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网络民族主义包括网络空间中的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行为,是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新的表达方式之一,其形成原因既有历史因素在内,也有现实影响于中,它的突出特征是理性和非理性的高度交织,具有突发性、反应性以及鲜明的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2.
民族主义在冷战后的世界十分活跃.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使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民族主义在国际政治中再度明显凸现.前苏联的解体不仅催发了其境内和东欧国家的民族主义浪潮,还使六、七十年代西欧的"新民族主义浪潮"、中东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宗教热情再受激发.民族主义已经成为破坏国际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催化与嬗变:民族主义与晚清政府的衰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政府的衰亡是多种历史因素和多种历史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本文以新知识分子、士绅和革命党人三个社会群体为代表,通过分析民族主义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的影响,折射出民族主义在清政府衰亡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与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 ,以及威尔逊主义的影响 ,是导致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原因。五四前后的中国民族主义具有高度自觉性 ,空前广泛性、文化民族主义高涨和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等特点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民族主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是不均衡的或者说是结构性的,它因对象国家的不同而不同,这种情绪大致可分为三类:平和与理性的、中立和克制的以及优越的。近年来,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总体上明显趋向于理性与客观、自信与自省。  相似文献   

6.
我国文化民族主义是一场对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进行辩护,并随着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不断对其重整的本土运动。近现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者在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还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行了探索,但是由于文化民族主义内在的保守性,所以很难理性地审视自身的弊端,结果是不自觉地延缓了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的进步,社会也逐渐走向了多元。有人说,当今中国正处于“第三次百家争鸣的时期”。在这个争鸣的过程中,值得我们警惕的是,一种狭隘民族主义的情绪正在抬头。狭隘的民族主义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盲目的排外,对外国人不加区别,统统反对。这种状况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往往一个国家在崛起的时候,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会蔓延,中国大概也不例外。在今天的中国,狭隘的民族主义有哪些表现呢?  相似文献   

8.
胡文木 《前沿》2010,(22):4-7
文章以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为依据,认为民族主义是西欧反对封建王朝和宗教共同体的产物,"同质性"社会结构是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同时,民族主义是"想象的共同体",具有主观建构属性.文章还认为,安德森多元主义民族观为当代民族主义实践提供了可选择方案,同时,也是民族主义理论不断修补、完善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调查情况表明,在可能引起各类突发事件的资源与环境安全、社会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价值观念和涉外安全6大类问题中,生态环境、社会差距、少数民族文化与宗教民族主义诉求、国有资产流失、行政执法混乱与行政行为不规范、恐怖主义、腐败、金融风险、通讯与网络安全和"三农"等问题,是中国未来10年内可能引起各类突发事件不确定性的重大因素,可能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和谐、全面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王浩翰 《传承》2011,(20):72-73,88
民族主义是伴随西欧构建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的自然产物,但对于近代中国来讲,却是在西方列强欺侮侵略的民族危难与社会危机特定历史背景下催生的舶来品。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有着不同于西方历史语境下的民族主义的文化特质。其中,禀承着中国传统文化与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具有的文化特质成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最为突出的特性之一。文化性亦可成为研究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合理视角。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下半叶 ,欧洲国家内出现了严重的民族认同危机 ,导致地区民族主义的兴起。地区民族主义的兴起既有社会历史的因素 ,同时也深受全球化进程的影响 ,是对全球化转变和国家衰颓的反应。全球化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削弱了民族国家认同 ,促使了地区民族主义的兴起。同时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 ,这种地区民族主义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民族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出现的,20世纪资本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对民族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既推动着民族主义的发展,同时又与民族主义形成尖锐矛盾.如何应对资本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矛盾是构建和谐国际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乃融会东西方民族主义思想学说加以独见创获而成,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指导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这是一笔至为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后人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在促进当代中国发展与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中,自觉地运用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弘扬民族复兴、民族平等、民族统一的核心价值,有利于发挥中华文化的凝聚作用,形成新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规律的结果,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结晶,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崭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在21世纪的中国出场,是因为我们需要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建党百年来,我们不断铸牢党的领导这个"定海神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促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出场.在新时代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度展开的...  相似文献   

15.
当代青年学生与网络民族主义之间是一个双向互动、双向建构的过程.网络民族主义是后冷战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而当代青年的参与方式则是网络民族主义思潮迈向实际爱国行动的核心环节.本文阐释了当代青年学生的五种参与方式及其相关机理,并探讨了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民族主义参与方式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当代青年学生网络民族主义参与方式的疏导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大陆,民族主义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梁启超是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理论的奠基者,其民族主义思想和理论贡献理应受到学界的重视,而就已有的成果来看,此方面的研究尚嫌薄弱.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和理论,坚持国内各民族一致对外的“大民族主义”,他对大民族主义观的坚持源于其明确的国家思想和对国家的认同;其民族主义观念和自由主义观念密切相联又有矛盾,表现出自由民族主义的特征.梁启超的民族主义属于健全的民族主义,在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云才 《前沿》2012,(6):138-141
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可分为三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呈现出一些特点,这些特点都是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反映。当代青年民族主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将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社会成员的身份认同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族群是基本的、也是重要的社会分类,族群认同是一种社会性的心理与文化反应,也是一个客观的社会事实。本文试图从文化分析的维度,分析族群认同的社会特性以及在社会互动与民族-国家建构工程中的作用,并通过对两种民族主义(公民民族主义与族群民族主义)的分析,探讨如何在承认族群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协调社会成员多重身份认同中的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19.
从民族主义形成的条件和作用看民族主义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主义具有凝聚一个民族的巨大功能作用,但因民族主义理论本身内在的缺陷性使得它只能处于一种工具性的社会地位,但如果注意这一工具的使用条件和使用目的,它对增进国家、民族意识,促进中国完成统一大业、抵御外侮,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社会成员团结一致的社会基础条件,为反对终极文化西化,提升中国民族文化的文化竞争力也是有所助益的。  相似文献   

20.
2017年国内民族主义思潮在关切国家和民族利益以及认同民族文化等方面表现出更加理性和自信的精神面貌,但仍然有一些不理性、不成熟的方面。面对民族主义思潮正反双重特性,我们要积极引导,防范和化解其非理性因素带来的不良后果。另外,还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增强网络舆情研判和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