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论述泰国关于自由贸易协定的积极行动和战略。近年来,自由贸易协定在世界范围的增多加上泰国政治领导人的关注,促使泰国积极参与了这个新的双边贸易自由化过程。泰国已经在促进与一些国家达成框架协议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些国家包括中国、印度、日本和美国等重要大国。自由贸易协定对增进泰国的贸易、提高其国内生产总值与福利和与一些特定自由贸易协定有关的结构性变化似乎具有重大的意义。这种新的政策纲领要求泰国必须探讨对其关注的理由,因为实际上在漫长而困难重重的道路上也存在着经济机会,这有待于它在其规划和进一步实施中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现在,亚洲地区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动态越来越活跃。新加坡和泰国不仅与近邻的东盟各国,而且积极地与跨地区的美国、欧盟等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此外,2002年中国与东盟之间也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基本上达成了协议,包括整个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区似乎也有可能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对自由贸易协定究竟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相似文献   

3.
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国对中东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约旦是第一个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阿拉伯国家.美国选择与以、约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是美国利用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实现美国对中东战略的工具.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出于反恐战略的需要,提出了建立"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计划".美国企图借助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中东国家的市场化改革,加快经济增长,从而为今后推销西方式的民主化奠定基础,借力实施美国对中东的战略.  相似文献   

4.
"抗疫"与"抗议"成为泰国在2020年里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受COVID-19疫情影响,泰国经济同比萎缩6.1%,旅游、航空及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受损严重.同时,泰国掀起了抗议示威潮,导致政治陷入动荡.2021年,抗议示威运动仍然持续进行并影响泰国政治的发展.随着全球COVID-19疫情得到逐步控制,泰国经济有望缓慢复苏,但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外交上将重视发展与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的关系,维持"大国平衡"战略,不断加强区域合作,开展全方位多边外交.  相似文献   

5.
195 4- 196 5年 ,美国出于遏制共产主义的考虑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美国的军事援助深刻地影响了巴基斯坦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各方面。本文主要探讨美对巴提供军援的情况、美巴两国各自的战略考虑 ,以及军援对巴基斯坦政治、军事和外交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拉丁美洲一直是美国的势力范围,特别是拉美国家的军队,一直受美国的控制和影响。美国同拉美国家签订有军事协定,向它们提供军事援助,从军队的装备到军事人员的培训都由美国包揽,美国反对其他西方国家向拉美国家出售武器,不许其他武器生产国染指拉美国家的武器贸易。自60年代起,拉美国家独立意识增强,要求摆脱在军事装备方面对美国的依赖,相继废除了同美国建立的军事同盟,拒绝美国的“军援”,在武器来源方面实行多样化方针,一方面从西欧、以色列等国进口武器,少数国家也从前苏联进口武器,另一方面,拉美一些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巴西、阿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中下旬,美国、泰国和新加坡在泰国北部第三军区进行了一年一度的"金色眼镜蛇"联合军事演习.笔者已是连续两年应泰国军方邀请观看演习的有关活动,总的感觉是美国已下决心要把这块"蛋糕"越做越大,既要拉更多国家入伙,又要扩充演习内容和人数.而自今年以来,美国在亚太地区进行的大大小小的军事演习已不下70次,其中在泰国进行的就有10次左右,演习规模扩大,频度加强,并成相互呼应之势.虽然美国在亚洲没有北约这样的多国军事联盟,但透过"金色眼镜蛇"这类军事演习近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个美国主导下的多层次的安全构思的脉络已经清楚可见.前一阵美国舆论大肆渲染的"战略东移"之说能否实现姑且不论,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不但不会削弱在亚洲的军事存在,而且试图进一步加强在亚洲地区安全事务中的主导权.美国在亚洲的"战争游戏",正在越玩越大.  相似文献   

8.
相比其前身《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墨加协定》的主要变化包括更加严格的汽车业原产地规则、适度放宽的乳制品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大幅限缩的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以及新增的日落条款。《美墨加协定》充分体现出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立场和单边主义倾向:协定相关条款反映出在"美国优先"的基本国策下,重振美国制造业和强化美国规制权的总体态势;协定架构特点体现出美国以双边取代多边、以"互惠"取代"最惠"的贸易谈判新思维;美式单边主义的最终目标并非"去全球化",而是重塑全球经贸规则,实现符合美国利益和需求的新一代"全球化"。作为应对,中国在多边层面应当积极维护多边经贸体制和推动世贸组织改革,并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对区域贸易协定中不公正的恶意条款加以约束;在区域层面应当加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进程,并考虑在适当条件下加入《全面和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国内层面应当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高水平经贸法制、高质量营商环境应对和突破美国的"规锁"。  相似文献   

9.
正在抵制和抗议的声浪中,美国和欧盟于日前再次启动"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我有信心我们会解决此事。"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期在访问德国时迫切希望在他的总统任期内完成TTIP谈判,他呼吁欧洲领导人支持这项协定。TTIP充分体现了美国自由贸易战略,即以TTIP和"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为两大支柱,在实现美国跨大西洋和跨  相似文献   

10.
印(尼)马对抗问题背后所体现的美国冷战政策与英国非殖民化政策,是影响战后东南亚政治发展的两大要因。美国为防止印尼倒向共产主义阵营,防止印支问题复杂化,极力回避美英特殊关系及《澳新美安全条约》所要求的军事援助义务,力主对苏加诺奉行和缓政策。而英国为维持既得利益,防止澳新偏离英联邦外交轨道,一方面通过《英马防务与互助协定》、《澳新马防务协定》加强对印尼军事防御,另一方面则力图联合美国共同承担战争责任,压制苏加诺接受马来西亚联邦。为此,美英两国在对印尼政策上不断采取外交协调,但在印尼九·三○事件发生前美英关系中的矛盾性始终无法调和,为此美国又联合日本共同实施对印尼援助政策,由此逐步降低英国在东南亚政治发展中的影响力。印(尼)马对抗时期美英的外交矛盾与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亚洲冷战发展中大国政治关系的分化与重组。  相似文献   

11.
2~3日,泰国总理素拉育访问日本,3日与日本签署泰日自由贸易协定。在自由贸易协定下,日本和泰国将取消90%产品的关税,长达10年。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反恐合作中,美国对巴援助和巴为支持美国反恐所付代价是互为关联的两大因素,也是受到激烈争议的问题。美国为赢得巴基斯坦对"反恐战争"的支持,不断向巴基斯坦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对巴基斯坦的处境及巴政府的举措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大部分援助受制于美巴之间的复杂关系。与此同时,巴基斯坦为支持美国反恐不断付出沉重代价,巴成为恐怖主义威胁的主要受害者。分析美巴围绕援助与代价的利益矛盾,为判断美巴反恐合作的走向提供了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13.
美国外交政策军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奥巴马政府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扭转这一趋势,具体做法是:增加国务院预算、外交官和对外援助官员数量;宣称"不与伊斯兰开战",以改善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用软实力方式替代军事援助;用新反恐战略取代"全球反恐战略",并不再使用"反恐战争"一词.但是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军事化、军民关系的失衡,以及军工复合体对美外交政策的巨大影响,导致美国外交政策军事化趋势难以改变,更何况奥巴马的"巧实力"外交实际上并不排除外交政策的军事化.  相似文献   

14.
(2007年4月1~30日)●2~3日,泰国总理素拉育访问日本,3日与日本签署泰日自由贸易协定。在自由贸易协定下,日本和泰国将取消90%产品的关税,长达10年。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最终基本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来自拉丁美洲的3个成员国墨西哥、智利、秘鲁均属于"太平洋联盟"成员,拥有较为开放的经济和政治模式,参加TPP谈判对拉美三国来说政治考量重于经济利益。一方面,这3个国家与美国传统友好,双边往来密切;另一方面,它们均已与TPP协定大部分成员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而新增的亚洲市场对其经济贡献有限。TPP成员国之间发展水平差别很大,既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它们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汽车原产地规则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上有着较大分歧。此外,TPP协定将加剧"太平洋联盟"和南共市的对立,影响拉美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布什政府的自由贸易协定具有美国新贸易政策的本质特征,是一种"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战略诉求,反映了美国在经济的深层领域及其地区与全球战略方面的战略意图。布什政府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措施对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相关协定的成员与非成员以及中国的国际化步伐都已产生或将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自以色列建国以来,维护其生存和安全是美国历届政府一直不变的承诺,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就是保障其安全的重要举措。美国主要从现实主义出发,根据其全球战略的需要来决定它对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的力度。由于美国在不同时期内对全球目标特别是中东战略目标有所不同,美国对以色列的军援政策也随之变化和调整,经历了一个限制——积极——以军援为施压手段——制度化——强化的演变过程。从未来发展看,美国与以色列在相当长时期内仍然互有所需,战略盟友关系不会变,美国对以色列的军援政策也基本上不会变。  相似文献   

18.
2017年6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特朗普宣布美退出《巴黎协定》.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退出《巴黎协定》,称要摆脱其“给美国带来的极其残酷的金融及经济负担”.特朗普此举引起全球震动,遭到美国和国际社会广泛批评.众议院民主党领导人南希·佩洛西批评特朗普此举是“美国领导人的惊人之举,对地球的未来构成严重威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说,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是一件令人极其失望的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际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越来越多地嵌入环境条款,如何实现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的融合开始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美国率先在自由贸易协定中加入环境条款,在寻求法理依据的同时,通过关联自由贸易协定和多边环境协议不断完善、强化环境条款,形成了有利于美国利益和国际环境话语权的条款范式与环境标准,已经在并将继续在诸多自由贸易协定中予以推广。为了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缔约国不得不根据美国的要求事先调整国内环境政策及法律。美国的这种做法将对全球环境治理格局和发展中国家环境体系带来深远影响,中国对此要有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为消除东南亚金融危机对美国在亚太安全利益的不利影响,并借机扩大其军事存在,美国国防部长科恩于今年元月中旬先后访问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和泰国,小有收获但未能完全如愿。 (一)与新加坡和菲律宾的军事关系加强。新加坡在科恩到访时宣布,其2000年竣工的大型船坞将允许美国航母免费停靠和维修,这将是马六甲海峡区域唯一能容纳航母的设施。科恩虽未访问菲律宾,但拉莫斯宣布“到访军队地位协定”起草完毕,从而为恢复1996年底中断的菲美联合演习和美国军舰访菲提供合法地位。但因“到访军队地位协定”规定,在菲执行公务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