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婷 《法制与社会》2011,(13):149-150,164
“公共领域”是现阶段学界热议的话题之一,同时公共领域对政治社会民主化和公民意识提高的推动作用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本文通过对江宜桦教授“公共领域中理性沟通的可能性”一文的评论讨论了什么是“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主体应该是谁;公共领域的特征和公共领域理性沟通的条件等等。并通过分析得出无论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是如何的多元,其道德基础都是“善”和“正义”,这也就是“公共领域”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2.
公共理性是一个民主国家的基础。它是公民的理性,是那些共享平等公民身份的人的理性,他们的理性目标是公共善,此乃政治正义观念对社会基本制度结构的要求所在,也是这些制度服务的目标和目的所在。在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如何平衡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如何实现公共理性的回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公共理性的角度来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政府理性与政府行动的价值取向及政府所选择的行政模式有关。政府理性是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公共行政模式的转变而逐渐具备现代性的。政府理性在寻找现代性的过程中曾一度被市场理性淹没,又在管理主义之风盛行之下将自身的价值理性迷失,最后在与社会及公民形成的互动治理网络中通过公共协商的方式找到了现代性。现代政府的理性是公共理性。  相似文献   

4.
从司法鉴定活动中,鉴定人的思维规律探讨鉴定人思维特征、原则,并认为鉴定人思维活动中,科学方法和科学理性是鉴定人类型化思维中的重要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5.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人培养人、以人塑造人的特殊事业。它以提升学生思想观念、道德水平、政治信仰或心理素质为目的。尽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历来受到各方高度重视,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继续缺损,其信度仍在丧失。理性思考这一问题得出的结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现时代需要一种融合中西人文主义之精髓、兼济人的认知理性与道德理性的新人文主义。从人文主义的视角看,道德人文维度与民主政治维度是构建中国法治需要着力加强的两个方面。在法治发展道路上,中国需要协调好法治的道德、功利、政治与行政四个层面,沿着自身的文化传统,打造政治和社会的理性与道德基础,开拓一种具有厚重人文底蕴的"道德的民主法治",实现仁义道德与自然权利、民主法治在现代的历史衔接。  相似文献   

7.
作为独立学科的"教师教育学"是关于"教师教育"的价值立场、规律、原理与方法、政策与法规以及制度建设等的学问,兼有规范理论、科学理论和实用理论的性质,其知识体系包含"本体论(教师教育是什么)"、"价值论(教师教育为什么)"和"方法论(教师教育怎么做)"等层面。"教师教育学"是教师教育学科群中的一门支撑学科,最直接地服务于培养合格的教师教育者,间接地服务于培养从事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高素质教师。  相似文献   

8.
个体因各自不同的判断负担,就何谓善、何谓正当乃至正义的观念以及在具体情境下该如何行为的决断上,其形成的理性多样且无穷。法律的理性则是国家在各个专门领域关于上述问题的答案以及由此确定的若干价值目标及相应路径选择,通过法律规则和原则表达。由于法律的集体主义性质和创制方式,法律的理性有限,不可避免地与个体多样、无穷的理性发生碰撞。故二者的冲突一直存在,如何协调?在关乎宪法性的根本问题和基本正义方面,个体理性应服从法律的公共理性,同时也应为个体理性质疑法律公共理性提供公开的途径,以检验法律的公共理性。此外,协调二者冲突的现实性在于:在个体理性的内外限制以及平等原则的运用客观上达到了一种社会控制的效果,这大大缓解了个体理性与法律理性的冲突,而确立制度上的博弈空间乃为协调二者冲突的持久之道。  相似文献   

9.
维亚克尔的法律继受理论认为继受的根本是转向现代社会生活,是公共生活的合理化,运用逻辑和理性解决纠纷。在我国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过程中,民法继受存在实证主义、实用主义、进步主义的错误取向。应当学习并借鉴维亚克尔的继受理论,以科学、理性、体系的思维指导我国的民法继受。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教师教育政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与成就,研究数量日渐增多、研究主题日益丰富,研究视角日趋多元、研究方法日显多样。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夯实教师教育政策的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科学、严谨的政策过程研究,拓展和丰富多学科视角的研究,在新教育公平理论视野中开展教师教育政策及实践研究,以期在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决策中充分发挥有价值、负责任的智囊、参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