经济走廊实施5年来,项目主要集中在旁遮普、信德、俾路支等地,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民众从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中直接获益较少,长期的无获得感,已引起当地民众对于中巴经济走廊的抱怨,因此加强中国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合作,扩大中国新疆对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影响,关系到新疆的稳定和开放,关系到中巴经济走廊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中巴经济走廊实施5年来,项目主要集中在旁遮普、信德、俾路支等地,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民众从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中直接获益较少,长期的无获得感,已引起当地民众对于中巴经济走廊的抱怨,因此加强中国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合作,扩大中国新疆对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影响,关系到新疆的稳定和开放,关系到中巴经济走廊的成败。  相似文献   

10.
俾路支省是巴基斯坦四个省中面积最大,而人口数量最少的省。虽然该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由于地理、历史、宗教等原因,该地区的发展一直被联邦政府所忽视。瓜达尔港位于俾路支省西南部,是巴基斯坦重要军事港口之一,可作为东亚国家转口贸易及中亚内陆国家出海口,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中巴经济走廊连接中国西部新疆省喀什地区和巴基斯坦印度洋沿岸的瓜达尔港口,其建设将给俾路支-瓜达尔港地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风险挑战,瓜达尔港应该在两国快速增长的相互依存关系下充分发挥其地理、战略作用,重振巴基斯坦经济,实现中巴两国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破解中国经济发展难题、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建立陆上安全通道以消解能源安全之虑、推动中国西部边疆地区乃至相关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世俗化,消除国际"三股势力"滋生土壤,以东方智慧消解美国等霸权国家的围堵、遏制,提升中国国际影响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也面临着恐怖主义、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政治、经济风险与异质文化冲突以及其他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中巴两国需要共同努力,与周边国家乃至国际社会一起协力应对,才能有利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顺利进行,从而才能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巴两国发展计划对接的结果,是一个旨在实现双赢、多赢的国际合作项目。自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以来,中巴两国政府加大了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力度,走廊建设获得明显进展。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巴国内政治掣肘致使项目执行效率较低;民众期待过高;精英阶层对华态度分化;沿线安全问题严重;外部势力干扰等。为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顺利进行,中国应加强与巴国内各政治力量的合作,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和双方管理能力,加大媒体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加强安全保护,扩大国际合作,有针对性地消除或减少有可能阻碍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8月21日,巴基斯坦外交国务秘书塔米娜(Tehmina Janjua)到访我院,并就"巴基斯坦外交政策与地区全球形势"做主旨演讲。演讲后,塔与中方专家进行座谈,双方就中巴关系、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巴人文交流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苏格院长会见塔米娜一行,荣鹰副院长主持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4.
从现状看,中巴经济走廊已开工的17个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项目极大提升了该地区的发展潜力,但由于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较弱、财政紧张、极端非传统安全隐患长期存在、克什米尔地区冲突升温、国内反对力量的阻挠等诸多挑战,中巴之间存在着关键基础设施未能联通、联而不通、通而不畅等问题,阻碍了中巴两国经贸一体化进程,也不利于形成连接我国新疆并直通瓜达尔港进入印度洋的战略大通道。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中国要在中巴经济走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进一步加强两国政治协商和安全合作,确保在建项目按期完工;同时继续完善互联互通的相关规划和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提供资金保障,吸引第三方投资,完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制等,形成规范制度,持续高水平推进中巴经济走廊陆海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为中巴两国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巴经济走廊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明显,中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对方在外交战略中位置愈发突出。本文通过对中巴建交以来(1951-2018)中国大陆对巴基斯坦题材图书的出版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相关题材图书出版存在宗教文化类图书出版数量少、巴基斯坦主流思想家介绍少、出版作品转化率低、出版架构不稳固等不足。本文认为要鼓励高水平出版文化交流、加强对巴基斯坦主流思想家作品引介、加大出版投入与培养专业编辑队伍、丰富出版种类与拓展文化交流样式等。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球格局变动,地区形势变化,世界大国战略调整,中国"向西开放"被赋予更多内容和意义。巴基斯坦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支点,中国则被巴基斯坦视为实现"亚洲之虎梦"的重要外部因素。在此形势下,多种因素促成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被提上双边议程。该项目工程浩大,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意义非凡,将成为中巴打造命运共同体关键一招,值得深度研究、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后,美国迅速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大量阿富汗塔利班(后文简称"阿塔")成员逃往巴基斯坦,重建了阿塔组织。另外,巴基斯坦本土仍有四大恐怖主义势力:伊斯兰教派恐怖主义势力、巴基斯坦塔利班(后文简称"巴塔")、反印度恐怖主义势力和民族分裂恐怖主义势力。这五大恐怖主义势力使巴基斯坦深陷恐怖主义漩涡。加之,它们在指导思想、政治目标、组织稳定性上存在差异,致使巴国内恐怖主义问题更加复杂。这不仅威胁巴基斯坦自身及与邻国关系的发展,而且威胁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乃至南亚地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式推出"一带一路"战略。根据经国务院授权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略还包括"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一条连接中国、孟加拉国、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等国,覆盖两条"走廊"且早于北方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即南方丝绸之路便已形成并持续惠及沿线相关国家,实际上早就形成了一个经济带。在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下,南方丝绸之路所涉及区域的重要战略意义更加凸显。中国有必要整合"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从  相似文献   

19.
刘军 《东南亚》2009,(4):76-79
“9·11”事件以来,反恐战争背景下的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对于巴基斯坦伊斯兰宗教学校的指责声日益上升:宗教学校沦为恐怖组织、培养恐怖分子、资助恐怖组织以及传播极端主义思想。本文分析西方国家对巴基斯坦伊斯兰宗教学校的歪曲与污蔑,探讨其原因和动机并展望巴基斯坦伊斯兰宗教学校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近年,由于与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联系,以前很少为外界了解的巴基斯坦宗教学校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为消除误解,本文作者系统地介绍了伊斯兰知识的传播平台——巴基斯坦的宗教学校,以及他们与其他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差异,包括宗教学校的类型、沿革、教学分层、大纲课程设置等等。作者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廓清了巴基斯坦的宗教学校与基地组织的关系,分析了巴基斯坦各届政府对宗教学校的政策得失,西方社会对宗教学校的理解与误读,为巴基斯坦国家发展和当今世界反恐斗争的政策策略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伊斯兰与非伊斯兰世界相互了解交流、和平共处创造进一步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