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严重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导致发生严重临床型萎缩性鼻炎的大型现代化养猪场,应用猪萎缩性鼻炎油佐剂二联灭活菌苗分别在妊娠母猪和仔猪进行预防免疫。仔猪从母猪得到高价母源抗体而获得被动免疫后,再产生主动免疫。猪群注射油佐剂二联灭活菌苗后,母猪初乳及仔猪血清K抗体价平均达到80000倍以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在猪体内全部消失,多杀巴氏杆菌的污染率降至10%以下,产毒素菌株全部清除,临床症状消失。剖检时,鼻甲骨生长正常。仔猪断奶后,其保育期、育成期以及整个生长过程的猪日增提高率分别为10.8%,7.5%和7.0%。经计算,相同条件下饲养,免疫猪比未免疫猪平均早出栏11.5天,经济效益明显。应用油佐剂二联灭活菌苗防制猪萎缩性鼻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用约8万个以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Ⅰ相活菌滴鼻感染1周龄仔猪,产生了严重的鼻甲骨萎缩,但不发展成持续性临床型萎缩性鼻炎。相反,仔猪先用致中等度鼻腔病变(约6万个活菌)甚至肉眼不明显病变(约5千个活菌)以下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滴鼻感染后,再接种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则产生严重至完全的鼻甲骨萎缩,并有临床型病例出现,与自然感染发病相同,实验结果证实,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可以起到加剧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猪萎缩性鼻炎病演过程的作用。结论认为,这两种细菌在猪鼻腔的混合感染是持续性临床型萎缩性鼻炎的病因。  相似文献   

3.
用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单独接种到未作任何处理的仔猪鼻腔,细菌被迅速清除,鼻甲骨不发生明显萎缩。对仔猪鼻腔用1%醋酸预先处理2天后,再接种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该菌则可在鼻腔长期定居,引起严重的鼻甲骨萎缩;如再混合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时,猪萎缩性鼻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指征明显加重。试验结果表明,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一样,某些非传染因素也可促进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在猪鼻腔定居,从而导致持续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从发生临床型萎缩性鼻炎的7个猪场的319头猪的鼻腔分离多杀巴氏杆菌,其中获得A型20株,内有产毒素株5株,D型85株,内有产毒素株76株。产毒素菌株占总分离株的77.1%(81/105)。各年龄的猪均有产毒素株感染。另从临床型萎缩性鼻炎阴性的3个猪场共95头猪的鼻腔分得A型多杀巴氏杆菌1株和D型12株,后者仅1株产生毒素。从此10个猪场的不同年龄猪的鼻腔均分离到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此菌阳性检出率为47.8%(196/412),其感染率与萎缩性鼻炎的发生率无关。调查结果表明,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与临床型萎缩性鼻炎的发生有关,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感染有助于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在猪鼻腔定居,二者混合感染导致猪发生严重的持续性萎缩性鼻炎。饲养管理不良可以促进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的传播,加重疫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疑似猪萎缩性鼻炎的病猪 ,采集鼻腔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经鉴定为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并对秦皇岛、唐山等地 8个规模化猪场的 2 98份血清样品采用猪萎缩性鼻炎乳胶凝集诊断试剂盒进行了血清学监测 ,检出血清抗体阳性猪 16 8头 ,阳性率平均 5 6 .3%。以 2~ 3月龄育肥猪的检出率最高 ,达 75 .2 % ,感染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传染性极强 ,发病率高 ,但死亡率低。本病通过病猪或带菌猪的鼻液、飞沫直接或间接传播 ,各年龄段的猪均易感染本病。病猪表现代谢障碍 ,生长发育迟缓 ,甚至停滞 ,给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 0 0 2年 2月末 ,长春市绿园区某个体猪场发生本病。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2月 ,长春市绿园区某个体猪场从附近一种猪场购进 5 0~ 5 5日龄断奶仔猪 42头 ,其中长白猪 10头 ,大约克猪 3 2头 ,隔离饲养。 7d后个别仔猪出现打喷嚏、咳嗽等症状 ,当地兽医诊断为感冒。采取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7.
做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trophic rhinitls以下简称AR)的病原菌,许多研究者认为波氏支气管败血杆菌(Bordetella boronchiseptica以下简称Bb菌)是重要的病原菌,感染试验也成立。人工感染要用月令小的仔猪,否则就不发生症状,因此,哺乳母猪对仔猪的感染被视为最重要的。目前的防制对策是对分娩前后的母猪,离乳前后的仔猪喂以药物。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部分地区21个养猪场1081头份猪鼻腔分泌物和病死猪肺脏材料分离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661株,平均阳性检出率为61.1%,个别猪场最高检出率为93.3%。分离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Pm)99株(D型95株,A型4株),总平均阳性检出率为9.2%。99株是在3省10个养猪场264头份病料中分离到的,阳性率为37.5%。调查结果表明,Bb污染甚广,本菌感染的猪场多为非临床型猪场。产毒素Pm虽然仅在3省、市10个猪场分离到,但其中有9个猪场是猪萎缩性鼻炎临床型猪场。说明临床型猪萎缩性鼻炎与产毒素Pm混合感染有关。Bb感染和不良的饲养管理、地理环境都有助于产毒素Pm在猪鼻腔中定居繁殖及传播,从而使病情发展加速。  相似文献   

9.
猪波氏杆菌病(Bordetellosis)又称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Infectious Atrophic Rhi-nitis of swine),是一种以鼻甲萎缩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喷嚏、擦鼻、鼻血和颜面畸形,少数仔猪还可引起支气管肺炎,气管炎及发育迟滞等综合症。早在1830年德国文Franquc首先载述于《喷嚏性疾病》一书中,尔后陆续见有此病的报导和研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某大型养猪场下属的5个商品猪场育成猪发生了严重的持续性萎缩性鼻炎,临床发病率在A场为5.5%(60/1084),B场15.7%(95/607),C场12.8%(126/981),D场9.1%(65/713),E场6.7%(72/1070)。采取D场4个年龄组的猪鼻拭子进行了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这两种细菌的感染率在繁殖母猪均为6.7%(1/15),这些采样母猪的哺乳仔猪各为33.3%(10/30)和40.0%(12/30),断乳小猪各为93.3%(28/30)和46.7%(14/30),有典型症状的育成猪各为40.0%(12/30)和36.7%(11/30)。在分得的47株多杀巴氏杆菌中,11个A型株有2株产生皮肤坏死毒素,36个D型株全都产生这种毒素。另外,有些多杀巴氏杆菌分离株的糖发酵能力与文献记载稍有不同。流行病学和细菌分离鉴定的结果表明,该大型养猪场发生的持续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菌株混合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报告·产毒多杀巴氏杆菌在猪萎缩性鼻炎病因中的作用研究…………………………………苑士祥等(1—3)。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混和感染方式对猪萎缩性鼻炎发生的影响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实验研究……………………………………………………………陈卿奎等(1—6)敌霸预防仔猪大肠杆菌腹泻的田问试验总结………………………………………………陈章水等(1—7)山羊美丽马醉木中毒的毒理学研究…………………………………………………………董亮等(1—10) ——治疗药物筛选和治疗试验布氏锥虫伊氏亚种体外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2.
1998年 3— 7月 ,井研县某集约化种猪繁殖场 6 0— 90日龄猪发生一种慢性支气管肺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临床以咳嗽、喘气为主 ,尤其咳嗽较明显 ,似咽喉或气管内有异物样的连声长咳 ;对抗生素耐药性强 ,病情顽固很难彻底治愈 ;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原分离和鉴别诊断等 ,确诊为猪败血性波氏杆菌病。1 流行情况1998年 3月 ,井研县某集约化种猪繁殖场引进 40头长白母猪以改良猪品种 ,不久部分断奶仔猪和生长肥育猪出现咳嗽、喘气症状 ,经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7月份该场的断奶仔猪和 6 0kg体重以下后备母猪、生…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2~ 4月 ,四川省雅安市某兔场饲养的獭兔出现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食欲下降 ,随后发生零星死亡。发病后采取了一些治疗措施 ,但未能控制病情。笔者通过对病兔和死亡兔病料的细菌学检查 ,分离培养出 1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Borde tellabronchiseptica) ,并结合发病兔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确诊为獭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以鼻炎、支气管炎和脓疱性肺炎为特征的传染病 ,近年来在四川省大中型养兔场时有发生。本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在四川规模化猪场的感染情况,为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从四川省5个猪场采取具有呼吸道症状的猪鼻腔棉拭子16份,采用改良Sm ith培养基分离该菌,通过对该菌的生长特性、菌落形态和革兰染色菌体形态和排列方式进行观察以及对特异性基因fla和D nt进行PCR检测,共分离鉴定出4株Bb,该菌从猪场中的分离率为80%(4/5),猪个体阳性率为25%(4/16)。小鼠皮肤坏死试验结果表明,小鼠颈部皮下注射分离菌粗提的Dnt毒素后,注射局部皮肤坏死,剖检见脾萎缩、肺充血和肝边缘坏死。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头孢唑啉、四环素、环丙沙星等1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杆菌肽、复方新诺明等7种抗生素耐药率较高,试验结果说明,四川省猪群中存在致病性较强的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选用敏感抗菌药物预防和治疗Bb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结果证明,仔猪实验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后再接触感染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Pm);或自然感染Bb后再实验感染产毒素Pm;或实验感染产毒素Pm后再接触感染Bb,均可产生严重的鼻甲骨萎缩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波氏杆菌属中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在家兔主要引起仔兔和幼龄兔发生支气管肺炎,而成年兔感染后多表现为慢性鼻炎,对养兔业危害较大。为了有效地诊断与防治本病,我们对所分离的30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培养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对发病兔群中的临床健康兔做了 血清学抽样检验。 (一)材料和方法 1.细菌的分离培养:从不同日龄的发病死亡兔分别采取肺、肝、脾、肾、心血等病料划线接种于10%绵羊脱纤血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上,37℃需氧培养48小时后,选取典型菌落做成纯培养以供鉴定。  相似文献   

17.
经戊二醛化鞣酸化处理的绵羊红细胞用胸膜肺炎嗜血杆菌( HP) 抗原致敏,以间接血凝试验(IHA) 检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血清抗体。致敏红细胞抗原的最佳浓度为100 ~150 μg/ m L,超免疫血清的抗体效价达1∶512 ~1∶1024 ,对人工感染14 d 的猪血清阳性检出率达80 % ,与猪瘟、猪肺疫、猪喘气病、猪萎缩性鼻炎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传染病。仔猪最易感。临床症状开始表现为打喷嚏、鼻炎,神态不安;稍后如果疾病转为慢性,对2~3月龄多数病畜,鼻甲逐渐萎缩,而部分病畜鼻子弯曲变形;在多数情况下这时可见鼻子流血。 根据文献载述,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发现已很早了,在欧洲的许多国家早在1829年就开始作为定期的动物地方流行病的形式出现。特别在十八世纪本病大量分布于德意志、波兰、  相似文献   

19.
用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抗体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抗体张净夏谦高晓燕王巧全韩国珍(上海动植物检疫局200032)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是引起仔猪肠道疾病的冠状病毒,仔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呕吐、水样腹泻乃至脱水,2周龄仔猪感染后死...  相似文献   

20.
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鞭毛蛋白基因的上游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fla1和fla2,扩增出大小为237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建立了快速检测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PCR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无交叉性反应;最低能够检出112.5 pg的模板DNA。用该PCR法检测了从延边州采集的48份表现不同临床症状的猪鼻黏液;结果,检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阳性42例,阳性率为87.5%。同时与传统的细菌检查法、微量凝集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PCR法的检出率是细菌检查法的5.25倍,是微量凝集法的1.7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