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精辟概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倡导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凝练提出的“八荣八耻”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完整统一,体现了民族传统和时代要求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的辩证统一,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八荣八耻”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各个民族都秉承的基本价值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的爱国主义既与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利益结合在一起,又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实践联系在一起。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八荣八耻”接着提出“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这是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以集体主义为取向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是服务于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还是“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一切从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这始终是个...  相似文献   

2.
苏玲 《人民论坛》2013,(14):232-233
列宁是首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家,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始人。他强调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实施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主;强调执政者必须履职尽责。列宁关于社会制度伦理建设的思想,对我国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彭华松 《求索》2013,(8):247-249
作为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特定阶段的政治经济利益需要在政党政治中通过政党活动来得以实现。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代表.也是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无产阶级的纯洁性决定了人民利益的真实性。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包括组织纯洁、思想纯洁和作风纯洁,只有在组织、思想和作风上保持政党纯洁。同时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我党才能实现自身的纯洁性,人民利益也菜可能得以根本实现。  相似文献   

4.
蒋伏虎 《前沿》2004,3(8):9-14
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本思想。其主要内容是 :致力“民富” ,大力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 ,引导民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扩大“民权”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维护和扩大人民民主权利 ;提高“民质”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民众素质 ;尊重“民意” ,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以代表绝大多数民众利益 ,人民满意、人民赞成为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社会进步标准、人民利益标准有机统一起来,成为检验党的一切理论和实践的正确性与先进性的根本尺度。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深刻领会其理论意义上,更重要的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将其作为我们一切工作和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6.
史佩宇 《传承》2010,(9):4-5
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事业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中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著名论断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民主的重要思想,也是其民本观的根本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纪念日。70年来,我军之所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形势下,要加强武警部队建设,完成好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就必须努力实践我军宗旨。一、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武警部队的根本任务任何军队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并为这个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一切反动军队,都是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相对立的。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一支新型人民军队,人民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因此,我军从建军之日起…  相似文献   

8.
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事业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中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著名论断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民主的重要思想,也是其民本观的根本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价值逻辑。“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初心的实质内容,是党的精神谱系的灵魂,规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的,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导向,是评判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价值标准;这一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践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制度基础;这一思想有着完善的价值结构,人民既是价值主体也是价值客体,既是价值目的也是价值手段,是在人民实践中主体和客体、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这一思想体现在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理想信念、党性党风之中,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特别体现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之中,以及以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经济制度和体制,文化事业、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和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等各个领域;这一思想以人民全面共建共享为实现路径,以全面发展的人民为价值主体和依靠力量,以人民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代山庆 《传承》2011,(9):8-9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是一部为了中国人民的民生而不断奋斗的实践史。无论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相似文献   

11.
刘春萌 《传承》2011,(24):8-9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是一部为了中国人民的民生而不断奋斗的实践史。无论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相似文献   

12.
人民主体地位思想源于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深刻蕴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制度自信的内在依据和现实基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目标价值,也是制度自信的动力源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实践指向,也是制度自信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和法制保障。和谐社会的本质表明,健全制度,规范秩序,分工协作,市场法则,利益分配,人际关系,都离不开民主法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最重要的职责。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人民的权力和利益,维护社会的正义和公平,必须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根本,维护人民的权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构建和谐  相似文献   

14.
委员长、各位付委员长、各位委员:现在我就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草案中的几个问题,作以下一些说明:(一)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在我国经过五大运动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民要求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秩序的情况下提出的。我们的人民民主政权是巩固的,社会秩序是安定的,这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显示了我们国家所进行的五大运动和三大改造的伟大成就;也表现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组织性纪律性。但是,要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秩序,要给人民创造更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我们还要做很多的工作。加强治安管理,同一切不守秩序、不守纪律、损害人民利益、败坏公共道德的行为作斗争,乃是我们很多工作中的一个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才八年,而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去年才基本上完成,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有许多人感到不习惯,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全体人民一个较长的自我  相似文献   

15.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在落实,主体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就是始终代表和真正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总揽全局,突出重点: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推进改革,加快发展,让广大人民不断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群众路线贯穿于选人用人的始终;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6.
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结合浙江实际,抓好宣传、教育、实践三大环节,把握认知认同、入脑入心、制度固本三大重点,坚持以人为本、改进创新、全民参与三个原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为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回答了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的行动指南,也是我们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代表人民意志,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是人大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进一步发挥人大职能特有的优势,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相似文献   

18.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结合浙江实际,抓好宣传、教育、实践三大环节,把握认知认同、人脑人心、制度固本三大重点,坚持以人为本、改进创新、全民参与三个原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人人民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为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江泽民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落脚点,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张,阐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归宿。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人文关怀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始于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开始了反贫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随着世情、国情等环境的变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壮举,带领人民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反贫困思想在这一时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一时期,扶贫工作又有了新的变化,进入攻坚阶段。纵观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的历史演变,以人为本,人民的利益都是我们党反贫困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