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善妇女劳动权利保障法律体系是妇女权益能够得到切实保障的前提。本文从我省近年来妇女劳动权利保障现状入手,分析了我省妇女劳动权利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现行法律体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 一、法制建设与劳动法体系在法制建设中,每一法律部门的形成和建立都不是封闭的、孤立的,而是社会关系对法律调整的观客要求。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我国制定和颁布过一些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工作有法可依。但这些法规主要是应急性的,而且不能形成完整体系。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完善我国劳动立法体系的问题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劳动管理工作中,过去比较强调行政手段而忽视法律手段。但是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打工法律关系的性质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法学界对打工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性质认定存在极大争议。本文认为打工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符合从属性这一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因而不应否定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本质而将其归于劳务关系。文中试图结合劳动法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以及对现有法律的解读,以期对解决我国打工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法律关系性质的认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王天玉 《时代法学》2009,7(2):56-62
《劳动合同法》针对“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扩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范围,以此强化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但同时却没有对劳动者的辞职权进行合理的限制。这种制度设计没有充分照顾到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平衡,忽视了“和谐”的内涵。为此,应当修正目前劳动者辞职权制度对劳动关系矫枉过正的规定,减弱法律的刚性,实现劳动关系的动态平衡,使“和谐”与“稳定”的价值追求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关于劳动权利、义务发生的纠纷。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为适应新的运行机制的需要,往往对企业原签订的劳动合同进行清理、规范、变更、解除或重新签订,由此而产生的劳动争议案件越来越多。因此,依法及时妥善处理好这些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劳动争议案件,对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改革转制,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办案实践,拟就企业改制中劳动争议处理的若干法律问题略作初步分析和探讨,以引起企业、法院及有关部门的关注。   一、企业改制的法律性质及对劳动法律关系的影…  相似文献   

6.
赖长鸿 《现代法学》2002,24(5):154-158
我国现行劳动法律体系存在着形式上和内容上的缺陷。因此 ,应在探析其价值内核的基础上 ,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劳动法律体系。该体系应包括 :劳动力市场主体法、劳动力市场秩序维护法、劳动宏观调控法、劳动监督检查法、社会保险法和劳动争议处理法。  相似文献   

7.
丁建安 《北方法学》2009,3(3):111-121
通过对有关企业劳动规章法律性质各学说的比较分析,认为企业的经营需要与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是决定企业劳动规章法律制度的两个基本因素,故提出“修正的根据二分说”的观点,主张企业劳动规章系由基于劳资双方合意的契约发挥效力部分和基于企业经营管理权产生、法律赋予其约束力的部分构成;进而对我国现行企业劳动规章法律制度,尤其是《劳动合同法》第4条中劳资双方权利失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劳务派遣是企业的一种用工形式,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中国则稍晚。对于其法律性质,目前学界还存在争议。中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务派遣制度,然较之于外国立法,仍存在需要完善之处。在考察各国劳务派遣立法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司法实践,对中国劳务派遣的完善提出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劳务派遣是企业的一种用工形式,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中国则稍晚.对于其法律性质,目前学界还存在争议.中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务派遣制度,然较之于外国立法,仍存在需要完善之处.在考察各国劳务派遣立法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司法实践,对中国劳务派遣的完善提出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劳动法律关系的界定关系到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当前我国劳动用工方式多样化,劳动关系复杂化,在劳动法和相应法规对劳动法律关系的界定没有明确规定,理论上也未形成统一认识的情况下,应当依据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并结合我国劳动法律规范对劳动法律关系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1.
郭军 《中国律师》2008,(1):54-56
《劳动合同法》作为中国第一部劳动合同制度的专门法律,是一部极其重要的法律,是每一个劳动者个人与每一个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起点,也是劳动关系的终点。如何签订、履行以及变更、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制度建立和规范的十分重要的和具体的制度。这不仅仅是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问题。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 《劳动合同法》的审议通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评价不一。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来自企业界的意见尤为强烈,有的甚至认为这是灭顶之灾扬言撤资;在学界也出现了所谓的“南派”与“北派”之争。这是因对立法本意的了解和理解不够准确造成的;《劳动合同法》还存在着一些需要细化和可操作性规定,个别条款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亟待进行解释和完善。《劳动合同法》涉及的都是普遍的、重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2008年1月1日实施的时候依然会存在,因此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解读。笔者认为有十大问题需要明确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于燕 《法制与社会》2013,(29):176-177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对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劳动关系在劳动合同管理、职工维权难和社会保障水平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劳动关系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就要从政策法规的引导、宣传和加大执法力度等各方面多管齐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达到切实维护职工和企业等各方利益,实现双赢,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1日起《劳动合同法》开始正式实施,它是一部新时期调整劳动用工关系的法律,具有更加侧重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对企业用工进行较大限制特点。它的实施对电力企业用工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做出了重大修改,扩大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同时细化了对劳务派遣用工的规定。因此,在劳动合同法全面实施以后,企业为回避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本企业一些辅助性岗位大范围的引入劳务派遣用工,这就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新的课题,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风险。本文就结合企业实际,简要分析了劳务派遣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和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后存在的一些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4.
蔡成平 《时代法学》2011,9(4):83-87
2010年突发的一系列劳动争议事件诘问着“中国模式”。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国法制体系对劳动者的保护尚存在严重不足。文章从历史与理论的宏观视角,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法律规范的历史演变及最新的改革论争做一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中国劳资关系法律规范的应有之路,以期为中国的劳资关系调整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杨飞 《中国审判》2011,(3):91-93
家乐福超市女工案反映出目前我国劳动法关于劳务派遣的规定尚存在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性质如何认定?换言之,劳务派遣构成逼劳动关系还是双重劳动关系。由于《劳动合同法》已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订立劳动合同,问题的焦点就在于:劳动者和用工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关联企业的公司法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联企业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通过特定手段所形成的企业之间的联合。关联企业中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存在实际利益冲突。从属公司不再是独立的主体,因为须听命于母公司。这种控制权的存在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其中,关于公司法的问题,主要是从属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保护问题,以及从属公司及其少数股东的利益保护问题。国外法律对于关联企业的反应,存在不同模式,我国就立法而言,尚处于空白,可以借鉴德国和台湾的做法,采取在现行公司法中单列一章对关联企业进行集中规定,以利于与现行公司法相配合,且有利于体例安排和法律执行。  相似文献   

17.
孙中胤 《法制与社会》2011,(31):193-195,218
本文在界定事实劳动关系内涵基础上,论述了在单一劳动合同调整方式下,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保护劳动者利益的立法目的决定了事实劳动关系必须成为劳动法律的调整对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劳动法律对事实劳动关系调整存在的主要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外商投资企业自从进驻中国以来已发展成相当规模,而近来关于外资企业劳动纠纷的案件也不绝于耳,给我国劳动力保护带来负面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劳动力保护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课题,外资企业由于其资本和投资主体的特殊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试图联系《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从劳动力的企业准入、维持和退出三方面阐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资企业劳动者的法律保护,强调推进劳动法律改革的必要性,维护劳动者以及国家、民族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王宏  潘悦 《中国律师》2011,(4):60-62
多年以来,劳动法律业务一直被局限在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与诉讼中,索要拖欠工资、追讨工伤待遇等成为劳动专业律师的主要业务。这一类案件涉及法律规范复杂、程序繁琐,对律师专业法律素质要求比较高;但是由于一般标的额较小,收费额往往很低。随着《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逐步出台,企业在经历了一次义一次的劳动争议案件后,规范劳动用工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们正面临着社会治理工具——法律——失灵的威胁,法律失灵的终极体现在于法律实施低效、无效。尽力寻求法律实施低效、无效的原因并找寻出提高法律实施绩效的方案是当今迫切的理论与立法问题。人是法律实施的媒介,人之精神贫困是孕育法律实施低效、无效的土壤。脱离美德精神的法律在利益引导上的局限、脱离美德精神的法律实施困境等足以证明人之精神力量是法律实施绩效提高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因。结合劳动法律实施,可以认知法律在利益引导上的缺陷,厘清法律实施中美德精神缺失的现状并找寻改变它的路径。在确保强制与美德精神,即内在强制与外在强制结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在法律实施中的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