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于“三对概念”的界定问题 《合同法》实施中,遇到较多的“三对概念”是合同的成立与不成立、生效与未生效、有效与无效。在《合同法》实施之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不同程度地认为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合同有效是一回事,凡成立的合同都是生效的有效的合同,而相应地,对合同的不成立和合同的未生效、无效则不作区别,一律按无效处理。这种观点不仅混淆了当事人在合同不  相似文献   

2.
毛海波 《法治研究》2010,(10):66-70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效力与行政审批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司法处理的难题。笔者以分析案例的形式,探讨了企业章程对股权转让的预设性规定与外商投资企业相关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并从民法角度探讨合同成立、无效、不生效的区别,合同拘束力与合同法律效力的界限,厘定司法实践中一些不恰当的做法。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效力过失责任理论以解决股权转让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分析了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联系与区别 ,进而指出合同成立与生效在效力上呈现出同一与分离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4.
虽然在《合同法》颁布之后,我国学界对于合同中的成立与生效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关注.但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法学理论界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并非相当完善,尤其是在司法实践中,对此问题的认定存在着些许混乱.本文通过对案例的思考,对合同成立之后但尚未生效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合同成立后生效前的若干问题准确定性,为合同法责任体系的完善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合同成立指合同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协议。合同生效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约束力。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因为当事人订立合同旨在实现合同所能产生的权利和利益,这就要求合同应当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以满足当事人的利益需求。特别是对那些依法成立且符合法定生效条件的合同而言,一旦成立就已产生法律效力。二者之间的这种密切的联系,常使人认为合同成立即为合同生效。从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来看,基本上也没有区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问题,①然而,从诸多方面考察,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存在差异,二者不是同…  相似文献   

6.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成立与生效,是合同法中两种不同的制度。然而,我国现行民法和合同法对此并未作严格的区分,在审判实践中也常常将合同成立与生效、不成立与无效相混淆。本文从民事法律行为理论的角度对合同成立与生效制度进行分析,以期将对合同成立与生效的研究引向深入。合同成立...  相似文献   

7.
对于法律行为的成立、有效与生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上存在统一论和分离论两种学说.统一论无法解释合同成立但未生效等情形.分离论中二分论忽略或混同有效与生效概念,不能解释附条件或附期限的合同等情形.本文赞同分离论中区分法律行为的成立、有效与生效的三分论观点,并基于此观点,从追朔法律行为概念的本源入手,比较分析了法律行为的成立、有效与生效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8.
引言:法律制定伊始即成为司法实践的一道难题我国《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至此,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纷争不断的问题。〔1〕区别论与统一论又引  相似文献   

9.
合同成立与生效区分的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飞 《法学家》2003,(3):115-124
作者考察了各主要国家民法对合同成立与生效区分的态度及其成因,认为法律对这一区分的态度受到合意在交易中的地位、意思主义与表示主义、法律对法律行为本质的认识等因素的影响,并探讨了合同成立与生效区分的意义、合同的不成立与被撤销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我国《合同法》区分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法理基础及《合同法》相关规定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合同法制定以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并未明确区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如《保险法》只规定合同的成立,《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只规定合同的生效。这种相当混乱的认识同样也反映在理论界及司法实践,故而有必要对两者作出区分。  1.内容判断上不一致  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完成,也即主体对合同的基本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合同的生效则指依法成立的合同为使其具有法律所赋予的约束力而产生的效力。  合同的成立与否属于事实判断问题,其着眼点在于判断合同是否存在,而合同的有效与否则是法律价值判断问题,其着眼点在于判断…  相似文献   

11.
张鸿 《河北法学》2002,20(Z1):61-63
正确认识保险合同成立、生效与保险责任开始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公正地解决保险合同纠纷和保证司法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2.
如何看待房屋产权转移登记与房屋买卖合同生效的关系?合同已签订,但还未办理产权转移登记的是否生效?对此,不但在理论界,而且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因此,认真分析二者间的关系,不但在法理上有研究的价值,而且在实践中也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较之于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广泛的行政审批。实践中,很大一部分纠纷表现为股权转让、质押、继承、承包等股权变动合同未报审批。关于未报审批的合同的效力,存在着无效说、未生效说的区别,但不论如何,均认为审批影响合同的生效,因此系为特别生效要件。在另外一些场合中,报批的合同与当事人间实际履行的合同并不一致,如在黑白合同、隐名投资合同  相似文献   

14.
论未生效合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缘 《行政与法》2005,(4):128-128,F003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所产生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基于这种区别产生了合同虽已成立但未生效时的效力问题及责任归属问题。本文从我国现行立法出发,对未生效合同的效力、责任及其相对人保护等问题浅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张纲 《中国公证》2004,16(1):46-47
在具体公证实务中,买卖合同公证占很大比重.涉及到城市房地产、汽车、轮船、航空器等特殊的动产和不动产买卖时,公证处会有这样一句证词"本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之日起成立,自到有关部门办理过户登记之日起生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述是因为<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的依照其规定."有关法规也规定相关物品所有权转移应当去有关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60条规定:"房地产转让或变更,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所以实践中就认为在此类买卖合同中,双方签定合同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只是成立.只有到有关部门办理了权属变更登记后合同才生效,才得到法律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效力待定合同与无效合同的比较以及对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的深入分析,发现效力待定合同结出的"无效之果",其实质是合同的未生效。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属性是合同的成立与生效过程中的一种效力状态,是合同处于尚未生效阶段。  相似文献   

17.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合同法研究和适用中容易混淆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分别探讨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的基础上,指出了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在价值判断、构成要件、适用原则、时间差异、法律后果等五个方面均存在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合同法研究和适用中一个易混淆的问题,合同的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成立的合同则很难谈得上合同的生效。本文就合同的成立和生效问题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9.
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一般而言,依法成立的合同的成立时间就是生效的时间。但也有例外的情况,一是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条件或者附期限生效,那么自条件成就或者期限届至时生  相似文献   

20.
邹双卫 《行政与法》2010,(9):126-128,F0003
在我国民事立法中,批准是某些合同的生效要件。合同经批准生效的立法构造在司法实践中引起了一定的混乱。尽管司法解释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还是无法彻底克服以批准作为合同生效条件所带来的弊端。尤其在合同订立后至批准手续办理完毕之前以及合同因客观原因无法得到批准的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将会因合同不生效而不存在基础法律关系。因此,批准不应当被规定为合同的生效要件,急需在立法上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